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瓢
【摘 要】高中語文課程在國家新大綱改革要求中,培養核心素養擺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核心素養是一種集合多學科的優秀鑒賞能力,是以德育人的重要價值體現。高中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來自于對學生思維認知、審美水平、創新力和表達力等多方面的教育和養成。本文從核心素養這一高中語文獨特的育人方式出發,對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方式和措施,結合課程具體內容進行探討,旨在為提高高中學生的人文素養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高中語文 核心素養 培育路徑
國家教育部關于深化課程改革的意見文件已經頒布近5年,各高級中學圍繞其中提出的立德樹人的核心素養教育,積極開展了有效的探索和實踐。開展核心素養教育符合當今國際教育改革發展的長遠需要,是新課標的核心指導,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能力和水平,還是應對教育轉型發展的重要措施。因此本文結合實際探討核心素養在高中語文教育的內涵和實現途徑。
一、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分析
語文是幫助學生掌握漢語言母語,理解中華文化精神的重要課程。高中生具有良好的語言學習基礎知識,高中階段是有效提高青少年綜合應用漢語的最好時機。在高中語文教育實踐中,核心素養的提出正是來自于立德樹人的第一教學目標。核心素養在不斷的總結和反思中,內涵更為豐富,以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來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增長知識,更增加個人品德和道德情感中的優秀品質。語文是一門和學生的未來人文思想發展聯系最為緊密的學科。高中語文的核心素養培養,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現實出發,以啟迪心靈為本,通過圍繞課程內容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從語文的每篇優美課文中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認識社會、歷史、國家的發展背景和未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在陶冶情操心靈時,讓個人的精神世界更為光明純凈和豐富多彩。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要堅持遵循國家新課程大綱的改革要求,圍繞思維認知的擴展、語言表達的運用和文化精神的傳承創新來進行。要注重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理解,帶領高中生在對不同優秀人文作品的學習中,正確理解和認知文化發展的方向,引導其學會對多種文化建立起包容之心和開闊的眼界,并結合時代發展為將來的其個人精神和生命的有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
一是要讓高中生有效掌握語言知識的構建和應用。高中學生在傳統的語文學習中主要是采用閱讀和寫作的形式。目前互聯網信息時代已經來臨,學生們獲取知識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因此高中語文要適應時代變化,從語言知識的滲透教育入手,注重培養學生對大篇幅文章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評價能力。閱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基礎,教師要采用更為吸引人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自覺養成閱讀的習慣,從而為合理運用語言知識積累大量的文字素材。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作品和客觀世界的認知、理解。面對不同的題材和文體,可以利用演講賽、辯論會、情景劇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以獲得實用的經驗。比如在學習《荊軻刺秦王》這篇課文時,可以組織以小組為單位研究刺殺的背景和方法后,運用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學生扮演荊軻和秦王等其中的角色,從而得到更為深刻的思考和理解的過程。
二是要讓高中生更好的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精髓。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過程。中華文化經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發展,沉淀下眾多優秀思想和文化成果。要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關系,認識到傳統文化在不同歷史階段產生的原因和背景,理解傳統文化在現代的發展方向,實現傳統人文觀和現代價值觀的有機統一;要引導學生既樹立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自信,用國際視野站在更高的層次上,促進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接軌;要通過教學中的知識點設置,讓學生關注文化的內涵,尊重文化差異,把文化的個性和共性能綜合平衡認識,實現自我文化認知的成長。比如在學習《別了,“不列顛尼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兩篇短新聞中,就可以進行文化背景的深度學習,讓學生體會不同國家文化條件下精神世界的差異和文化認知的不同。
三是要讓高中生樹立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分析能力。高中生正是思維觀念活躍的時期,也是樹立對事物正確思想認識的關鍵時期。語文教育要發揮語言作品的優勢,利用不同的作品對其中反復出現的問題建立起正確的思維分析能力。思維和分析的方式來源于看待事物的角度和高度。不同的思維方式會影響人的視野和眼界。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維的系統性、拓展性訓練非常重要。要采用統一的原則加強對學生的形象思維、個性思維、創新思維的整體性培養,讓思維的方向、方法和創新實現有機統一,學會在面對問題時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分析和解決。比如學習《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中,要通過引導學生理解蔡元培的辦學方針和巨大貢獻,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體會文章的思想文化意義。
四是要讓高中生在具有良好的審美能力基礎上勇于創新。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在各種作品豐富的、準確的描述中發現無處不在的美。在教學中老師要善于利用多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知語文的美、認識語言的美。在培養良好的審美能力、鑒賞水平的同時,要利用這種美凈化學生的精神和心靈。學習如何用自我的、獨特的、創新的視角去找出美、創造美。比如在學習《老人與海》時,可以人物的鑒賞和創造性為切入點,站在理性的角度去認知事物發生的背景和過程,讓學生能有針對性地做出雖然不一樣,但更具有思想性的判斷。
語文老師是開展高中語文核心教育的重要傳承人,要在教學中傳道受業解惑,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和榜樣作用,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不僅學習語言知識、認識游戲文化,更要善于發現美、學會表達美;要進一步結合學生特點對教學的方式和方法進行優化,努力培養在思維認識、審美認知、文化精神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高中學生隊伍。
參考文獻
[1]丁芬芬.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教學[J].新課程(下),2017,(09):27.
[2]湯金平.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教育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35):64-65.
[3]蘇曉宇.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研究[D].導師:毛萍鈺.長春師范大學,2017.
[4]鄭后秀.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演講辭教學研究[D].導師:李華平.四川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