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艷
摘要:在數字化發展迅速、普及的今天,人們對于各方面的期望值增加,享受數字化帶給我們的一切便捷與舒適,對于視聽方面亦如此,追求感官、聽覺上的盛宴。調頻廣播方便、簡潔、經濟,備受人們的喜愛。文章對調頻廣播發射機技術進行了分析,旨在讓人們更多了解此技術以及促進該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調頻廣播;發射機技術;現狀
近年來,國際電聯劃分的43余種無線電業務,已在我國通信、廣電、鐵路、交通、航空、航天、氣象、漁業、科研等行業和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無線發展如此迅速,并不是一蹴而就,其發展進程是有序而又逐步推進的,不僅當下發展勢頭良好,未來也不可預測。但是事物的發展是多方面的,在看到其良好方面的同時也要善于把握方向,以期其在未來也有好的發展。
一、無線電發展歷程
1837年,摩斯發明了電報,創造了摩斯密碼(Morse code),開始了通信的新紀元。
1865年,英國的麥克斯韋總結了前人的科學成果,提出電磁波學說。
1876年,貝爾發明了電話,能夠直接將語言信號變為電能沿導線傳送。
1887年,德國科學家赫茲用一個振蕩偶子產生了電磁波,在歷史上第一次直接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
1897年、1901年、1909年、1906年、1912年也都取得了關鍵性的突破。1921年改進了接收機的工作方式,發明了外差式接受系統,這種形式仍是目前許多無線電接收機的主要工作方式。
二、調頻廣播發射機技術發展現狀
1.調頻廣播發射機技術特點
現在我國廣播電視中都采用的是結合國內外先進技術,考慮到我國用戶特殊需要的實際情況,以技術性、穩定性、可靠性和結構的合理性為原則,自行研制具有合法知識產權的調頻廣播發射機。它們的性能主要有信號穩定,真實度、靈活性強,抗干擾能力強等。對于距離的克服比較強,不會因為遠距離收聽而影響信號質量;對于復雜的地形來說,其技術也大大增強了,可以靈活調節電臺;對于雜亂信號的處理來說,可以去除,進而保證信號的質量。
2.調頻廣播發射機技術的數字化發展
我們調頻機房廣播發射機,已經完成了全數字廣播之前程序,只因考慮到接收端(收音機)大部分是接收模擬信號,而須在發射機中間信號處理部分,通過數模轉換的方式轉換成模擬信號接收機能夠接收的模擬信號,再通過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輸出到天線發射。機房信號是由微波機房數字信號通過光纖傳送來,調頻發射機采用數字調頻激勵器接收并處理數字信號的從技術上,主要通過DPS(數字信號處理器)對AES/EBu(數字輸出),使用DPS產生的立體聲復合信號對立體聲編碼,其能夠保證左右聲道信號質量的,能夠保證立體聲信號的分離度指標提升的效果。當然,在對復合信號調制的時候,也采用了數字頻率器DDS的技術,使其信號保證調制線型良好。
三、調頻廣播發射機技術的未來發展
主要從三方面來說。第一,調頻廣播發射機接收設備向著微型化發展;第二,調頻廣播發射機向著數字化發展;第三,調頻廣播發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下面來分條進行分析。
1.調頻廣播發射機接收設備微型化發展
這點主要有賴于不斷創新發展的科技化。因為科技化的發展,使得人們的探索創新欲望更加強烈,因此想要在研發上作出新點子,不僅在研發上,還有接收質量上等。同時保證面子、里子都好。另外,廣播服務由單向式轉向交互式,在廣播網絡與通信網絡相結合的條件下,促進了這個趨勢的實現并且能夠滿足不同聽眾的個性化需求。
2.調頻廣播發射機向著數字化發展
我們的數字化發展愿望強烈,但是當下的勢頭稍弱,還不足以支撐起我們的“野心”。所以我們應積極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同時發揚創新精神,增加研發投入,逐步形成具有自主民族品牌的調頻廣播發射機技術。另外,加快傳統媒體的改造,加快新興媒體的發展。我國廣播影視由模擬向數字全面過渡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形成技術先進、功能多樣的廣播影視數字化新體系。
3.調頻廣播發射形式多樣化發展
科技化和現代化的雙重發展,使我國的廣播事業也得到了提升,很多現代化的高科技技術已經應用到了廣播電視行業,為廣播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人們收聽廣播的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現在人們可以通過衛星接收設備、互聯網、智能手機和數字電視廣播中的聲音廣播和數據廣播等多種手段隨時隨地收聽廣播,在未來的廣播事業發展中,廣播的服務形式將會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特點。
四、結論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進步,數字化發展勢不可擋,依托數字化的調頻廣播發射機技術必將成為佼佼者。我們應該在此方面付出更多的成本和精力,促進廣播電視中調頻發射機技術的開發,以節省頻譜和功率,促進我國電視廣播行業的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