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呈芳
【關鍵詞】 幼兒園;管理;現(xiàn)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16—0030—01
一、當今幼兒園發(fā)展現(xiàn)狀
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學前教育在中國起步較晚。早期教育以基礎教育為主,學前教育并沒有成為獨立的體系,沒有固定的機構與教育模式。直至改革開放,隨著福祿貝爾、蒙臺梭利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傳入,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重視幼兒的啟蒙教育,全國幼教事業(yè)開始迅速發(fā)展。到今日,學前教育逐步走向正規(guī)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幼兒園也成為實施學前教育的基本機構。雖然學前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各種理論體系、教學內容日益豐富、完善,但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尤其在管理策略上存在缺失,嚴重影響幼兒園的發(fā)展。
二、幼兒園管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教師培訓力度不夠。當下的許多幼兒園,不注重教師的培訓與發(fā)展,導致本園的許多教師疏于學習和進步,在思想、業(yè)務、教學方法上停滯不前。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教育不應閉門造車,應更多地“走出去、帶回來”,如果不及時更新、充實自己的教育理念,那么對幼兒、幼兒園的發(fā)展是致命的打擊。
(二)師資力量薄弱。一些幼兒園及培訓機構為了擴大招生,在正規(guī)幼師較少的情況下,不經(jīng)篩選地隨意聘用不專業(yè)的教育人員,這些非正規(guī)人員不僅素質有待提高,而且專業(yè)水平也達不到要求,導致整個師資水平嚴重下降,為幼兒園今后的教育教學及保育工作埋下隱患。
(三)對教職工的關注不夠。教師是一所學校的主要教育力量,尤其在幼兒園中,幼兒教師工作量大,除了教育教學工作,還要承擔幼兒的吃喝拉撒等保育工作,工作量大且繁瑣,難免會產生不良的情緒,這就會影響日常教育教學工作。
(四)缺乏科學的管理制度。有的管理者認為,只要有教師,就能招收幼兒,就能辦一所幼兒園,殊不知一所幼兒園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相應的制度來保證運轉。如果沒有制度、沒有約束,那么幼兒園就像一盤散沙,各做各的。
(五)缺少核心文化。文化是精,文化是神。國內有很多外形與硬件非常高大上、非常漂亮的幼兒園,但是與外形相匹配的是園所的核心文化。缺少自己文化與精神的幼兒園,再漂亮也是徒有其表,沒有內涵。
三、對策
(一)加大對本園教師的培訓力度。幼兒園應定期舉行教師業(yè)務培訓,組織教師在學習中互相交流心得;另外,還可以定期舉辦教師技能比賽,通過比賽激勵教師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提升自我的職業(yè)素養(yǎng)。此外,應多組織本園教師外出學習,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還要肯定教師的個性發(fā)展,積極鼓勵教師創(chuàng)新。
(二)提升園所的師資力量。幼兒園在招收教師時應提高門檻,全面考察教師的各個方面,從專業(yè)水平、心理健康、教師資質等入手,制定嚴格標準的招收條件,將高素質、高能力、高水平的教師引入到教師隊伍中來,從根源處提升園所的師資力量,幫助幼兒園更好地發(fā)展。
(三)營造溫馨的工作環(huán)境,關心尊重教師。首先,在工作上關注教師的需求,多傾聽一線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在物質上給予教師合理的支持。另外,在管理中應多用激勵、表揚、獎勵等手段,最大程度幫助教師實現(xiàn)個人價值,提升對園所的歸屬感。其次,在心理上應多關心教師。在日常管理中,幼兒園應以心換心,幫助和解決教師在工作中、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管理者也要以身作則,經(jīng)常深入到教師群體中,感受一線教師的酸甜苦辣,與他們多溝通、多交流,真心實意為教職工解決困難。
(四)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可以具體劃分為保育制度、教育教學制度、安全制度、衛(wèi)生保健制度等,通過不同職能的劃分,在方便管理的同時,細化目標責任,使各項任務更清晰、具有指向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其次,制度的內容要科學合理。制度的編寫要基于本園實際,不能將其他園所制度生搬硬套到自己園;要根據(jù)園所實際情況,結合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剛性制度與柔性管理相結合。再次,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后,制度的執(zhí)行更為關鍵。
(五)賦予園所核心文化。園所文化是幼兒園的靈魂,它可以凝心聚力,并滲透于幼兒園的各個方面,展示幼兒園的良好形象。健全的文化對于一所幼兒園來說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園所文化要從幼兒園的各個方面開始,包括logo的設計、教育的理念、制度的制定等。建立園所核心文化,使園所在形與神上互相統(tǒng)一、互相融合、互相促進,讓幼兒園更有內涵、更具有凝聚力。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