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寧
摘 要: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是較為基礎的重要學科,數學學習能夠最大限度地開發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是科學發展的基礎,為當代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數學能力的學習和培養是一個引導學生面對數據時,反復思考推敲并不斷驗證結果的過程。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教材已經不是唯一的學習工具,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已經重視更多教學資源開發的要求,尋找新的教學工具和課程資源,但是缺少完整系統的教學資源,這使得小學校園數學資源的開發有了新的目標和要求。文章通過分析將所開發的資源加以充分合理的運用,以期為之后小學校園數學教育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資源;資源開發;資源利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4-03
一、引言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數學教學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1]在小學教育中,教學資源的開發受到更多教師的重視,特別是在現有的教材基礎上,學生已經不滿足于教材的課程知識。對于數學這樣一個與生活實際聯系較為緊密的學科而言,更需要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校園教育資源與學校課程整合之后為小學生的教育教學服務,為之后的教育資源開發打下校園教育的基礎。然而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對教材的依賴程度較深,并且以分數為重,在教育過程中最先考慮的是學生的成績,而并不是教育資源的最大限度的開發,這些不僅不利于數學課程的優化改革,也影響到了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的實際操作中,較為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更能夠使教學資源與學生實際理解結合。傳統的數學教學是以教師為活動中心,教師僅僅依靠粉筆和書本就完成整節課程的內容,學生早已習慣這種枯燥的授課方式,但是課堂之外,學生接觸到的種種新媒體相關的教學方式則更容易被接受。新的教學資源也是吸引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有利因素。新課程教學論中提倡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課程的中心,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法應該放在被采納的教學建議中,應一切從學生的發展出發。
二、小學數學資源的開發
1.開發課本資源
教學資源是課程與教學的所有信息來源,能夠極大地影響課程教學。教學資源不僅是實現課程目標的影響因素,也是課程與教學之間的物質聯系。
小學階段的任何學科課本都有大量的插圖,但是數學科目在很多圖形變化等方面的教學中,課本中的圖片并不足以形象地讓學生理解其中變化的原因。教師可以用課本為輔助,運用多媒體做動畫演示,在動畫演示的過程中更能給學生帶來直觀的體會。與之前枯燥刻板的文字性知識對比,新媒體的教學較為生動有趣且豐富,小學生對一切未知的知識都有好奇心,新媒體能夠彌補之前課本教材的不足,活躍課堂的氣氛,帶來的知識感受更為直觀[2],讓學生更易理解。
目前,小學生的課程教育中除了理論性的知識,還增加了實驗課程。實驗課程也是數學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在圖形的問題學習中,實驗課程能夠讓學生自己動手參與設計立體圖形。依托課本資源,學生在實驗課程中可以自己動手進行圖形的轉化,在立體圖形這樣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中能夠獲得直觀的經驗知識。
例如,在相關的長度單位或是重量單位中,學生自己動手測量的數據與教師直接給出的數據相比,前者更易接受。這種實驗課程全程以課本的課程要求為引導,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借助實驗課程中的教學資源完成教學目標,不僅僅提高了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小組參與的過程中也培養了團隊合作能力。拓展新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獲得數學知識之外的多方面能力,更符合當下培養素質型學生的教育目標。
2.開發生活性的教學資源
數學是一門科學性的課程,但是數學也和生活中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所以在教育資源的開發過程中,生活性的教學資源也是其組成部分,緊密地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與數學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具有重疊性,學生能容易理解這類型問題,也能夠將數學的科學性知識在生活實際中運用起來。
教師在生活性的教學資源開發中處于主導地位,教師在生活中的認識影響著學生在課程中的相關體驗,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將這些數學問題帶入課堂中,并善于引導,學生很自然地想到生活中自己的親身體驗,生活中所獲得的知識,獲得知識與經驗的雙重收獲,數學從科學性轉變為生活性[3]。
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科知識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但是綜合性知識和能力是小學生階段的重要的學習內容,是小學生全方面成長的有利因素。因此,在小學校園數學資源的開發中,生活性資源是最容易獲得也最容易被學生吸收的,運用所學的復雜知識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解決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見問題。數學不僅要學,也要從生活中認識,小學階段較為常用的數學計算在生活中很常見,例如“公交車上下人數問題”是加減法計算很好的生活教學資源,學生通過觀察上下人數,計算車內人數的同時鍛煉了加減法的心算能力。
小學校園中的數學教育資源也可以成為小學生數學學習中的引導條件。學生對校園更為熟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這一資源,將校園中的數學素材轉成為數學問題,學生在課堂內外都關注到這一數學問題,讓數學成為學習和生活中的必要存在,從校園中的一木一花到教室內的一畫一桌椅都是數學教育資源。數學能力的培養在理論性的知識之外更需要大量的練習,生活實際就是數學能力練習的主要途徑,運用數學能力可以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挖掘教育的生活性資源。
