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下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價值底蘊

2018-10-13 12:31:02李青璇李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李青璇 李艷

摘 要: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蘊含了全球化時代共發展的價值選擇、世界人民共命運的價值追求、文明形態共邁進的價值理想。這些多層次的文化價值理念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汲取了豐厚的文化養分,成為世界人民攜手構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的重要價值指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天下為公”構建大同世界的公共性價值、“居安思危”共筑和平之城的自奮性價值、“天人合一”重視人與自然平衡的生命性價值和“革故鼎新”自我傳承與超越的創新性價值,是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文化價值基石,為構筑全球化新時代共創人類美好未來貢獻中國智慧。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底蘊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06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18)04-0027-06

傳統全球化是以資本主義方式推動的,不可否認的是資本主義在歷史上創造了人類文明奇跡,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1]。但是,隨著發展資本主義固有的局限性充分暴露出來,在資本邏輯的怪圈下逐利心理、工具至上、經濟壟斷、文化霸權等日益凸顯,資本主義的現代化癥候開始呈現:貧富不均、難民危機、局部戰爭、恐怖猖獗、生態惡化、核競爭加劇等威脅因素成為世界人民和平發展的嚴重障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2]面對多元化發展的世界和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的挑戰,中國共產黨秉承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這一思想強調了助推全球化新發展要超越資本主義局限,實現全球化新發展要探求社會主義模式,貢獻中國制度、中國道路、中國方案的文化智慧。在此基礎上,通過構建全球政治伙伴關系、促進經濟的互惠互通、增進文明的交流互鑒、推動生態的共同保護以實現人類文明新形態。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彰顯了“中國人的歷史與現實、偉大與艱難、光榮與努力、前途與命運、世界與民族、共同與自我的世代相承”[3]的文化情懷,蘊含了全球化時代共發展的價值選擇、世界人民共命運的價值追求、文明形態共邁進的價值理想。這些多層次的文化價值理念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汲取了豐厚的文化養分,成為世界人民攜手構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4]的重要價值指引。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內蘊著“天下為公”的公共性價值理念,是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價值基因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傳承著中華民族以天下為己任、以責任為擔當的價值基因,彰顯出“天下為公”的公共性價值情懷。面對全球問題,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緊緊相連、休戚與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面對各種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獨立地解決世界問題,應尋求合作發展以共同應對全球化難題。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表達了追求人類共同發展的理念,實現共創世界美好未來的意愿。

“天下”一詞在中國古代并非單純的指自然地理意義,更多的是指人世即包含人的活動。中國古代形成的“天下觀”的內涵也并非單一,一種是君民對立、主客有別的霸權政治理念,例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5](《北山》),這種政治統治有失民心,必然走向朝代更替的結局;另一種是關乎人倫的政治理念,例如:“天下歸仁”“天下為公”,這種政治情懷是對狹隘的私欲的超越,不僅有利于民心的凝聚,更有利于維護政治統治的長期有序發展。“為公”是一種對社會樣態的構想,是指天下為世人所共同擁有、人與人之間沒有等級的差異、更不受利益的驅使而共處于天下之中的社會狀態,則如《禮記·禮運》中所描述的“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6]的大同世界。這樣的世界是人類所共同享有的、并將人類善與誠信的道德品質發揮極致的、安定美好的理想性世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天下為公”,培育高遠的政治情懷呢?孔子認為,順道而行則盛世太平、逆道而行則民不聊生,構建大同世界,君主需要遵循仁道、施以仁政,黎明百姓用仁的理念、禮的原則自覺規范自身的行為。天下與人的關系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呂氏春秋》),意在表明天下并不是一國君主的天下而是萬民共主的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盡亂,無有安身”[7]。和平安定的世界環境對于個人的生存、家庭的聚合、國家的安定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而要想達到天下太平的理想狀態,“必先公”(《貴公》)。《原臣》中同樣指出:“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8],國家的領導者應以最廣大人民的訴求為出發點、以百姓的疾苦憂樂為重,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本國的利益而輕視民心。《周易·系辭下》所講:“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9],天下終究是所有人共有的天下,在今天看來便是世界人民共有的天下,那么,達成世界人民共同的利益、守護世界人民共有的家園便是各國理應擔負的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指出:“世界各國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產生這樣那樣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國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擁有同一個家園,應該是一家人。”[10]中國自古以來便講求“天下一家”,作為一家人無論貧窮富有、無論種族差異、無論宗教信仰沖突都應彼此理解、彼此尊重、互相扶持,遇到困難挑戰理應攜手面對,我們始終相信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共同創造與守護世界家園。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傳承著“天下為公”的價值理念,承載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中國共產黨清楚的認識到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世界人民面臨著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政治矛盾與地區熱點問題存在、重大傳染疾病蔓延等問題,這些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牽動著世界人民的心。正因為天下是一家,所以這樣的事件無論發生哪,都令世人痛心,都需要世界各國攜手共渡難關,正如《孫子兵法》所言:“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11]。隨著多領域的交叉發展與互聯互通,世界人民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對未來生存與發展的價值訴求也越來越趨于一致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共產黨對世界未來發展與世界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表達的:“中國人歷來主張‘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過得好。”[12]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對國際秩序的構建和國際環境的凈化,實現人與人互助互愛、家與家和諧友善、國與國安定有序,構建一種沒有紛爭、沒有饑餓、美美與共的社會狀態,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崇尚和平、追求天下大同的價值選擇,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期許。踐行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需要世界人民共同的努力。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內蘊著“居安思危”的自奮性價值理念,是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價值力量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蘊含著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的價值力量,國泰民安、民康物阜、盛世太平等社會景象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追求和最真切的愿望。然而,中國的發展深受國內不穩定因素以及國際不安全因素的威脅與挑戰,國內民族勢力的惡意分化、國外地區熱點問題突出、恐怖主義的肆意殺戮等,引發了世界人民對生存安危的擔憂與思慮,維護社會安穩、促進世界和平成為世界人民的共識。

