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大學生潛能的開發以及人格的塑造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開展各種形式的音樂活動,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到音樂文化的重要性,對加快校園文化建設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關鍵詞:音樂教育;校園文化;作用
校園文化對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它滲入到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大學生。知識的教育是一種理性的判斷,音樂教育是從心靈上對美的享受,如果說知識教育、行為教育都是從理性上在教導學生,那么音樂教育一定是從感性上在教導學生。本文就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做出闡述。
一、繼承傳統的文化
很多大學對于音樂教育都不重視,甚至有的學校個別專業根本沒有音樂教育。音樂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出現,并且流傳至今。在高校文化建設中進行音樂教育,對于學生和學校必然都有著很大的作用。傳統的音樂文化很多都是高雅的文化,有許多歌曲還是少數民族的歌曲,有利于學生對其他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同時對學生思想有一定的熏陶作用。音樂藝術情操對人生的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越了解音樂藝術的人越能感受到事物的美,欣賞到自己的價值。并且,很多傳統音樂文化都是以詩詞為基礎,甚至有很多歌曲都是直接講詩詞拿來傳唱。更能提升學生對詩詞的了解,同時慢慢體會到詩詞的韻律。流傳下來的詩詞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它們的作者也都是中華幾千年來的佼佼者,詩詞中更是融入了他們畢生所學和他們思想,對大學生進行此類的教育,可以讓他們更好的接觸到這些優秀的思想,對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養成良好的品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央視的節目《經典詠流傳》中,有很多的曲目都是古代的詩詞,這種詩詞唱起來也非常的有親和力,更能得到人們的喜歡,勾起人們的興趣。在大學生的課堂中融入中華傳統音樂文化,能讓學生們感受到藝術的魅力,藝術的靈魂,培養出學生們的藝術情操,了解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二、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大學對于課程的安排相比高中、初中已經少了很多,大學生有更多的課外時間可以自由安排??墒?,縱觀現在的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有多少人都是在睡夢中或者游戲中度過了,大學時光是一個人一生中的黃金時光,是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時光,就被這樣白白的浪費了。究其根本原因,是許多大學生根本沒有自己的愛好,在空閑的時間不知道該做什么,就導致了時間被白白的浪費掉。音樂教育的開展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學校在學生的課余時間可以多多開展一些音樂教育活動,幫助大學生走出宿舍,讓他們的課余生活得到豐富。在走出宿舍之后,就會逐漸發現走出宿舍的好處,許多大學生還會因此找到自己的興趣,從此課余生活開始變的豐富,再也不會經常待在宿舍打游戲、睡覺。在形式上,學??梢蚤_展比賽,比如校園歌手大賽,讓學生們自己參與進來,也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還可以聘請一些專業的團隊來進行演奏,比如中國中央歌劇院,讓學生感受到真正專業的音樂之美。
三、了解各種樂器文化
華夏樂器的種類繁多,各種樂器演奏的曲目和表現的氛圍也是各不相同。大部分人都只知道簡單的幾種樂器,其它絕大多數樂器都不知道。不過要讓人去抱著書本不停的去背那些樂器,確實也不太妥當,畢竟許多人都不會使用它們。但是它們畢竟是象征著中國的華夏樂器,人們應該對它們有一些了解。所以我認為在大學音樂教育中融入它們,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大學的各種設備比較完善,學校的樂器儲備也比較豐富,再加上大學生課余時間比較多,絕對是了解樂器知識的黃金階段。對于樂器的講解,最好的方法就是開設相關的課堂對其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樂器有一個系統的了解與掌握。在課堂的性質上,最好將其設置為公共基礎課,樂器知識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掌握越多的樂器知識,就越能了解到那些音樂前輩們的偉大,就越能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再加上,每個樂器的構造都有著其獨特的地方,對于大學生思維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幫助,為校園文化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