3.開發學生資源
學生發展具有個體資源的不同,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接受能力也因此不同,教師在校園數學資源的開發中要充分利用學生資源。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每一位學生的個體資源加以整合成為全班集體的數學能力大數據,教師在教學中形成一個較為系統的數學教育模型,面對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教育模式,注重學生個人潛力的開發,讓學生得以成長。每一位學生在面對同樣的數學知識中面臨的問題不同,其理解也不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問答,檢驗教學效果,活躍課堂氣氛,學生的不同理解可為教師開拓新的教學思路,拓展課堂中的數學資源[4]。
學生成為課堂資源,這使得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中心,這正是教學過程追求的目標。數學課堂是科學性的基礎,學生理性思維培養的過程是以數學能力的提升為前提的。教師應關注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學生的參與率越高,其數學能力成長越快。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中的交流學習是數學資源開發的前提,師生關系拉近,教師更易了解學生,針對實際情況,具體發掘教學資源,資源豐富的課堂,氣氛隨之活躍,學生對數學的主動學習性也隨之提升,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可最大限度地開發資源,最大限度地將資源利用在數學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數學課堂在資源的開發利用中教學質量和效率較高。
三、小學數學資源的利用
1.信息技術的利用
數學教育資源開發后,需要資源的利用才能使開發具有價值,教學資源增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面臨的選擇就增多,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課堂的高質量、高效率教學目標,這是資源利用的價值體現。運用教學資源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以教材為基本,授課的方式和數學問題的來源是資源利用的主要方法。
網絡信息技術是不可少的教育資源,當下教師的教學資源很大一部分來自網絡信息。網絡中有優質課程的教學設計和課程相關內容的課程資源,這些資源的整合是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之后將教育資源最優化利用[5]。
教師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與學生在教育的實踐操作中,資源為小學提供服務,學生參與其中,網絡信息的便捷性使得學生與教師都成為受益者。
例如,優秀的課件進行編制之后,成為一節豐富生動數學課的資源,教師有條理地提出問題,學生以課件中的形象展示為引導解決問題,課程結束之前,多媒體課件整合課程內容做總結,學生一目了然地、系統性地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數學的鞏固學習需要大量的題目訓練,然而課本中的題目較少,我們可以網絡信息資源為基本,進行大量的數學題目練習。
2.錯題資源的利用
在數學習題訓練中,錯題資源是數學學習的獨特之處。從小培養學生積累錯題的意識可以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舉一反三能力得到提高,錯題隨之成為數學學習中的一種資源。因人而異的錯題是不同的,但是學生積累這一資源,能在數學學習的實際操作中結合個人情況,彌補數學學習的不足和短板。
教師督促學生進行錯題資源的積累,幫助學生修正錯誤題目的邏輯思維,是發揮自身的引導角色作用。學生在錯題資源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例如同樣類型的題目、解題方法、圖形繪制的錯誤等,在錯題本上可清晰反映學生在思考這一數學題目時是怎樣思考的。教師需要針對錯題本進行修正,配合學生完成多元性評價。學生在之后面對同類型的數學題目會形式正確的思考能力,避免犯重復性錯誤。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得到配合,數學能力反饋的溝通,資源得到充分高質量的運用。學生在減少錯誤的同時,有獲得知識的幸福感,最大限度地肯定了自己的數學能力,為其今后數學學習的興趣作鋪墊,培養其優良的學習習慣。
四、結語
小學校園中數學資源的開發仍然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利用,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舊有的教育觀念。教師對資源的利用程度影響著數學教學的發展,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中心,以學生的理解為前提,開發校園中生活性的數學資源、學生本身的資源等,是提高課程質量和效率的影響條件。
積極更新資源的整合程度,大數據時代下教育資源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做具體實施操作;優化教學設計,信息與教學過程相結合,才能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以教學資源為先決條件,更新傳統的教育觀念。校園中存在大量的教育資源,合理開發也是資源整合的關鍵,教學目標是教育資源利用的最終目標。課程的意義和價值是這些教育資源能夠被合理利用,使數學課堂成為一個高效率、高質量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吳榮安.基于學生經驗的數學課堂資源開發與利用策略[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2012(25):36-38.
[2]朱添斌,徐茂林.小學數學學生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12):21-22.
[3]呂 星.淺談小學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數學大世界(中旬刊),2016(1):43.
[4]陳昌萍.小學數學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策略思考[J].學生之友(小學版)(上半月),2009(11):48.
[5]李繼鋒.數學學習資源開發與利用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08(1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