縱觀歷史,王朝更替的原因多樣,有如秦大一統的國家間爭斗、有如唐玄武門事變的親王篡位、有如安史之亂的武將割據、有如鴉片戰爭的外族入侵等等,這些原因歸結為一點便是君王缺乏對“內憂外患”的認識,沒有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沒有真正的做到“居安思危”,進而造成了歷史朝代的更迭。《周易·系辭下》中有這樣一段論述:“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13]意在表明,當國家處于安定統一的狀態時,作為一國之君絕不能處于養尊處優的狀態,無論何時都不能忘記潛在的危險,更不能忽視導致國家滅亡因素的存在,應時刻保持警覺、防患于未然,正如《左傳·襄公十一年》中所提及的“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何為憂患?《說文解字》中認為:憂,心動也;患,憂也。[14]憂和患是人們內心情緒的波動,如對已面臨的困境或即將面對的未知領域的擔憂、憂愁、憂郁等,是情感和心境的表達。自古便有文人豪客借助詩詞抒發憂患的情感,如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感嘆生活的不易;鄭板橋的“衙齋臥聽簫簫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關心百姓的疾苦;孟子的“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心系國家的安危等。憂患,不僅體現在對個人生存發展的憂患,更體現在對家事、國事、天下事的憂患。何以居安思危?《禮記·中庸》中指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15]即無論何時做何事都要有所計劃、有所準備、有明確的心理評估和應對問題的方案,要“知患”。只有清楚的認識到身處環境的復雜性、安逸生活中危險因素的隱藏性、未來國家治理中的不可預測性,才能真正做到“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憂患意識,無論是對于個人來說,還是對于國家來說都是難得可貴的價值財富,只有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態、力爭持久和平的政治自覺才會更好的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才能更好的維護好實現好人民的利益,才能更好的實現中華民族的經久不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到‘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使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16]正是憂患意識,使我們黨沒有安于維持現狀,而是更扎實的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建設中,將更長遠的目光投向于全人類的幸福和進步事業中。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正是在世界的大發展大變革的時代背景中,對世界人民生存與發展空間的擔憂與思慮,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17]。站在國內的角度,中國共產黨清醒的認識到在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勢頭不減、文藝更加繁榮的安穩環境中,隱藏著分裂勢力、腐敗風氣、實體經濟復蘇乏力、生態惡化等多方面情況嚴重的態勢,因而積極的在政策上、組織行為上對癥下藥以實現社會各領域更好更快的發展,以真正實現國泰民安、人民富裕、民族富強。站在國際的角度,中國共產黨清晰的把握到世界經濟發展的失衡、霸權政治的角逐、難民人數的激增、全球性氣候的惡化等已然是全世界人民共同面臨的挑戰,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呼吁世界人民共同擔負起構建美好家園的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18]憂患意識,不僅應該作為心理共識加以落實,中國共產黨人更應該自覺的增強自身的憂患意識和憂國憂民的政治能力,在努力提升政治素養的同時增強中華民族居安思危的政治魅力。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內蘊著“天人合一”的生命性價值理念,是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價值關懷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蘊蓄著中華民族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價值關懷,為實現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提供價值支撐。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寶貴的自然資源用之不絕、失之難續,人類對自然界瘋狂的索取與破壞最終必然傷及人類自身。生態問題,關乎人類福祉,更關乎人類的未來,任何國家都無法置身事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呼吁構建清潔美麗的世界,自然界需要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守護。