中華大地民族眾多,中華兒女來自于各個民族,都有著自己不同的音樂文化。在課堂上時,老師可以多教學生們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在音樂中很可能包含著許多東西,例如一個民族的語言、習俗、服飾等等。讓學生們多了解一些民族音樂,可以讓他們了解到不同的旋律、節奏和舞蹈,同時對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不同的文化傳承,了解更多更優秀的其它民族的音樂文化,有助于拓展學生們的知識面,發散學生們的思考方式,對學生們有著非常大的好處。
五、營造有活力的校園文化氛圍
提高校園文化的建設,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映就是枯燥、乏味,而音樂教育卻為校園文化的建設營造出了輕松、愉悅的氛圍。大多數的校園文化建設都是很無趣的,它們就像是一個個需要完成的任務,在大學校園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下一樁樁、一件件的完成,完全沒有樂趣。但是音樂教育就不一樣了,音樂作為一種無形的語言,既包含了需要認真學習的知識,又包含了人人都能隨意哼唱的歌曲,不像其它的那樣拘謹,相對來說比較隨意。在大學校園里選擇性的應用音樂教育和教學,能夠營造出良好的藝術氛圍,使大學生體會到校園生活的美好。學??梢允褂脤W校的廣播電臺經常播放一些音樂,讓學生歡快地聆聽優秀的音樂作品,珍惜現在美好的大學生活,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音樂教育獨特的功效,具有較強的感染力。為大學時代的學生營造了了輕松愉悅的校園氛圍。
六、豐富高校的教學活動
大學的課堂相對自由,可供選擇的課程也相對比較多。可是在音樂教育方面的課程卻相對比較少,在課堂中加入音樂教育后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活動。在課堂上,老師可以根據音樂教育的內容設置一定的場景,將學生融入到情景之中。例如可以在上課時間,將同學們帶到戶外去進行感受,感受樹葉發出的沙沙聲、感受鳥兒們的叫聲等等,這些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樂曲,是最自然、最簡單的音樂,它可以凈化學生們的靈魂,加強學生的素質。而且,這種方式也加深了學生對于歌曲的理解,非常容易進入到歌曲的意境之中,學生學的非???。除此之外,還要讓音樂課堂動起來,比如將歌曲與舞蹈結合起來,或者直接由學生自己根據歌曲編排舞蹈。將歌曲與舞蹈結合起來,對學生掌握節奏的能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歌曲與舞蹈本身都是節奏感極強的事物,本來掌握各自的節奏就已經很有難度了,將二者結合起來更是難上加難,一旦學生做好,那么對于節奏的掌握就沒有問題了。讓學生自己根據歌曲編排舞蹈,對于學生們的創作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許多歌曲都是經典中的經典,都表達了那些偉大的音樂家們當時的心境,對其進行編舞,必須對當時音樂家們的心境有足夠的了解,并且有足夠的創新能力編出適合的舞蹈,對學生們有著非常大的好處。音樂教育的這些教學方式都極大的豐富了高校的教育教學活動。
七、促進校園關系和諧
1、促進校園文化的和諧
構建和諧的校園是很多高校的理念,只有各類學科都均衡的發展,才可以使校園文化更加的和諧。校園文化的和諧離不開音樂教育的發展,音樂教育作為一種人性化的教育,同過良好的教學組織進行授課,對于受教者的素質一定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經常進行音樂教育的高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就會表現出一種文化和諧的氛圍,理科學院因為音樂教育,氛圍不在那么緊張,空氣中多了一份祥和;文科學院因為音樂教育,氛圍不再那么松散,多了一份嚴謹;工科學院因為音樂教育,氛圍不再那么凝固,多了一份浪漫。因為音樂教育,所有的學科開始產生共鳴,所有的學科開始走向一起,校園文化因此而變的更加的和諧。
2、促進人們人際關系和諧
音樂教育在促進校園內人們的人際關系和諧上,更是有著莫大的作用。首先音樂教育可以幫助許多的大學生,走出宿舍,開始參加活動,開始融入集體,讓以前整天待在宿舍的大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認識其他同學,幫助他們獲得了更多的友誼。音樂教育也可以讓許多沒有正式接觸音樂的大學生們發現,原來自己也這么有音樂天賦,從而對音樂產生了興趣,最后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音樂是一種超脫了語言的交流,是一種靈魂上的交流,借助聲音抒發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甚至老師與老師之間相互理解、相互關心以及相互信任。音樂教育能使學生們最大程度上的拋開世俗的一切雜念,根據自身最真實、最本真的想法進行生活,這種本真的狀態最容易調動內心的情感,這種情感是一種愛的情感,既能做到自愛,又能做到他愛,在愛中與他人實現共鳴,建立去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音樂教育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校園人際關系的和諧,更好的保障了校園內的環境
