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各個院校均在找尋最佳的教學方式,情景教學模式在各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主要探討的是情境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首先從“情境教學”的含義和特點入手,同時闡述了創設情境教學的方法,最后總結了創設情境的教學效果,旨在為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供有效參考意見,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情境教學;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應用分析
前言
在學生學習階段的所有學科內,語文屬于基礎性學科。通過學習語文知識,可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是以學生綜合素質、語文素養的提升為最終教學目的。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手段,可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激情,實現中職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倡導“情境教學模式”的依據
從教育心理學出發,語文教學也實現學生情操的陶冶,就學生的思想意識產生良好的影響。在春秋時期,孔子就說明了情景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陶冶作用。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缺乏學習動機,學習積極性不強的現象,難以保障學習效果,甚至很多不良學習習慣在學生間傳開。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中職院校需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強化學生學習體驗,促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轉變學生對傳統課堂的厭惡情緒,引入多媒體、微課等先進技術,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偠灾谥新氄Z文教學中通過情景教學手段的應用效果顯著。
二、“情境教學”的含義和特點
(一)含義
情境教學模式應當始終貫穿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開展教學指導。深入貫徹新課改教學理念,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活躍課堂氛圍,實現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全面提升。情境教學模式在應用中,可融入合作探究、情景演練等教學方式,不斷優化教學內容。
情境教學流程主要包括:提出問題—師生、生生互動,解決問題—新舊知識結合、明確問題—情景演練、評價—知識延伸、反饋—知識擴展。在情景訓練中,通過與實際生活聯系,可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下完成教學任務、滿足教學需求。
(二)特點
第一,明確育人目標,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需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實現學生語文素養、運用能力的提升,為學生后期的就業奠定基礎。教師在情境教學創設過程中,需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基礎點,建立清晰的學習目標,充分凸顯出語文學習的目的與作用。第二,清晰教學流程,情境教學模式應用階段,教師會依據課本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接著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解決問題。教師通過創設相應的情景,促使學生構建相應的知識結構,在基礎知識上開展深入學習。最終的評價機制為雙重評價,為學生后期的學習提供意見與方向。在評價后教室布置任務,實現學習知識的延伸與擴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以致用。第三,凸顯學生地位,通過創設相應的學習情景,可促使學生相互合作、相互探究。真正將課堂歸還給學生,促進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在中職語文課堂學習中,教師需強化引導,發揮學生的主觀性能,促使學生可全身心的投入到語文知識學習中,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全面提升。通過實踐證明,只有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才可確保師生關系的融洽。第四,激發學生興趣,情境教學模式應用中,各個環節都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參與,只有形成良好的互動,調動學生的感官,才可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激情,全面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第五,檢驗課堂教學,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還設置了專門的教學評價環節,在學生情景互動后,學生可清晰的掌握自己學到的知識,深入分析自身的學習狀態。通過教師、同學的雙重評價,可直觀、清晰的將學生學習中的問題與缺陷反映出來,檢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實踐證明,只有采取多方位的評價手段,才可轉變應試教育對學生學習成長的影響,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創設情境教學的方法
(一)直觀呈現情境
在整個中職語文教學中意境美屬于核心點,也是情境教學模式應用的核心點。通過深入分析能夠發現,中職語文課本內的課文均含有豐富的情感,部分內容還具備獨特的審美趣味。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可在文章內容基礎上感受與體驗各種情感、美景。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是將文章內的意境美轉化為直觀的事物,在文章品讀過程中,教師需要強化引導,適時的給予學生一些啟發,促使學生寄情于景、觸景生情。
比如:在景物課文教學中,教師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融入一些情感,構建與之對應的教學情景,并借助微課、多媒體等教學手段,促使學生能夠與文章內容形成有效的聯系,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教師通過濃厚的煽情旁白,可實現語文課本內容的擴展。只有教師講的投入,學生才可入迷,才能夠在簡單、樸實的語文知識中,感受到課文內容的豐富,課文語句的優美。啟發學生對文章知識的掌握,作者情感的理解,促使學生能夠在無形中感受到語文的美麗,實現自身語文素養的提升,陶冶自身的情操。
(二)實物演示情境
教師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需要強化語文課堂引導,明確文章內外之間的聯系。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通過應用實物開展情景演練,可促使學生在特定的環境內,客觀認知某種事物,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在實物對比中,學生能夠清晰的在腦海內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明確事物表達的含義與情感,進而與作者產生共鳴,在作者的立場上去解析文章內容,掌握文章內的知識點。
(三)圖畫再現情境
圖畫再現可精準的將文章內容展現出來,凸顯結構、內容的形象,在圖畫基礎上開展情境教學,可促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引導學生積極動手??蓪⒉鍒D、簡筆畫、剪畫、貼畫應用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節日期間,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動手畫節日圖案,剪窗花等,在圖畫制作過程中,更好的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美麗,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與發揚。
(四)音樂渲染情境