中華文明的哲學基礎主要體現為宇宙觀[19],傳統的宇宙觀將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相區別,就自然界與人的關系而言,中國傳統哲學從整體性的研究視域出發認為萬事萬物不是由上帝所創造而是陰陽所生、乾坤所成,人與自然處于和諧共生的狀態中。天與人的關系問題是人類社會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作為天地中唯有意識性、有思維能力和能動力的人,如何處理好天人關系決定著未來社會的發展樣態。首先,對待自然界要持有敬畏之心。董仲舒認為:“天地者,萬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廣大無極,其德炤明。”[20](《春秋繁露·觀德》)天地是萬物生長的根,是滋養萬物生生不息的沃土,天與地的結合衍生出人類社會,使人類在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張載更直稱天地為父母,“乾稱父,坤稱母,予慈藐焉,乃混然中處。”(《西銘》)在他看來,人存在于天地間就像孩子一樣,四肢皮膚都是父母即自然界所賦予的,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種都是兄弟手足,都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天行有道,“天之道,有序而時,有度而節,變而有常,反而有相奉。”[21](《春秋繁露·天容》)自然界的發展也是有時序和節度的,具有一定的發展規律性,一旦違背自然界的生長規律便會受到懲罰。世間萬物同處于一個不容分離的整體中,在這里,天地的造化使人類得以存活更可以使人滅亡,自然界至高無上的地位無可非議。其次,對待自然界要以誠相惜、以仁相待。“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22](《中庸》)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并存在同一個時空里,萬物的發展共同造就了天地的淵博,自然界與人是平等的而非沖突的關系,兩者并駕齊驅不相悖更不存在誰凌駕于誰的問題,天與人的融合是渾然天成的。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呢?張載認為:“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遺人。”[23](《乾稱篇下》)“所謂誠明者,性與天道不見乎大小之別也。”[24](《誠明》)只有清楚的認識人性與天道是沒有大小差別的、天道與人道是內在同一的,充分的言誠并發揮人的理性,才可以達到天人貫通的境地。程顥也認為“天人本無二”,但他將天與人賦予仁的意蘊,例如:“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宋元學案·明道學案上》),萬物的生生不息并非是純粹的、孤立的,而是與人類社會相通的,就猶如人的四肢是可以被人所感知的。在追求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和諧的基礎上,程顥倡導仁以規范人的行為,不僅拉近了天人之間的距離,更克服了唯我獨尊自大的心理,抒發一種親仁愛物廣博的情懷。最后,各盡其才、相輔相成。“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25](《中庸》)在良性的社會制度和人的理性約束下,只有充分的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本身,充分的調動和發揮人的能動性,才能使自然界和人的潛能充分實現。物盡其性,在愈發豐腴的社會中不禁感嘆自然界的廣博,進而加深對自然敬畏之情和珍惜自然之義。同時,使天人協調發展,“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26](《易傳》),在相輔相成中實現天人的真正合一。

