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摘要:舞蹈是幼兒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重要的藝術活動領域,在幼兒的舞蹈活動中,除了能夠培養幼兒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性和能動性,提高幼兒對音樂、節奏的理解,同時,在進行身體的動作與舞蹈故事融合過程中,能夠觸發幼兒的情感因素,使幼兒能夠得到情感上的升華。本文通過幼兒舞蹈活動過程的介紹,來分析幼兒舞蹈活動中的情感體驗。
關鍵詞:舞蹈活動 情感體驗 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5-0195-02
一、幼兒的模仿行為與舞蹈藝術的培養
模仿是人類的天性,尤其是在幼兒期間,幼兒在發育過程中比較喜歡模仿別人的語言、行為和動作。而通過研究觀察,幼兒的模仿具有十分強的可塑性,這一階段,幼兒對身邊的事物觀察力和模仿力都非常強,遠遠高于成年時期之后。因此在幼兒時期加強各種形式的初級教育,是非常有效的。
舞蹈是一種身體語言藝術,在早期的幼兒教育中十分普及,幼兒舞蹈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將幼兒這種強大的模仿能力轉化為固定的舞蹈動作,使幼兒的身體變得更加協調,同時,也能初步體驗音律的起伏和節奏的快慢。在幼兒的集體舞蹈中,幼兒之間的相互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進行集體舞的訓練和學習時,可以使幼兒理解和掌握團隊協作和集體主義的基本概念。
二、幼兒舞蹈活動中的學習方法
(1)利用興趣引導舞蹈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幼兒來說,興趣是產生學習動力最主要的因素。好奇心使幼兒去了解和接觸未知的事物,發現世界的美好。而興趣則是幼兒堅持做這件事的主要動力。在這其中,興趣引導幼兒參與到舞蹈的活動中來,教師負責對幼兒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使幼兒能夠堅持完成舞蹈活動的全過程。幼兒天生的好動能力,使他們對舞蹈有一種天然的愛好。在舞蹈教學中,首先要通過一些影視資料,使幼兒對舞蹈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尤其是通過觀看一些優秀的團體舞蹈的活動記錄和影響資料,可以使幼兒感受到團體舞蹈的整體美感和藝術性。只要幼兒對舞蹈的活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后期的舞蹈培訓和舞蹈活動中,才能產生持久的毅力,對舞蹈活動的整個過程都會認真對待。
(2)教師在舞蹈活動中發揮主動性的作用。教師是幼兒舞蹈活動和教學的主體,教師不僅需要負責舞蹈動作的教學,最重要的是要能通過多種方法,使幼兒對舞蹈產生足夠的興趣,培訓幼兒持之以恒的精神。在舞蹈的技術動作和節奏的掌握基礎上,教師向幼兒傳播舞蹈內在情感表達,通過對舞蹈的內容以及故事背景和肢體動作的含義的詮釋,能夠讓幼兒體驗到舞蹈所蘊含的情感。舞蹈中所蘊含的情感是舞蹈藝術的升華,對于教師和幼兒舞蹈學員來說,能夠正確傳遞舞蹈活動的內在情感和接受舞蹈活動的情感表達,都是很困難的。這需要教師在充分了解舞蹈的情感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幼兒能夠理解的方式,用最簡潔有效的辦法使學生接受舞蹈中情感的傳遞,使幼兒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舞蹈動作,同時更能夠深入體會到舞蹈帶來的情感的變化。
(3)選擇合適的教材進行舞蹈的學習。幼兒舞蹈教學在教材的選擇上尤為關鍵。幼兒舞蹈教學有其特殊性,并不像成年人或者適齡的學生,具有很強的自控能力,能夠通過刻苦的學習來掌握舞蹈的技巧。幼兒的舞蹈活動大部分來說只是一種天性,通過音樂的節奏來進行肢體動作的跟隨表演,沒有將這種行為看成一種規律性的活動或者說是一項嚴格的藝術。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之前,首先要選擇合適的舞蹈教學教材,教材要具有趣味性,相對于幼兒的理解能力來說,要有一定的吸引力。最好是在幼兒早教中廣泛流行的歌舞曲目作為主要教學內容,或者是把流傳度比較廣的動畫片作為故事情節,來進行舞蹈內容的編寫。其次,舞蹈的動作和節奏不應該太復雜,要簡單易學,同時也要體現出幼兒舞蹈表演中頑皮可愛歡樂的特點。使舞蹈的內容能夠積極向上,充分表現出幼兒自身的個性。
