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
摘要:體育教育實施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新課改背景下,體育教育的地位也在逐步上升。但是就當前的初中體育足球運動教學實踐來看,很多學生都缺乏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造成了足球教學有效性不足,這樣的教學過程直接影響了足球運動作用的發揮,沒有起到促進初中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將分析初中足球運動教學的有效策略,旨在提升初中生足球運動能力。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足球教學;有效性
引言:
青少年身體健康是現代教育關注重點,從近年來的相關調查來看,初中生的身體素質呈現下滑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學生的運動量不足、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所致。基于此,初中體育教育就應該充分發揮學科教學的作用,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一、以學生的愛好為核心,充分調動中學生學習足球的積極性
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動力,新課改也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初中足球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興趣特點為基礎,創新教育教學形式,為學生的足球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奠定基礎。初中足球運動中,由于學生的運動經驗的缺乏,會導致學生學習困難,無法靈活控制足球,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應該結合足球特點進行運動技巧和方法的傳授,讓學生了解足球的球性,在講解動作要領時,例如在學生自己控球、顛球的時候,老師親身示范一遍,講解技術要領,然后讓學生自己試著練習,或兩三個人一組共同練習,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具體觀察哪些動作不規范,哪些動作不到位,逐一進行指點,糾正學生不規范的動作[1]。在這個過程中,有做的好的學生,要提出表揚并讓他給大家示范,講解自己的心得,因為學生間的溝通更容易,也起到示范標桿的作用。當學生對課堂上講的技術和問題很感興趣時,他們就會向老師提出各種問題,這時恰當適時的組織學生開自由討論會,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會大大激發他們的激情性,也對足球的熱愛更進一步,起到了寓教于樂的作用。
二、優化教學活動,實現因材施教
學生群體的差異性要求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因材施教,逐步實現對學科教學效果的優化,對于初中足球教學來說也是如此,教師一定要深入了解初中生特點,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性開展合理的教學活動,提升足球教學針對性[2]。教師最先需要做的就是合理開展分層,結合課前的教學調研效果,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等級,即為 A 級,足球水平和興趣較高;B 級則是足球水平高或者是興趣濃厚;C 級為足球水平和興趣都不高。針對 A 級學生,教師可以對學生深入講解足球技巧和足球戰術,以此提高A 級學生的綜合足球水平;針對 B 級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氛圍的營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或是提高基礎水平,使其上升到 A 級學生的水平;針對C級學生,先要激發出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發學習內在動力,在此基礎上,著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足球技巧和綜合知識,深化教學知識,進而提高初中體育足球教學的綜合質量。
三、游戲教學,增加教學趣味性
“熱身訓練-講解技能-自由練習-教師考查”是傳統初中體育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盡管具有系統性,但是沒有充分體現教學的靈活性,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起到的作用不顯著,因此新課改背景下,我們要結合初中生的學習需求完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趣味性。本研究認為我們可以應用游戲教學方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足球學習過程中,基本的訓練動作有顛球、傳球、守球等,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設置運球過障礙物以及多人傳球的游戲。以多人傳球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對抗游戲,決定攻守方之后,勝負以守球方的球是否被攻球方搶到為標準。學生在參與對抗賽的過程中,由于好勝心影響,對于守球、控球以及運球的動作要領掌握效率明顯提升。但是教師在選擇游戲內容的過程中,應該合理控制難度,避免挫傷學生的信心。
四、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習的動力
新課改背景下,應用互動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因此在初中體育足球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為師生和生生交流提供契機,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提升自身體育技能[3]。以“足球腳部基礎訓練”為例,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同組異質”的基本原則進行分組,將小組人數控制在5人左右,每組發球兩個,使學生圍成一圈,變化不同部位顛球,觸球3-5次后,將球傳給隊友,兩個球向不同方向運轉。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也應該積極發揮自身的教學指導作用,很對學生在顛球過程中用力不穩、關節松弛等問題進行糾正,并采用示范方法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知識技能。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傳球過程中能夠深入交流,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指導環節也能夠獲得溝通契機,這對于初中足球教學有效性提升有積極意義。
五、鼓勵學生參與和觀看比賽,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
足球運動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競爭性,初中體育教師應該利用足球運動的特性和初中生的好勝心理,鼓勵學生參與足球比賽,學校要不定期的舉辦足球比賽,并進行廣泛宣傳,以此來調動學生對于足球比賽的關注度,提高學生對于足球比賽的參與度。“世界杯”是一場國際性的運動賽事,被全世界廣泛關注[4]。因此,在“世界杯”比賽期間,學校要充分利用好學生的課余時間,主動組織全校師生觀看比賽,作為培養學生足球興趣的一個途徑,也更好的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在學校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足球友誼賽,以此提高班級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增強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組成學校足球隊進行專業訓練,在校外參加各種比賽。有意識的組織學生參與足球比賽,就是希望學生能夠逐漸養成足球運動興趣,并在比賽中積累經驗,為其信心建立和興趣養成提供助力。
結束語:
綜上,足球運動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活動中占據重要地位,足球運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提升學生的身體機能。但是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實踐顯示,足球教學質量還不理想,很多初中生缺乏對足球運動的參與積極性,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就要集中分析初中生的興趣特點,選擇應用科學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研究主要針對初中體育足球運動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研究,希望本研究內容可以為初中體育教學工作者提供幾點參考。
參考文獻:
[1]朱昌蕾.淺析初中體育足球教學現狀及對策[J].新課程(中),2017,11(08):125-126.
[2]邱大穎.關于初中體育足球教學的優化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7,12(12):164-165.
[3]陸勇.初中體育足球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7,10(01):130-131.
[4]林先滿.足球專項游戲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26(0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