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對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本文簡單闡述了核心素養與課堂教學效果兩者之間的關系,并詳細地探討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路徑,希望能夠有效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 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138-02
引言
隨著社會時代的不斷發展與變化,數學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與此同時,對數學人才的核心素養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課程的重要內容,對于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并幫助他們構建起完善的數學語言體系,全面促進其核心素養水平的提升,從而培養出符合當今社會發展實際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一、核心素養培育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之間的關系探討
所謂的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所具備的既能夠滿足于自身的終身發展需求,又能夠較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關鍵性能力,包括基本的家國情懷、個人修養、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等,是一種跨學科性的綜合素養。在學科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具有以下幾點優勢:
一是,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核心素養教育時,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逆向思維能力,而數學是一門邏輯性、理論性和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因而從這一點來看,核心素養培育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兩者的本質目的相同,都是為了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水平的提升。
二是,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教學模式下,枯燥單一化的課堂授課方式很容易讓小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的學習產生厭倦感,不利于數學能力水平的提升。而通過核心素養培育,能夠有效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有效促進其數學學習的個性化發展。
三是,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培養,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富有針對性,在提高小學生數學能力水平的同時還能促進其情感意識形態的發展,從而使小學生能夠更加快速、準確地了解教師所講內容,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言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路徑探討
(一)建立學習小組
鑒于不同學生個體的學習特征和認知能力水平不同,小學數學教師構建數學核心素養培育體系時應充分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其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并針對這些學習小組制定適宜的學習目標,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課堂教學互動活動當中且能夠通過這些活動有所獲得。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回答環節中,教師對于學生的答案要適時地表達出相應的肯定和鼓勵,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創造合適的問題情境
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育過程中,通過構建問題化的教學情境,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還能通過一個個精彩問題的設問充分激發小學生的探究心理,對于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和創新意識有著積極的意義。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問題情境時,應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出開放性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進行思考,以探索得出不同的答案,從而最大程度地激發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能力,培養他們形成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來創造相應的問題情境,既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也能有效鍛煉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借助于現代 化多媒體教學技術來提高課堂教學成效。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地位,緊緊圍繞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與個人發展需求來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另一方面,教師還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導入課堂教學內容,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并且激發他們的主動探究欲望,從而推動核心素養培育內容的順利實施,促進小學生數學綜合素養水平的全面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育對于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因此,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應積極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核心素養培育框架體系,不斷強化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教育改革中的應用,以切實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余虹.學科核心問題的設計與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
[2]李奎,馬麗君.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建構初探[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04)
[3]唐楠.淺談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質疑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2)
作者簡介:
陳卓(1988.11-),女,山東日照人,二級教師,大學學歷,主要研究小學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