(4)加強舞蹈中的情感交流。在幼兒舞蹈的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強舞蹈活動中的情感交流,使幼兒身心真正融入舞蹈活動中。幼兒通過教師的教授和指導,應該能夠從舞曲的旋律和歌詞大意上感受到情感的表達,在舞蹈中體現出的情感通過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展現出來。在教師的教授和指導過程中,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通過有效的方法使幼兒能夠意識到舞蹈藝術中的情感交流。升華舞蹈藝術的主題,同樣也能夠使幼兒變得感情豐富,對未來的人格培養奠定了基礎。
三、幼兒舞蹈活動中的情感體驗措施
(1)增加幼兒之間舞蹈的合作和交流。在進行幼兒舞蹈教育中,首先要使幼兒之間互相熟悉自己的舞伴,通過一些簡單的游戲互動讓幼兒之間能夠達成初步的默契。在舞蹈的排練過程中,除了教師的指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幼兒之間的交流,增進彼此感情,使幼兒能夠感覺到團隊互助的基本意識。幼兒之間在舞蹈合作中的互相交流,也是他們之間互相表達情感的一種有效方式。幼兒相對于成年人來說,不會遵循通常的社交法則,他們之間的交流和互助通常都是內心最真實的情感流露,不存在表面的應酬。在舞蹈合作中,幼兒之間的關系、在舞蹈學習中的互相幫助,都能夠使每個幼兒感到情感上的體貼和關照,這樣的方式能夠增強幼兒的情感意識和領悟能力,從而塑造一個完善的人格。
(2)提高幼兒對音樂和背景故事的領悟能力。音樂和故事是舞蹈活動的重要內容,在進行舞蹈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首先對音樂和故事背景做一個詳細的描述,使幼兒能夠盡量理解。首先在音樂的選擇上,幼兒因為年齡的問題,對于感性的認識還不夠,往往不能夠有效理解,但是通常能夠自己感覺出來。比如一些低沉的音樂和旋律代表了悲傷和沮喪的心情,一些高亢的音樂則代表的是雄壯豪邁的心情。幼兒的舞蹈教學要盡量體現出其年齡段的特點,在背景音樂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適合幼兒年齡段的,比如一些流傳度比較廣的兒歌,節奏和旋律上要歡快一些,但是在舞蹈的編排上不應該太復雜,否則會增加舞蹈學習的難度。其次,教師還應對兒歌的故事進行一個簡單的講述,使幼兒都能夠準確理解故事的大致內容和要表達的主題,這樣有助于幼兒對音樂的情感把握,同時,對于舞蹈與音樂的整體節奏,也有一個初步的理解。
(3)增加舞蹈活動的安排。在幼兒的早期教育中,大部分幼兒對舞蹈、音樂等藝術形式沒有一個基本的概念,首先是作為一項娛樂和游戲的內容來看待的。其次,幼兒對舞蹈活動產生一些興趣,會主動投入一定的精力來完成教師安排的內容。但是隨著舞蹈教學的深入,需要花費的精力越來越多、體力越來越大,許多幼兒最開始的興趣都被磨滅,出現了倦怠的現象。所以,在幼兒的舞蹈教學中,應該不斷增加舞蹈教學的內容和次數,首先要讓幼兒能夠重視起來,把舞蹈活動當作一個任務來完成,通過舞蹈活動來增強幼兒的舞蹈表演能力。在舞蹈表演中,越來越出色地完成任務,得到教師和家長的鼓勵,幼兒才會從心底里感受到舞蹈藝術的魅力,從內心深處對舞蹈產生熱愛,而不單單只是一種好奇和興趣。
四、結語
幼兒的身心發育還不成熟,情感和價值觀的構建也不完善。這個時期的幼兒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干擾,家庭的教育觀念和行為習慣,以及教師的教育都是幼兒建立情感價值觀的一部分。在幼兒時期進行適當的舞蹈方面的培訓和活動,對幼兒的身心發育有重要的影響。既能使幼兒的身體健康良好的發育,肌肉和骨骼都能夠得到鍛煉,同時,在舞蹈的學習和交流中,幼兒會建立與教師、與同學甚至是現場的觀眾的情感交流能力。對舞臺藝術也有一個初步的理解和認知,對于塑造人格、完善價值體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林芳.淺析幼兒舞蹈教育對幼兒健康發展的意義[J].速讀旬刊,2017(11).
[2]王婉青.淺析在幼兒舞蹈教學中表現力的培養[J].祖國 ,2016(20):243.
[3]付貴玉.在幼兒園舞蹈教學活動中,運用“情感滲透法”提升幼兒舞蹈表現力[J].神州,2017(32):177.
[4]譚潔蕓.淺談幼兒舞蹈教學中的啟蒙與發現[J].才智,2017(26):168.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