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即便科學技術在革新中不斷實現自我的超越,但是人類不能完全孤立于自然界而存在,例如空氣、水、礦物資源等仍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更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但當污染肆虐、資源高度緊缺、生態環境惡化時,人類應該反思自然界被置于何種境地?天與人的關系又該何以明晰?“天人合一”的價值理念雖然不能對當今世界的生態問題給以明確的解答,但是其蘊含的對生的求索、對人與自然價值關系的探析仍值得借鑒。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冷靜的分析了環境惡化的根源所在,站在全人類求生的視角呼吁世界人民共同構建“清潔美麗的世界”,將天人合一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融入全球治理的體系建設中。中國傳統的生態觀強調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是不容割裂的,是和諧統一的整體,對待自然環境應致誠、求真、至善。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中指出:“我們應該堅持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27]自然界蘊含著豐富的資源,對于人類社會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財富。同時,自然界也很脆弱,它承受不住人類肆意無節制的索求,也承受不起人類將地球作為垃圾存儲場的行徑,自然界的自我治愈能力遠低于人類的破壞能力。生態惡化已經成為事實,而人類終將自食惡果。在自然界面前,人類一方面應心存感激,珍惜所擁有的自然界所賦予的財富,另一方面審視人類過激的行為,承擔起拯救自然界和拯救人類自己的責任,思索構建天與人真正和諧的路徑。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呼吁:“共同保護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園,共同醫治生態環境的累累傷痕,共同營造和諧宜居的人類家園,讓自然生態休養生息,讓人人都享有綠水青山。”[28]這是世界各國和人民應承擔的責任,也是共享未來生態美好的世界應盡的義務。在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中,生態問題與世界上每個人的利益相切,中國共產黨將秉承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與世界聯手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29],構建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和諧的世界終將造福全人類。

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內蘊著“革故鼎新”的創新性價值理念,是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價值張力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內蘊著中華民族精神獨樹一幟、與時俱進的價值張力,賦予“革故鼎新”的時代精神。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中國智慧,是基于中國實踐、觀照人類命運提出的獨特創見,具有鮮明的創新思維、創新理念、創新價值,在國際社會引起廣泛關注,越來越被國際社會所認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5000年的歷史中積淀,在歷代的文化爭鳴中迸發,所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樣態令人嘆服。“文化,既是國家精神的傳承,也是人類精神氣質的體現。”[30]中華文化蘊含著自我傳承與自我革新的內生力,是不斷推進歷史車輪前行的強大力量,中華文化的自覺發展造就了經久不衰的華夏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常”與“變”的價值理念,即包含著繼承維穩的因子也包含著變革求新的因子。所謂“常”,是指政治治理理念、社會秩序、人倫精神等方面的相對的獨立性、繼承性和穩定性,具有“不變”的特質。以儒家思想為例,孔子提出“殷因于夏禮”“周因于殷禮”而“百世可知”(《論語·為政》),在他看來禮制是歷朝共同遵守的秩序,正是因為對禮制的繼承而可知百世,朝代的更迭并沒有動搖封建制度的根基,朝代之間也存在著一以貫之的理念或制度;漢代董仲舒對孔子的思想加以繼承,在他看來:“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31](《舉賢良對策》),封建社會的治理之“道”來源于“天”,只要天意不變人們就要服從于社會秩序的要求,“三綱五常”的思想更是在漢初期維護了封建社會的政治統治和實現了政治經濟思想的一統;宋代朱熹對董仲舒的觀點進一步明確,“三綱五常,禮之大體,三代相繼,皆因之而不能變”(《論語集注》),意在堅守儒家的等級秩序觀念與倫理道德思想,同時又注入“格物致知”的理念將儒家思想推向新的高峰,這是中華文化應時代要求而實現的自我傳承與發展。所謂“變”,《易傳·系辭下》指出:“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32],事物只有不斷突破發展的局限、打破固化思維的壁壘,才能實現永續通達的發展。必要時甚至可以采取變革的手段以改變現狀,正如《易傳·雜卦》中所說:“革,去故也。鼎,取新也”[33],通過革故鼎新實現自我的超越。中國歷朝歷代的發展內含著政治秩序、經濟方針、文化理念、科學技術等多維度的變革,其中不乏改變國運、促進民生、創造盛世的重大舉措,例如:商鞅變法,破除舊制使秦傲視群雄一統六國;王安石變法,富國強兵取士改變北宋貧弱的國勢;張居正改革,全面且富有張力的制度落實鞏固明朝的基業;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等科學技術將中國推向世界前列。這無疑體現了革故鼎新的巨大勇氣和責任擔當,是中華文化應時代要求而實現的自我突破與創新。張岱年先生曾指出:“文化在發展的歷程中必然有變革,而且有飛躍的變革。但是文化不僅是屢屢變革的歷程,其發展亦有連續性和累積性。”[34]中華文化的發展,雖然與政治經濟的發展相適應但絕不是社會發展的附屬品,它具有自身的傳承性與發展性,是具有一脈相承、一以貫之、自我批判、自我創新的價值特性。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35]中華民族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并沒有固步自封、墨守成規,而是基于中華優秀傳統的文化積淀,緊扣時代的脈搏,創造性的提出解決時事的方案,鼓舞了一代代中國人奮起拼搏的精神士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在新時代,面對資本主義全球化造成的全球困境,以及穩增長保民生促和諧的國內訴求,中國共產黨創造性的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36]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宗旨,始終不渝的堅持和平發展之路,努力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體系。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勇當先鋒,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創造性的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并致力于將此打造成世界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37],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真正的落到了實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在政治溝通、經濟共贏、文化交流、社會交往、生態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例如:中國共產黨倡導國之交往要堅持正確的義利觀、樹立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秉持兼收并蓄的文明觀、構筑綠色平衡的生態觀,呼吁世界人民攜手前行,向著更加美好的文明形態邁進。這一中國方案,不同于資本主義制度下物欲的膨脹和對人性的壓制,而將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的根本利益設為堅定的價值追求,以實現人類文明的新形態為共同的價值理想。同時,克服了資本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單一的中心主義模式,而構建一種世界各國的協同發展、普惠發展、共同發展的現代化發展模式,讓世界全體人民共享發展的成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僅是對中國長期穩定的治國理念的傳承,更是對國際秩序建設理念的突破性發展,不僅促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話語的結合,更推動了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接軌,不僅實現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創新、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更彰顯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指出:“和平發展的大勢日益強勁,變革創新的步伐持續向前。各國之間的聯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人類戰勝困難的手段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豐富。”[38]踐行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相信世界人民以心交心、以誠換情、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局面指日可待,世界人民攜手共同向人類文明新形態邁進、共創人類未來美好家園的景象終將實現。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5.

