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關鍵詞】 物理教學;課堂導入;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3—0111—01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好每一節課更是這門藝術的展示,而每一節課的導入則是展示藝術的前奏。俗話說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上每一節內容的教學,其導入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準了,就為后面彈奏唱歌打下良好的基礎,好的教學導入往往會收到“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如果我們能掌握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導入技巧和方法,那么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如果學生有了興趣,學習時才能集中精力,積極思考,教師才能順利進行教學內容。下面就物理教學中的導入方法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設疑釋疑導入法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設疑如同懸念能引起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巧妙地設疑,設置懸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人們對自己認知過程中的疑惑、懸念都有急于弄清的欲望,而學生都有力求接近或探索一些事物真相的心理傾向,這恰恰是激發學生求知活動的重要動力。這樣的導入使學生的思維一開始便處于一種躍躍欲試的狀態。
二、物理實驗導入法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研究對象是豐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體運動的變化現象。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注意結合物理現象,設計一些有趣實驗,教師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動手實驗。使學生透過現象,揭示出物理學習研究的本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很好地導入新內容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慣性時,教師課前準備好演示實驗。在慣性概念導入時,把硬紙片彈出后,雞蛋落在杯中。這個實驗簡單易做,但結果出人意料,學生們眼前一亮,希望老師再做時,教師可因勢利導,迅速抽出桌上事先準備的窄臺布,而杯子卻未動。學生一下情緒高漲,學習興趣更濃,達到導入即會的效果。在講靜電現象時讓學生自己做舞動的小紙人,先用碎紙片做幾個小人模型放到桌面上,然后再用頭發摩擦過的塑料筆殼靠近小紙人,揮動筆殼,小紙人就不停地舞動。看起來一個簡單的實驗,但在研究問題上卻能喚起學生普通的好奇心,有的實驗就像魔術般讓學生產生驚奇,學生對該問題也就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接下來的教學便可水到渠成。
三、情景激趣導入法
在課堂教學中和諧的環境、詼諧幽默的氣氛,能讓學生擁有愉悅的心情來投入到學習中,一個好的導入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教師通過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肢體語言等,創設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具有創造性的情景導入,比教師直接講要來得更深刻。
例如,在講機械能量守恒定律時,教師把鐵架臺上用細繩懸掛的重球拉到自己鼻子附近釋放,當擺球再次返回時,學生一片驚叫,但老師紋絲不動卻安然無恙。這樣的導入不僅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而且使學生對機械能量守恒的內容記憶深刻。又如,在講平拋運動規律時,課堂引入實驗裝置有一個簡單的拋射運動和自由下落運動功能。教師演示物體做平拋運動,教師把小球朝黑板沒人方向彈出,這時如果有不專心聽講的同學,教師可以把小球放到自由下落位置,然后把彈射方向對準該學生,這時大家都繃緊心弦,該同學更是屏住呼吸,教師趁機啟動開關,學生們都大驚失色,結果小球卻自由下落了。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師順勢引入講解平拋運動的兩個分運動,這樣的引入通俗易懂,不僅調節了課堂氣氛而且令學生對概念終生難忘。
四、借用物理史話導入法
課堂導入還可以用物理學史、科學家傳記、趣聞以及與所授內容有關的傳說等。適當引用這些知識,不僅能使學生增長見識、增強理解,而且能陶冶情操,還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例如,在講萬有引力定律時引入小故事。據說一天牛頓在蘋果樹下休息,突然一個蘋果掉下來砸在他的頭上,牛頓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思考蘋果為什么往下落而不是向上飛呢?由于受到這個啟發,他最終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引入光的干涉概念時,首先介紹托馬斯·楊在歷史上第一次解決相干光源的問題,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又如,在講解電磁感應現象時,簡要介紹法拉第等人在探索電磁感應現象實驗時的經歷,他們通過無數次實驗,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但他們并沒有氣餒,最終有了舉世矚目的發明和發現。這樣的引入不僅增強學生的見識,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精神上的激勵,讓學生思想更積極,通過感染讓其效仿,從而培養優秀品質。
總之,課堂導入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恰如其分的導入就好似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橋梁,可以使物理課堂教學在短短幾分鐘開創出一個良好開端。良好的課堂導入要做到行之有效,目的明確,需要抓住學生心理和時機,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注意和興趣。課堂成功的導入,為以后的教學內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