中職語文在教材選取上,知識與文章類型比較豐富,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綜合兼顧各類情感與知識點。在人物情感文章教學中,教師需要創建良好的鑒賞環境,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可全身心的投入到語文知識學習中。教師還需強化引導,促使學生在文章品讀、學習過程中可與作者產生共鳴,深入探討各個知識點,實現自身審美能力的提升,促使自身可養成一定的鑒賞能力。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只有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語文知識學習中,沉浸在語文文本中,才能夠明白文章的含義與內容,掌握文章精髓,確保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背影》教學中,為確保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知識學習中,教師先提出問題:“作者為何要用背影為題目?”,只有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才可更好地理解課文,深入剖析課文內容。接著教師播放“父親”這首音樂,引導學生音樂下欣賞課文。在學生閱讀結束后,教師再與學生一同觀看《父親》的MV,促使學生感受到父愛的偉大與無私,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與事,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升,為自身后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五)表演體會情境
知識來源于生活,只有學生不斷積累生活經驗,聯系課本知識,才能夠不斷擴展知識面。語文知識的積累需要依靠教師一點一點的講解,為促使學生學以致用,教師在知識講解過程中,需要適當增加一些生活實際案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還需要重視學生情感教育,為學生后期的就業奠定基礎。
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引入一些禮儀知識,通過邀請學生上臺演練,全面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強化實踐訓練,凸顯出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只有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效開展教學指導,才可實現學生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戲劇課文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播放西方禮儀,主要是因為中職語文課本中,戲劇課文多半為西方經典戲劇文學。其中涉及的禮儀主要包括:握手、交談、自我介紹等。教師通過創建各類交際情景,促使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掌握相應的禮儀知識。在表演過程中,學生通過校色扮演,可實現課堂互動,增加自身學習語文知識的信心。
(六)體態語言情境
體態語言指的是學生在生活交際工作中,輔助自身語言交流的表情、行為、舉止等,包括自身語言、神態語言。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體態語言,才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學生能夠充分、精準的理解教師的意圖、明確教師表達的意境,以此確保學生能夠準確無誤的掌握相應的知識點。
(七)創造協作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強化教學引導,促使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練習、啟發,并將趣味審美逐漸延伸到實際生活中,為學生創造趣味性較強的學習環境。這就意味著,教師需深入貫徹新課改理念,不斷完善自我,創新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將文章內外的知識點、情感聯系在一起,強化課堂引導。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實現自身全面、健康發展。
在中職語文課堂創設情境教學工作中,教師與學生需明確自身的定位,教師需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課堂引導與組織,確保每項教學活動均圍繞學生開展。為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教師需強化實踐教學、合作教學方式的引入。在課文知識的基礎上,創設相應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親身體驗與實踐,在良好的而課堂氛圍中,解除學習中的各類困惑與難點??偠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注重學生協作學習,才可促使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實現各項能力的全面提升,為自身提供更多的美感體驗,更好的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
四、創設情境的教學效果
世界著名教育學家贊科夫曾說過,在知識教學中一旦觸及學生情緒與學生意志,可確保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長時間一來,情景教學手段可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注重學生情緒領域的挖掘與應用。教師通過借助生動的語言、契合的音樂,能夠全面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思維力,更好的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
通過應用情景教學手段,可促使教師與學生產生思維碰撞,學生與文章產生情感共鳴。情景教學要求教師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強化師生互動,組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需順應新課改要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師創建的特定情景氛圍內,可實現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的全面激發,保障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社會培育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無法達到教育部門規定的教育要求。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下,需實現中職語文教學方式的創新,改善課堂教學效果,創設真實的課堂情景,實現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改善。教師需結合實際情況,創新情景教學手段,全面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譚艷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20(14):46-47.
[2]褚鳳. 中職語文職場情境口語交際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22(06):1074-1075.
[3]楊妍. 中職語文課程校本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12(18):90-91.
[4]賀晶.淺談情境模擬教學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10(29):81-86.
[5]孫芳. 網絡影視課件學在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設計中的應用[D].北京理工大學,2015,17(06):194-195.
[6]薛曉玲. 基于網絡影視課件學的中職語文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10(10):87-88+120.
[7]姚潔. 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結合的實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14(23):1103-1105.
[8]沈潔.創新中職語文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3,22(S1):178-181.
[9]林明仙. 中職語文教學中隱性知識顯性化探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6,10(24):153-155.
[10]陳嘯峰. 試論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有效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5,20(04):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