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
【摘 要】在當前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學觀念越來越不適應新型課堂教學環境的發展,所以,打破單一化教學理念所帶來的局限性,推行多元化教學理念勢在必行。為了進一步強化這方面的內容,本文通過對多元化教學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情況展開分析,希望能夠起到一些積極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多元化理念;高校聲樂;教學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1-0145-02
多元化的內容是在單一化教學基礎上演變而來,其主要是在在某一教學環境中,令多重性的因素,以及多原形的環節內容發揮出較為積極的作用來。針對高校聲樂教學的內容,其內容主要是指在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環節中,借助相關的教學理念,來進一步鞏固教學效果,達到高質量的教學目的。在當前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多數教學環節中都存在著單一化的傾向,所以教師在改善教學理念的同時,也應該結合單一化問題的內在因素,從根本上作出合理的教學改善。
一、當前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單一化問題分析
在我國高校聲樂教育中,已經就實際情況,設定出了相對完善的教學體系,但是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高校聲樂教育的內容也會隨之產生變化。單一化教學模式與社會多元發展之間存在的特殊落差,也對高校聲樂教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首先,聲樂教學目標單一化。在課堂上,這方面的問題主要是指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教師只是對班級教學進行籠統的規劃,對于學生的個人需求、實際情況未能進行正確的掌握,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規劃,造成了不利影響。
其次,是教學方法的單一化。高校聲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授課的時候,所采取的主要是“理論+示范”的教學手段,這種模式過于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處在一個“從屬”的位置上,對其學習積極性、主體性的發展,起到了負面的影響,這也阻礙了學生聲樂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然后,是教學隊伍的單一化。通過對部分高校進行走訪和調查發現,在當前高校聲樂教學的課堂上,部分聲樂教師自身的知識系統、教學技能過于單一化,并且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觀念來進行教學,無法做到與時俱進,難免會令學生產生一些負面化的學習情緒,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大為不利。
最后,是教學評價方式單一。對于教學環節進行必要的總結與點評,是教學評價所發揮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量化制的內容是教學評價的首要選擇,但是這種方法也暴露出了一些單一性的問題,這樣不僅僅會局限教師自身的教學視野,同時對于學生個人學習意識也可能會造成一些傷害,影響實際的教學質量。
二、高校聲樂教學中多元化教學理念實施的關鍵點
(一)尊重學生的個體意識
在高校聲樂教學課堂上,為了對多元化教學理念進行貫徹,教師首先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意識,這樣整個教學內容才能更加具有實際作用。高校課堂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存在著更具差異性的學習體驗,這就要求教師在貫徹多元化教學理念的時候,不妨先對學生的聲樂表現進行認識,幫助其把握學習重點,從根本內容上入手,切實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當然,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教師不妨利用相關的問卷調查方法,了解學生對聲樂學習的看法,這樣也能夠幫助教師制定出有效的教學策略,鞏固課堂教學成果。
(二)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
盡管在高校課堂上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但是教師也不能忽略自身教學引導作用的方法,應該根據多元化教學理念的內容,對學生展開合適的教學引導,幫助學生從根本上改觀聲樂學習理念,建立更為開放、有效的學習理念。教師在對聲樂教學內容進行引導的時候,一方面要按照教學任務的布置,盡可能強化課堂教學節奏,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出現的各類困難,幫助其建立積極的聲樂學習意識;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通過教研小組的討論工作,就自身的理解,將課堂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為深入地了解聲樂藝術的應用性。
(三)增強教學的互動形式
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達到多元化的教學目的,教師勢必要在課堂上展開相關的教學互動,不僅僅要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講解,同時還應該鼓勵學生大膽陳述其學習觀點,就聲樂學習的內容,提出自己的某些建議來。在具體執行這方面的內容時,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分析學生問題,并就聲樂練習過程中的難點、重點,鼓勵大家展開討論活動,引導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陳述自身學習弊病;還有,在互動模式的選擇上,既可以是師生間的互動,同時也可以是生生間的互動,只要是能夠達到交流的學習目的,都值得大力提倡。
(四)落實相關的教學任務
當然,在對教學理念進行多元化的拓展時,教師同樣不能忽略教學任務的落實工作,只有堅定這個大方向,才能確保課堂取得正常的教學效率。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對教學任務進行量化的分析,做好相關教學環節的安排,另一方面,也可以試著引入一些新型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從傳統的局限化教學思路中走出,用更開闊的方式來觀察聲樂學習的內容,分析其中的關鍵點,并對其進行更為具象化的認識,這樣不僅僅能夠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可以幫助其堅定聲樂學習意識,從根本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三、高校聲樂教學中多元化教學理念的運用策略
