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斯羽
摘要:本文通過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的特點、原理及應用進行簡要分析,結合現階段高職音樂教學的改革理念,并對高職音樂教學當中所運用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進行研究,對該教學法對高職音樂教學改革方法的啟示進行探索,以及引進此教學法的實現可能,進而為我國現今的高職音樂教學提供可用的理論指導,為我國現今音樂教學所依據的理論研究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詞:奧爾夫;高職音樂教學;啟示
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232-01
當前,在面向世界及創新思維理念的急切要求下,引入西方音樂教學理論是我國當今音樂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德國的奧爾夫音樂教學理論是一項注重音樂多元化融合基于原本性的音樂與音樂元素相結合的理論所開發出來的新型音樂教學理論,運用到我國當代的高職音樂教學中,必然會對我國當代高職音樂的教學做出重要的啟示。
一、奧爾夫教學法的原理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創始人是由德國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奧爾夫認為:“人們對音樂的認知是受人的身心發展規律限制的。”因此,奧爾夫教學法的不同之處在于所注重的是培養學生們對音樂的感性體驗,由此激發出學生們發自內心的對音樂的熱愛,而并不是單一的強調掌握音樂技巧。我們都知道,傳統的音樂課堂中,主要的教學方法是常規的教授學生歌曲、節奏以及一些音樂知識,而奧爾夫教學法則與此有著本質的不同,其所主張的以學發展為本,通地一些藝術手段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感知,感受音樂的魅力,從中激發他們的音樂興趣。
二、奧爾夫教學法的特點
l.突出音樂教學的參與性。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作為西方當代音樂主流的教學體系之一,強調要盡可能的讓學生盡可能的參與到課堂中,與教師形成互動,學生不只是聽眾的角色,同時也是表演者。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特色在于,更多的讓學生通過親自參與到歌唱、舞蹈和奏樂的表演形式當中,使其全身心的自我感受音樂、享受音樂,寓教于樂從中激發學生對音樂特殊的、濃厚的興趣。
2.注重即興創作。奧爾夫認為:“音樂知識的傳授需要通過特定的音樂即興演奏形式來實現。”將此理念運用到課堂中,就要求教師需要打破傳統音樂教學觀念的束縛,根據每個學生個體不同的音樂認知觀,進行開放式教學,讓學生隨著音樂的律動用肢體和語言即興創作特定的表演和動作,這樣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求知欲,也能更好的激發學生潛在的音樂創作力。
3.音樂文化具有多元性。奧爾夫音樂教學是一項具有多元化教育理念的教學方法,它立足于本國及本民族的音樂文化基礎,吸收了世界多元化音樂元素,融合了其他民族及地區的優秀文化元素。
三、奧爾夫教學法在我國當代高職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l.注重突出音樂審美。我國傳統的高職音樂教學,教師慣用抽象的語言來對音樂的情境進行描述。音樂課的教學有點類似于語方課,不能有效的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與美感。奧爾夫教學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對音樂有自我的認知順序,基本是先積累一定的感性體驗,以此來對抽象的音樂知識進行領悟和認知。我國的高職音樂教育也可以嘗試引導學生運用歌唱、舞蹈、奏樂和詩朗誦等不同的方式來做即興創作,因此,以此來更多的讓學生融入到音樂實踐活動當中,引發他們對音樂文化知識的求知欲望,和激發他們的音樂創造力。
2.對音樂實踐教學較為側重。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認為:“音樂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尋找音樂并創造音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和鼓勵學生盡可能參與音樂實踐與音樂創造。例如,在學生初學樂器演奏時,教師可以將奧爾夫教學法的編配原則運用其中,為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對樂曲進行合奏。當學生們學唱音符時,教師同樣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組織合唱,讓不同的小組來進行伴唱。對音樂節奏的奏型學習時,要引導學生多做聲部練習,更多的進行聲部體驗。在豐富多彩的學習實踐中使學生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和體驗認知。
3.注重音樂多元化教學。我國傳統的高職音樂教學對西方音樂文化的強調較為片面,進而忽視了我國民族音樂方面的教學。現代高職音樂教學一定要轉變思維,在兼顧我國本土的民族音樂文化的基礎上進行西方音樂文化的教授,注重音樂文化多元化教學。這樣才可以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胸懷和視野,也才能使學生的音樂藝術理念得到健全發展。
四、結語
總的來說,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項開放式的音樂教學法,對教學方法、內容和技能不做明確的具體要求,主張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不斷汲取世界各國不同的音樂教育先進理念,構建了靈活的音樂教育體系。我國當代的高職音樂教學在借鑒此教學法的過程中,在突出音樂實踐、審美、特色和多元化教學方法外,最重要的還是要以學生為根本,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吸收世界各國和地區先進的音樂教育方法和理念,為我國當代的高職音樂教學建構完善的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