八、塑造大學生完整的人格
1、提升大學生的素質
音樂文化是一種高雅的文化,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音樂教育中許多音樂文化都具有正能量,它通過獨特的方式,給學生的聽覺、視覺上帶來沖擊,讓大學生在聽到音樂的同時,心中自然而然有一種澎湃的感覺,給大學生提供無窮無盡的動力,帶來積極的人生態度,使大學生去追求美好的生活。音樂教育與道德素質教育在本質上也是互通的,通過優美的音樂將審美情感轉化為道德情感,提升大學生道德素質。音樂教育將節奏、韻律等牢牢的烙在了學生們的靈魂中,讓學生們在生活中感受美感,現在社會節奏越來越快,社會上許多不良的習氣都會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了影響,侵蝕著大學生們的觀念,而音樂教育帶給他們的美感讓學生們的理性觀念也得到了增強,從而抵制了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提升了大學生的素質。音樂教育中存在的美感是其它教育手段不能夠替代的,其本質力量在于對大學生欣賞美、理解美、創造美能力的培養,經典的音樂作品是優秀的音樂家們凝聚畢生修養完成的,對于美有著很深的理解,讓學生置身于這種音樂之中,正是審美最高境界,對于大學生的審美有著很大的提升。加強對于大學生的音樂教育,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
2、發散大學生的思維
在科學的研究中,音樂與神經系統的發育就有著很大的作用。音樂意識和思維方式是相互影響的,在音樂意識的不斷變化中,思維方式也隨之進行著不斷的變化,人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音樂也正在刺激著人們的神經,推動思維的運行,極大的幫助人們提高了思維能力。音樂也是一種超出本身的聲音,它逃脫了人自身思想乃至一切的束縛,學生們在通過音樂意識思考的時候,就不會被曾經自己思維中的一些定式思想影響,從而對思維進行了發散。音樂教育與其它教育也是融匯貫通的,在其它科目的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借鑒音樂學習中的一些思維模式,說不定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3、增強大學生的愛國精神
音樂教育對于增強大學生的愛國精神也有著莫大的作用,尤其是一些與國家有關的音樂。比如<<黃河大合唱>>,在學生們欣賞之前,老師們可以先對其背景進行講解,之后再欣賞歌曲,那鏗鏘有力的聲音,讓學生們切實的感受到了中華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仿佛自己就處在當時那個時代,仿佛自己身上也有了當時那些人們大無畏的精神。大學生在音樂教育中也會接觸到那樣具有愛國精神的偉大音樂家,比如聶耳、冼星海,他們在中國最危難的時候,始終走在抗戰的最前線,他們通過自己創作的歌曲激勵著中華兒女們團結起來抗戰,他們寧愿為祖國戰死,也不愿意窩囊的活著,他們身上的那種愛國精神也時刻激勵著大學生們。音樂教育的很多方面都滲透著愛國主義思想,再加上音樂教育本身就是在潛移默化的對大學生思想上進行熏陶,在大學生不斷被熏陶的過程中,心靈上慢慢的就會對愛國精神產生越來越強烈的共鳴感,最后大學生的愛國精神不斷得到增強。
結束語:隨著社會發展,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已經開始越來越完善。在新時代,要想進一步完善校園文化建設,就必須得重視音樂教育,通過音樂教育,不斷的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抓住每一個能夠提升大學生能力的機會,培養出具有遠大抱負以及卓越能力的優秀大學生,使我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前進一大步,使中國能夠始終屹立在世界強國之列。
參考文獻:
[1]柏佩霞.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音樂教育價值觀探析[J].當代音樂,2017(11):102-104.
[2]吳倩倩,張振岳.音樂教育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藝術教育,2017(Z5):72-73.
[3]王志春.論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黃河之聲,2016(10):32-33.
[4]梁川,王婷.音樂教育在提升大學生素質中的作用[J].大舞臺,2011(02):156-157.
[5]馬妮.提升音樂教育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新西部,2010(01):134+122.
作者簡介:唐禹,男,漢,1974.4.17,籍貫:四川省劍閣縣,單位:四川省汶川縣水磨鎮阿壩師范學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