(一)教學目標多元化
近些年,我國出現了大量優秀的聲樂人才,但是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不少聲樂工作者存在著“千人一聲”的問題,從根本上分析,可以了解到,這主要就是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缺乏多元化的設計。所以,針對教學目標內容,教師不妨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切實拓展其多元性:首先,應該樹立開放性的認識。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采取按部就班的教學方法,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未能達到相應的學習表現,那么教師則會表現出不滿,對于這種片面性的教學認識,教師應該抱有批判的態度,教師應該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結合學生不同的聲樂表現,給予更大的自主空間,摒棄傳統的制式標準,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其次,教師則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對學生展開合理有效的引導,掌握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多元化的教學角度進行切入,運用合理的教學模式,來對學生的差異性內容作出合理引導,這樣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的基礎上,可以對其展開個性化的培養,發掘學生的閃光點,這對其未來的藝術發展大有裨益。
(二)教學方法多元化
在教學方法上,主要的問題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如何教”,另一個則是“如何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這兩項內容始終占據著關鍵的作用,但是在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導致高校聲樂教學的內容仍舊采取“講述+示范”的教學方法,教師講解相關的知識點,然后進行示范,最后讓學生進行練習。這種方法盡管能夠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卻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產生了忽視,導致學生自身學習想法、感悟難以進行準確的交流。所以在對教學方法進行多元化拓展的時候,教師可以將一些先進的教學內容應用其中。比如對話式的教學方法,讓師生在課堂上建立平等的對話地位,顛覆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介紹完一首聲樂作品后,引導學生進行表達,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感悟,而不是將某種教學內容強加給學生,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針對學生的聲樂學習表現,教師也應該對其進行更為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像分組學習方法的引入,可以針對當前高校聲樂教師師資、場地和設施情況,讓學生按照實際學習能力、個體差異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這樣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也可以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
(三)師資建設多元化
在師資力量的建設上,應該結合聲樂教學課程的本質性,引入一些全新的教學理念。一方面,對于在職教師,應該幫助其建立“終身性”的學習理念,持續關注行業的發展,不斷豐富自己、提升自己;其次,則應該加強雙師型的內容建設,在高校聲樂教學的課堂上,不僅僅要求教師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還應該具備熟練的實踐技能,把握聲樂教育的本質性規律,主動投身聲樂教學的實踐活動之中;最后,則是要對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進行提升。聲樂內容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門學科,其與文學內容、歷史內容、哲學內容和美學內容等,都產生著極為緊密的聯系,教師應該對這些學科展開有效的涉獵,這樣才能對聲樂教學內容進行更為深入的理解。
(四)教學評價多元化
教學評價是反饋教學效果最為直接的一項內容,其在課堂上具有針對和引領的作用。為了建立多元化的評級體系,首先,應該在評價的標準上,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身個性,挖掘自己在聲樂訓練過程中的閃光點。針對那些個性比較突出的學生,教師應該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肯定;其次,在評價的主題上,教師可能會出現不全面的評價問題,為了避免學生對實際評價流露出不滿意的情況,教師應該引入一些更為系統的評價方法,像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以及專業人士的點評等等,爭取為學生創造出一個客觀化、公正化的聲樂學習環境。在實施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入檔案袋式評價,為每一位學生都建立一個檔案袋,按照時間順序,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讓評價內容可視化,這樣學生也可以不斷回顧自己的聲樂學習歷程。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聲樂教學的課堂上,對于多元化教學理念的內容,教師應該進行積極有效的滲透,結合實際的教學問題,從基礎內容入手,切實改善學生的聲樂學習態度,為高校教育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丹,李鐵民.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06):59.
[2]王宇龍.多元化教學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6,3(26):204-205.
[3]王夢瑩.多元化教學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藝術教育,2016(0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