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林
【關鍵詞】 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5—0066—01
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創造性地使用數學教材,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完成數學教學目標,并重視學生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從而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需要針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數學教學課堂的問題,從而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構建初中數學教學高效課堂的前提條件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不但是創造高效數學課堂的重要基礎,也是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而且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師生之間需要圍繞數學教學內容進行信息交流的活動,這種信息交流活動是以情感為載體,以彼此的信任為基礎的。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勇于打破數學教學沉悶的教學氛圍,通過師生之間的真誠交流,更加了解彼此。在數學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地參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從而在數學教師的幫助下,順利完成全部的課堂學習任務。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是一門最基本的自然學科,由于這門學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個學科的知識相對抽象,難以理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由于難以接受數學知識的難度,表現出反感、抵觸的現象。為了進一步改善這種現象,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成為至關重要的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其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就會逐漸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從而改變過去對待數學學習的消極態度。
3.積極引導學生認識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數學教師應積極地引導學生認識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并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為將來學生參與社會工作奠定基礎。因此,在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應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積極鼓勵學生探究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使其真正認識數學知識的價值,并學會如何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改變自己的生活。
二、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1.引導學生做好數學課前預習。
數學教師在每節數學課結束之前,應及時提醒學生做好下一節數學課的預習準備。對于如何進行充足的預習準備,數學教師應進行適當的引導,使學生明白預習是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的提前了解,學生事先對即將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簡要的瀏覽,在對新知識形成初步的認識后,再認真分析一下新知識的構造原理,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好標記,留在下一節數學課堂中從老師的講解中尋找答案。這種預習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數學課堂更加集中注意力聽老師的講解,無形中就會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理解力及培養其掌握一定的數學方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劃分學習小組與討論小組。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數學教材的教學任務,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興趣、性格、性別以及成績,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學生合理地劃分為五人到八人的組合。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討論數學問題,逐漸提高學生間合作的能力,并在不斷的問題探究中,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使之可以更好地享受學習數學的過程,積極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學習。
3.加強學習小組的有效管理。
為了避免劃分的學習小組與討論小組在探究學習中存在問題,加強學習小組的有效管理,成為數學教師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之一。加強學習小組的有效管理,是為了更好地在小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始之前,數學教師應明確當堂數學課程的學習任務及合作學習的有關流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問題探究和完成學習任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參與數學探究、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因此,加強學習小組的有效管理,是創造初中數學教學高效課堂的重要事項之一。
4.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與評價機制。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與評價機制,對于完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也十分有益。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與評價機制,使學生在小組內形成幫差優扶的學習習慣,數學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合理的獎懲。對于在課堂活動中學習態度積極的學生提出一定的表揚,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數學課堂學習態度不認真及不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生,在鼓勵其參與學習的基礎上,耐心地勸導其端正學習態度,并取消其所在小組的優秀小組競爭資格一周,激勵其奮發學習,和小組其他成員為整個小組的榮譽而努力。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