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行業也在不斷的進步,尤其是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移動支付平臺的發展,對于傳統的商業銀行造成巨大的沖擊,因此在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的壓力下,如何尋求突破及創新是目前商業銀行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下面我們通過互聯網金融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并結合當下的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相應對策的提出,希望能夠幫助商業銀行需求新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影響;問題研究
一、互聯網金融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
1.對銀行支付業務的影響
傳統商業銀行在支付業務過程中占據主要的份額,這也是商業銀行進行資本運作的核心業務,但是由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興起,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給商業銀行的支付業務代理巨大的沖擊,導致貨幣流通受到影響。這些互聯網支付平臺能夠以電子終端設備為依托,進行相關支付信息的操作,讓用戶不必再去專業的銀行網點進行辦理,因此這種互聯網支付平臺的適用性非常強。雖然我國在互聯網平臺的構建上還不夠完善,但是由于互聯網用戶增長的基數十分龐大,因此這種適用性非常強的支付終端設備將會被廣泛推廣,這對于固守傳統柜臺辦理業務的商業銀行來說影響巨大。
2.對銀行信息網絡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進行競爭過程中主要就是爭奪互聯網信息資源,因此對于傳統的商業銀行來說,信息資源的發展非常重要,這不僅是每一家商業銀行的主要經濟收入,也是自身經營狀況的反饋。而商業銀行的互聯網發展較為緩慢,在一些業務的辦理上存在嚴重的遲緩性,而互聯網金融與傳統的商業銀行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互聯網金融對于信息的處理速度更快,適合大規模的商業網絡信息的處理,從而讓用戶感受到快捷的服務,從而對傳統的商業銀行的固化死板來說是一種打擊,很難在這一方面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3.對中小規模信貸的影響
隨著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一些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本支持,而銀行貸款是主要的來源之一,但是一些中小企業在進行商業銀行的貸款過程中,很難滿足銀行提出的條件,使得其受到嚴重的限制。但是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打破了這一限制,通過大量的金融資本的收集從而為中小企業進行資金扶持,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小企業與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一種完美的融合,幫助中小企業不斷的發展。這也是得益于互聯網金融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真正的能夠做到中小企業的應急救助。
二、互聯網金融影響下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
1.與互聯網金融要融合發展
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非常迅速,不斷沖擊著傳統商業銀行的經營,而互聯網金融在應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機,能夠使不法分子有機可乘,我國對于相關的互聯網金融管制辦法存在不足,導致很多的互聯網金融糾紛無法解決。因此商業銀行可以借助這些問題,通過與互聯網金融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借助自身已有的信任優勢,將互聯網金融進行實名制,并且與現有的銀行卡進行綁定,從而更好地為互聯網金融維護金融秩序,幫助促進互聯網金融的穩定發展。
2.提高核心競爭力
因為互聯網金融近年來才興起,因此其經營方式不夠完善,導致在經營風險上存在很多問題,而傳統商業銀行已經具有一套完善的風險管控辦法,所以應該與互聯網金融進行結合,幫助其加強風險防控能力,通過運用先進的技術來進行風險防控。此外,還需要創新風險管理機制,不僅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傳統的管理方式進行完善,還能夠借助一些現有的方法來與互聯網金融進行綁定,從而使其在經營過程中,必須要通過銀行系統進行審查,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3.提升用戶服務質量
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過程中,為了能夠幫助維護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需要加大與商業銀行的合作,通過不斷的創新互聯網金融經營體系規范,從而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所以,在進行有效合作時,商業銀行必須不斷的創新,通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來為現有用戶打造一個服務平臺,不斷的提高服務質量,這樣來使用戶感受到商業銀行的變化。此外,通過強化組件管理結構,讓用戶能夠感受到商業銀行的安全感,從而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4.優化審批貸款程序
對于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推動者,中小型企業在社會發展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而商業銀行要加快推進與中小型企業的合作機制,重視一些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建立一個完善的審批程序,對于中小企業提升貸款額度,放寬貸款條件,從而提升中小企業的發展活力,讓每一個中小企業都能夠有充足的資金用于技術創新。
5.優化和升級金融產業的結構,明確兩者的互動趨勢
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為金融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使金融產業從線下發展到了線上,更符合消費者的習慣以及社會商業模式的實際需求。金融行業的工作人員應當利用互聯網金融的強大力量,對金融產業的實質需求范圍進行更深入挖掘,對金融產業的結構進行優化和升級,明確兩者的互動趨勢。那些實力較強的商業銀行在短時間內進行磨合時,監管機構應該主動指導商業銀行舍棄以往的一些效果欠佳的競爭手段,努力抓住機遇,來實現和互聯網金融之間的良性互動,加快金融產業的網絡化進程,為商業銀行能盡快適應當前金融市場環境所出現的巨大變化而做好必要的準備。另外,互聯網金融作為幫助政府機關破冰壟斷的主要手段,可以幫助政府更好地實現利率的市場化。然而,商業銀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來自于政府的支持,還需要來自于政府在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對自身產業功能進行調整時的扶持。
6.共同建立征信平臺,促進行業評測方法的標準化
互聯網金融模式是依靠網絡交易或平臺之間的多元信息,用大數據的方式加以分析而建立出的一種資信評價體制,這種體制與傳統的借貸信用評價體制有很大的不同,且都有各自的利弊,如果實現兩者間的融合,那么不但能防止網貸平臺資源的過多消耗,還能減少市場參與人員對于資信評測準確度的質疑,使這種資信評價體制可以成為融資市場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是,新興技術的使用與風控要求之間很難形成絕對平衡的關系,而且風險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就使得征信平臺的建立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不同利弊之間的碰撞。這時,第三方資信評測機構的設立就能夠起到很大作用,可以將央行所構建的征信系統作為基準,用鉆研的態度去探索這兩套征信方式之間的交集。另外,由于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存在著相互競爭的關系,所以兩者在共同建立征信平臺時,都不愿意大方地為對方提供信息資源。這時,把兩者間的關系從競爭轉化成互補,不但會導致大量收購的狀況出現,還能有效促進共生環境的演進。
7.積極運用移動性支付平臺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應積極運用移動性支付平臺。商業銀行對于自身的網絡平臺的發展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創造一個新型的支付模式。以建設銀行為例,它有一個與淘寶的頁面非常相似的界面,用戶在進入到這個界面之后也能夠進行購物操作。有的時候,建設銀行的頁面還會向用戶自動推送一些最新的活動,并結合用戶的消費特點來實施一些折扣,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進入到這個界面中,去購買自己喜愛的產品。通過移動性支付平臺,可以實現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的完美結合。
三、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互聯網金融作為我國金融行業出現的一種新形式,在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非常大的沖擊。而商業銀行也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目前社會發展的形式,不斷創新經營觀念,不斷優化自身的經營結構,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從而保證在今后發展過程中再創輝煌。
參考文獻:
[1]王君.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影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2]邵弘強.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商業銀行對策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7.
[3]張雪娜.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7.
作者簡介:周豪(1990.07- ),男,漢族,河南南陽人,博士研究生,空軍工程大學研究生院學員二大隊,研究方向:信號與信息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