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萬事開頭難”,如何導入,對一節課上得是否成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導入環節如果安排和設計得好,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得自然、生動、和諧,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導入法;注意事項;教學效率
課堂導入,是教師走上講臺開始上課的第一步。雖然只占一堂課的三到五分鐘,但是,它是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和建立知識間聯系的教與學的方式,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第一步,也是教與學的起點。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方式,總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激情,讓課堂一下子“熱”起來,能使學生在瞬息間就呈現出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地與老師一道探究新知。好的導入方式,還能營造親切、和諧、溫馨的師生關系,讓師生在合作中開啟智慧之門,得到共同發展;讓彼此在交流中開啟思維之門,能力得到提升。因此,上課前要針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結合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好導入課堂的方法。
一、政治課堂課導入的重要性
1、吸引學生注意。巧妙的導入新課,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一上課就把興奮點轉移到課堂上來,集中在教學的內容上。
2、激發學習興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成功的因素就在于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到興趣。”興趣會引導學生步入知識的殿堂,收獲知識。
3、啟迪學生思維。教師有重點的導入新課,能使學生有方向感,盡快把握中心,圍繞教學內容展開思維,積極思考。
二、政治課教學中的導入法
(一)溫故求新法
從復習舊課開始引入新課,這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用得最多的導入法。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 溫故求新法導入一般通過提問、練習、講述等方式進行,使學生在“溫故”的基礎上“入題”、“知新”。它的優點在于既鞏固了舊知識,又由舊及新,新舊銜接,激發學生求得新知識的興趣,而且也易于激發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欲望。為學生接受新知識,教師進行講授創造了條件,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例如上高一必修一第七課第一框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時,就可以先復習《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框,能夠區分不同的分配方式的首要依據就是它們所在的經濟成分,這樣不僅可以溫故,還可以獲取新知。
(二)故事導入法
故事導入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述古今中外的故事來導入新課。故事中滲透著要講的道理,典型性強,而且情節生動,感性直觀,容易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思考。
由于中學生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好奇心強、求知欲旺,他們愛看、愛聽有趣的故事。因此,應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好奇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導入中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導入新課,并使講授的內容與有趣的故事形成有機的聯系,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投入新課的學習當中。
比如,筆者在上《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這一課時,先講述了感動中國人物的故事。這樣學生就急于想了解課文的內容,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三)生活事例導入法
思想政治課有大量的教學內容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和思想密切聯系的。上課時就可以從中選取一些具體事例作為開頭。這些事例就產生于學生的生活學習中,使之感到親切,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也符合認識發展從具體的生動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規律。
比如,筆者在上《影響價格的因素》時,就讓學生去市場或者超市觀察商品價格的變化,不僅觀察同意商品也觀察唐能通上皮價格的變化。通過學生自身對于食物的觀察得出的結論,學生更能夠接受并理解。這樣他們就不會覺得教科書上的理論抽象難懂了,而且他們在學習中也更愿意去觀察生活,聯系生活了。
(四)時政導入法
上《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利益》,可以播放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晤,也可以播放中美貿易戰的新聞視頻。這是根據教材內容,利用新近發生的國內外重大事件、重要新聞,激發學生情感和探究欲望的一種導入方法。熱點導入具有新鮮、真實等特點,感染力強,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會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同時也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促使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幫助學生理解黨的方針、政策.在運用這一導入技巧時應注意的地方:第一,熱點時事宜為新近事件,切忌“不熱”;第二,“熱點時事”要與授課內容緊密相關;第三,教師選擇時事應以政治時事為宜,切忌時事內容庸俗化,最好能與考點相結合。
(五)音樂導入法
根據教材內容,在開講之前,可讓學生齊唱或用播放工具播放一首與所學內容相關并為學生所熟悉喜愛的歌曲,以創設心情舒暢的環境,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筆者就引用《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導入,《中國共產黨執政: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引用了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音樂導入不僅可以激活課堂教學,而且能夠在優美的旋律中把學生帶到具體的學習情景中,變“厭學”為“樂學”,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幾種導入法是筆者在上課過程中常用的方法。在選用具體的導入法時,筆者覺得應注意以下幾點。
三、政治課堂導入時應注意的事項
1、導入法的選取要有針對性。
課堂導入首先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導入方式。在選用具體的導入法時,一定要依據教學內容及任務、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以及興趣愛好的差異程度而定,方法上力求靈活多變、新穎活潑。導入的原則要有利于教師講授,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最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教與學雙方進入一種積極的教學狀態。
2、導入的時間要精準。
課堂教學要時間、要質量、要效益,導入注意時間不宜過長,3~5分鐘為宜,盡其量不超過5分鐘,在這樣的短時間里,導入要有效率,已便有更充足的課堂時間,釋疑、解惑。
3、導入要有趣味性。
設計導入要做到引人入勝,使教材內容以新鮮,活潑的面貌出現在學生面前,這樣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習積極性,引導和促進學生接受新內容,防止學生產生厭倦心理。
總之,課堂的導入在一堂課的教學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課堂的導入方式一定要精心設計好。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導入的科學性和藝術性,規范性和靈活性的統一,努力探索,開拓創新,為課堂教學找到一個美好的開端。
參考文獻:
①《課堂教學技能》 張學敏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
②《淺議追求思想政治課課堂導入的藝術性 》 徐繼玲
③《新課程怎樣教》 吳效鋒.沈陽出版社2002年
④《讓政治課堂“活”起來》朱文娟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作者簡介:陳嬰,女,漢族,福建廈門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在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16年,郵編3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