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鐘鴻
摘 要:在中國的教育史上,參與式教學的教學模式產生得比較晚。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春風吹向祖國大地,參與式教學逐漸在實際教學中被采用。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與課程相關的各個方面都經歷了巨大的改革。根據新的課程改革,改變學生在課堂中所占的地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動手,在知識的學習面前,變被動為主動,加強動手能力,學會團隊合作,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現狀;改革;物理教學
參與式教學是源于國際組織的一種教學方法,強調學習者積極參與、充分調動學習者積極性,倡導全體教師和學生一起構建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每一個階段的學生都得到參與和發展的機會。
在我國引進了參與式教學法后,在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參與式教學的應用程度上還存在嚴重不足,因為每門學科有各自的獨特性,學者研究出的方式是否普遍適用還有待商榷。同時,在對參與式進行后的教學效果分析還存在不足,所以這就導致研究多存在于理論方面。
在國外,許多教育家和心理學家都對如何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習方法做了一定研究。例如文獻[1]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贊科夫的“新教學體系”以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等。特別是在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中把學習分為參與式學習和替代性學習。顧名思義,參與式學習就是在進行實際活動后而進行的學習,這就是典型的在做中學。國外的這一系列學習模式都是經驗的不斷總結,是對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1 高中物理教學現狀分析
作者通過對自己母校的高中物理教師走訪以及和當前高中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總結出了值得人們思考的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物理與生活具有密切聯系,但是想要學好這門學科卻有較大難度。學生們對物理現象不乏興趣,有學好物理知識的自身覺悟,而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卻無能為力。久而久之,物理知識的學習就被一部分同學放棄了。
第二,學生在學習方式上沒有選擇權,并且教師往往采取的教學方式是“填鴨式”教學,而這種方式恰又使學生學習效果特別差。這種教學方式的選擇其實也不在教師本身的意愿,而是迫于以升學為目標的教育目的的教學傳統的壓力。
第三,如今的學生是新一代的學生,在網絡如此發達的社會里,同學們也無時無刻不受新鮮事物的影響,他們是最期待教學模式得到改變的一個群體。從和學生的談話得知,學生希望成為的是課堂的主人,因此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充滿了抱怨,還會把成績不好怪罪到教學模式甚至老師身上。
第四,老師對課程改革認識也是非常深刻的,但是并不是誰都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以在課程改革和升學壓力面前,課程改革似乎顯得蒼白無力。因此,充滿新意的上課方式大多不過是公開課上的曇花一現。
2 高中物理常用教學方法簡述
根據文獻[2]和[3],目前高中物理教學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2.1 講授法
在高中階段甚至整個學生生涯,我們見的最多、接受的最多的就是講授法。所謂講授法,就是教師通過語言以及適當的演示,創造合理的物理情景,闡述物理現象,講述相應的物理規律等,把物理知識按照一定的邏輯傳授給學生。它是物理教學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2.2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進行物理知識學習的基礎,大部分物理原理都來自于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在應用知識于實驗操作時,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得到結論,從而學到知識。
2.3 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思想的交流,讓他們就之間的觀點進行辯論與交鋒,從而讓學生從中也學會如何與人進行有益的交流,以及如何求同存異。
2.4 談話法
談話法是指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交談時,在交談的過程中融入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需要學習的知識,通過潛移默化,在不知不覺間中就達到教學的目的。
3 參與式教學在現代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情況與發展期望
自從諸多教育家認可參與式教學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對其重視和認可。但是,經過對幾所中學的走訪來看,實施效果不容樂觀,發現在諸多問題中,參與式教學的運用停留于表面是最突出的一點。
在前文已經提到,教師對參與式教學是持肯定態度的。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多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實施參與式教學的熱情并不高。從教師自身的成長經歷來看,經歷的就是“填鴨式”的教學,所以當他自己站上教師崗位的時候,也就習以為常的用傳統方式教學生。另一方面,迫于升學率的壓力,課程教學任務緊,老師往往還會因為怕學生過多參與影響教學的進度,完不成教學任務,因此,大多數的教師更愿意按部就班地進行傳統教學。
另外,參與式教學還深受教學條件的限制。我國現在絕大部分中小學采用的都是“秧田式”座位,這與參與式教學理想的“品字形”,“馬蹄形”,“蜂窩式”座位形式相差太遠,在中學中采用這樣的位置也是有諸多原因在里邊,最直接原因還是我國人口多,教育還不夠發達。雖然有一部分學校采用了“品字形”的座位模式,但是事實卻并不如樂觀,除了座位形式發生了改變,其他方面并沒有質的改變。教師仍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除了偶爾能在教師的要求下象征性的討論一會兒,完全沒有參與式教學的精華和用到參與式教學的理念。所以,參與式教學在中學教學模式中更多的是停留在了表面。
在現代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不應局限于書本知識和針對于應試教育進行教學,而應加強其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注重對人一生的影響。教師應主動關注學生的人格成長與心理需求,慎重選擇對學生終身學習具有深遠意義的知識和技能。
在課程結構上,對形式單一、內容陳舊的現狀應該進行改變。在新的課堂教學中,要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把學生當作教學的主體。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會學生如何學習。
4 小結
針對現階段中學常用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研討,分析了現階段國內外對參與式教學法的研究狀況以及應用情況。不難發現,參與式教學法和現階段常用教學方法并不矛盾。反之,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它們之間相互配合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 當代教育心理學[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 197-207.
[2]廖伯琴. 物理教育學[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34-163.
[3]閻金鐸、郭魚英. 中學物理教學概論[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