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潼
摘 要: 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應當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對于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性,不斷探索,更新教育理念,做好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本文首先對創新創業教育做概述,繼而分析當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最后闡述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的重要性,旨在通過本文引起讀者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使得創新創業教育的優勢在高校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關鍵詞: 創新創業教育 高校 重要性
引言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我國引入創新創業教育,經過將近二十年的研究探索,我國高校基本上全部實現創新創業課程的設計。但是由于缺乏經驗,以及部分高校觀念陳舊,創新創業教育在國內高校的設置上仍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創新創業教育優勢的發揮,影響了高校的人才培養。因此,重新審視創新創業教育,了解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的重要性很有必要。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概述
發源于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創業創新教育,其主要經歷萌芽、發展和成熟這三個階段。萌芽階段,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強調課堂教學和知識講授;在發展階段,其開始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成熟階段,創業創新教育開始注重激發學生的開創精神和事業心。
在我國,創新創業教育,顧名思義,包含“創新”、“創業”兩項內容;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和開創型的個性;主要教育內容是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及創新思維;基本特征是創新性、創造性和實踐性;本質上,創業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實用教育。
1991年,創新創業教育在東京創新創業教育國際會議上被定義為——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基本工作技能,首創和冒險精神及管理技能,塑造具有開創性個性的人[1]。
二、一些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創新創業課程對于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國內高校認識到了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設置了相關課程,但是由于缺乏經驗,觀念陳舊,一些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上存在一些問題。
(一)創新創業教育意識淡薄。
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起步晚,國內高校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才開始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此外,在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是我國高校教育的一大特點,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種實用教育,其對實踐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高校對創新創業課程的重視程度便遠不如其他專業課程。由此帶來的直接后果是,整個學校內創新、創業教育觀念淡薄。這會導致教師不認真備課,甚至有些教師完全不備課,課堂上給學生放電影,影片結束課程就結束。還會導致學生逃課現象普通,因為創新創業課程一般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學生往往有多種借口不上課,而一些教師不嚴格要求學生的考勤,這就更加助長了學生逃課的風氣[2]。
(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計不完善。
由于缺乏經驗,以及高校尚未轉變思維,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不夠,因此高校創新創業課程的設計不完善,存在一些漏洞。例如:創業創新課程未做到因材施教,學校為了方便,全校所有專業學生的課程設置都一樣,創新創業老師多由其他專業老師兼任,缺乏專門的創新創業老師,創新創業課程設計重理論輕實踐,創新創業課程安排不合理,上課時間多為周末或者晚上,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不高,以及創新創業課程缺乏高質量的教材,甚至一些高校沒有教材,等等。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脫節。
高校創新創業課程與實踐脫節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為高校對創新創業課程并未有足夠的重視,設置課程只是應付教育部的考核。當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課的主要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期末以課程論文的形式進行考核,并且對考核要求不高,只要提交課程論文就能獲得學分。這違背了教育部要求設置創新創業課程的初衷,即使修滿了創新創業課程的學分,學生的綜合素質難以得到相應的提高,在人才市場上,學生沒有競爭力。
三、解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問題的對策
針對當前我國在創業創新教育上存在的問題,高校應當加大對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投入力度,不斷吸取經驗教訓,結合本校學生的特點,做好創新創業課程的設置,最大限度地將創新創業教育培養人的優勢發揮出來。
(一)增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重視創業創新課程設置。
高校首先要轉變思維,重視創新創業課程,加大對創新創業課程發展研究的投入力度,在校園內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其次,要加大創新創業課程的學分及考核難度,通過這種方式,引起學生對創新創業課程學習的重視。最后,高校必須始終堅持將創業創新課程設置為一門必修課,做好創業創新課的排課安排,如若周末排課,那么一旦課程被法定節假日或者是大型考試沖掉,必須要求教師補上,并且做好學生的出勤率考核,嚴格要求學生的出勤率。
(二)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
高校的專業門類非常細,從大的方向來說,可分為文科、理科、工科和醫科。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創新創業課程的授課內容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因此,高校必須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設置,規范教學課程以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在課程設計中要加大實踐學習的比重,鼓勵學生多參與、多實踐,在實踐中培養和提高綜合素質[3]。
(三)注重理論結合實踐。
創新創業作為一種實用教育,對實踐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高校在進行創業創新教育課程設計時,必須把實踐教學放在同理論教學一樣的高度上,在確保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前提下更加強調實踐教學。具體做法如下:首先,在課程設計上,學校要將實踐融入理論學習中,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其次,將實踐作為課程期末考核的指標,提高實踐所占比重,引起學生對實踐的重視。最后,學校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可融入人才培養方案,以大學生創業基地為平臺,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創業項目,參加創業大賽。
四、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的重要性
近年來,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教育部發布《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指導意見》,強調高校需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培養具備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學生,以滿足就業市場上企業對人才的需要[4]。
(一)更新教育理念。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所培養的學生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無法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因此,各高校需轉變教育理念,將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與創業創新課程有機結合起來。因此,創業創新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隨著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高校的教育理念也會不斷更新,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
(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我國的發展迅猛,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傳統的教育模式所培養的學生,難以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必須更新教育理念,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5]。
(三)緩解就業壓力。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及國家教育理念的轉變,大學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國家不再為大學畢業生分配工作;自1999年開始,為了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大學開始大規模擴招。這帶來的直接后果是,近二十年來,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不斷創歷史新高,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形式日趨復雜艱難。據統計,2016年高校畢業生總人數達756萬人,比2015年增加16萬人次;2017年,應屆畢業生人數高達柒佰玖拾伍萬人,即將突破八百萬人大關,預計在2018年,應屆畢業生人數將再創新高,達到捌佰貳拾萬人次。
高校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這不僅能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還能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對于緩解就業壓力來說,不失為一項好的措施。此外,目前在我國就業市場上存在這樣一種怪象:企業招不到人,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究其根源,這種怪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學習培養的人才無法滿足企業的需要,即學習的人才培養方式同社會脫節。因此,高校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和開創型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和創新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得學生具備企業招工所需的技能,樹立學生終身學習的理念,這對于解決“企業招不到人,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問題來說,是非常有效的。
(四)提高高校的綜合競爭能力。
高校的綜合競爭能力不僅僅包括高校的硬件設施,如優美的校園環境、宿舍有空調,有獨立衛浴、食堂好吃等,更重要的還有學校的師資力量、教學理念及畢業生的就業質量。重視創新創業的教育,有助于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使得本校學生在就業市場上變得“搶手”,最終提升學校的知名度。不斷增強高校的綜合競爭力,會大大提高知名度,這有利于吸引人才,提升師資力量;有利于提高生源質量,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6]。
結語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國家之間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因此,高校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重視創新創業教育,不斷探索,以為國家、社會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人才為己任。我國教育發展歷程表明,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高文兵.眾創背景下的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16(1):49-50.
[2]王錦麗.高校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7,48(39):183-183.
[3]黃春雷,劉詩瑤,高霞.轉型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8).
[4]楊欣.創新創業教育與廣告學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性與方法[J].視聽,2016(6):191-192.
[5]岳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融合性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17,30(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