[2][4][18][29]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2).

[3] 李艷.“中國夢”的文化場域與大學文化建設[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2):33-38.

[4] 陳子展,杜月村.詩經[M].成都:巴蜀書社,1996:278.

[5]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63.

[7] 張玉春.呂氏春秋譯注(上)[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327.

[8]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5:4.

[9][13][26][32][33]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M].濟南:齊魯書社,1979:570,574,148,562,659.

[10][27][28] 習近平.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N].人民日報,2017-12-02(2).

[11] 盛瑞裕,李崇興,汪超宏,李建國.十家注孫子兵法譯注[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632.

[12] 習近平.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17-01-01(1).

[14] 許慎.說文解字(下)[M].北京:九洲出版社,2006:864,866.

[15][22][25] 楊天宇.禮記譯注(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912,922,915.

[16] 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10-09(2).

[17]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0.

[19] 陳來.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觀[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1.

[20][21]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9:329,408.

[23][24] 王夫之.張子正蒙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283,80.

[30] 丁宏.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6):97-100.

[31] 王永祥.董仲舒自然觀[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4:47.

[34] 張岱年.張岱年全集(第一卷)[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53.

[35]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0-15(2).

[36]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2).

[37][38] 習近平.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7-05-15(1).

[責任編輯:龐 達]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藝術設計類大學生思政工作的路徑研究
青年時代(2016年31期)2017-01-20 23:50:29
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多維思考
學理論·下(2016年12期)2017-01-19 00:45:40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雙一流”大學建設的實踐探索
開展以“商文化”為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徑探討
學理論·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7:02:50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西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
亞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20:59:12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選擇
人間(2016年31期)2016-12-17 21:43:14
初中語文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48:12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亚洲成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777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高清色本在线www|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久久国产乱子|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日本高清成本人视频一区|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99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亚洲成网站| 亚洲嫩模喷白浆|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欧美日本激情|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国产男人天堂|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精品视频福利|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影院|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五月在线|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婷婷激情五月网|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成人播放| 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欧美日本不卡| 有专无码视频| 午夜影院a级片|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91在线|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