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奎 羅成兵
【摘 要】小學階段是兒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觸社會,了解生活,學習知識的新階段,同時也是基本道德觀念、基本心理素質初步形成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兒童的身心發育速度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所以思想品德教育,會對兒童今后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作為班主任的我,常常教育孩子們在對待許多事情時,既要“重得失”,又要有一顆“平常心”。
【關鍵詞】小學 平常心 重與失
一、比賽場上
“加油,加油!”場外的孩子個個伸長脖子,搖旗吶喊,鼓足了勁為場上的隊員們助威;而場內參加籃球比賽的同學個個精神抖擻,奮勇拼搏。作為班主任的我,歷來對這些比賽的得失看得淡,認為重在參與。而且這班孩子和我共處了三年,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他們如此緊張,如此投入,因此,我也被這種氣氛感染,也顯得有些激動和緊張。
其實,早在學校宣布五月份要舉行籃球比賽的時候,孩子們便卯足了勁,暗下決心,說今年可不能像去年那樣,一定要雪恥。因為去年的籃球比賽,我們班的孩子已十分之差輸給了三班。賽前,大家還在相互鼓勵,發誓要爭奪第一。于是賽場上便出現了開頭描述的那緊張的一幕。
二、失敗之后
或許是求勝心切,盡管我們班的同學場上表現雖然積極,但有些急躁,影響了發揮,投籃命中率不高,錯失很多良機,又釀遺憾。比賽結束時,場內場外的同學都很失落言,默默無語,強忍淚水。我理解他們的那份失落,那份心痛,所以也沒多說什么,任他們宣泄情緒。
走進教室,我看到連平日最淘氣的男孩子都在流淚,我安慰他們:“沒關系,盡管我們輸了,但我們比去年進步很多。這就是體育比賽,有輸有贏,重要的是我們的參與,并在參與中提高、收獲。”雖然還有很多同學控制不住自己,仍然哭得傷心,但我從他們的眼睛中看到他們懂了我說的話。我自己也被這些率真、可愛的孩子們所感動,覺得自己在那一剎那間,接觸到他們最深刻的內心世界,面對的是一份最坦誠的純真。
三、賽后反思
這時,我們班的副班長汪林松突然站起來,含著淚水,大聲說:“不要哭啦!流淚沒有用,好好想想我們為什么會輸吧!”我的心中不禁對汪林松的言行感到由衷的贊賞:“不錯!好樣的!有幾分男子漢的魄力!有思想!”而孩子們似乎也被汪林松喚醒了似的,大家爭先恐后對這場比賽發表自己的看法,進行反思。大家一致的結論是:不要氣餒,下次再來,爭奪第一。我由衷地欣賞孩子們這種勇往直前、毫不灰心、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拼搏精神,但我也同時告訴學生,要有一顆平常心,要以平和、重在參與的心態來面對許多事。
四、引發思考
我認為,對待好學生也好,對待“問題學生”也好,教師都要有一顆平常心,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為他們的進步而驕傲,為他們的成長而自豪,對他們的過失,公平地去對待、化解和消除,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逐步糾正。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象真正的朋友一樣去細心地發現他們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哪怕是很小的一點,微如螢火,也要細心地呵護,并能引導他們逐步將之發揚。
五、工作感悟
是呀,讓學生能夠學習調節情緒,增強調控自我、承受困難和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形成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培養健全人格和良好個性品質這不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嗎?作為班主任的我們既要培養孩子們“重得失”,又要培養孩子們要有一顆“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