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江
摘 要: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如何有效發展學生的道德品質與法治精神,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關心的問題。當前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總體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是在具體教學中還存在,諸如課程實踐操作性不強、教學停留在表面化等諸多問題。就試圖在總結當前道德與法治教學現狀的基礎上進行具體教學策略的探究,希望以此促進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研究開展。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教學現狀;教學策略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培養中小學生道德精神與法治意識的一項重要的德育課程。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力求實現教學的生活化、多元性、互動性,使學生能夠將課程知識引入自身的生活實踐中加以運用,真正培養道德精神與法治意識。以下就根據對當前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現狀分析,為大家總結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幾點策略。
一、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現狀
從2016年道德與法治課程更名起,有效促進了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發展,學校和社會層面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育更加重視,教師層面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更加有針對性,學生層面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更加主動,可以說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總體發展狀況是好的。
但是,由于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創時間較短,教師對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經驗不足,也導致了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一些學校中將道德與法治課程完全利用理論知識教學的形式呈現,使得課程的實踐操作性沒有得到體現,讓學生難以在實踐中運用課程知識發展自身的道德品質與法治意識。其次,道德與法治課程普遍存在教學知識趨于表面化的現象。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自身能力以及教學條件的限制,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解讀較為淺顯,很難涉及更深層次,導致了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趨于表面化。最后,當前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問題。對于這種問題的產生,主要是教師教學方法的過時,導致了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喪失了學習興趣,我們需要利用改良教學方法的策略加以應對。
二、利用素材教學豐富道德與法治教學
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知識趨于表面化以及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問題,我們可以積極利用素材教學豐富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所謂素材教學之中的素材,也可以稱之為“案例”,我們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相關單元,都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案例進行教學。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認識更加深刻,又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與生活相關的案例獲取學習興趣。
例如,我們在八年級《誠實守信》一課的教學中,就為學生加入了當代社會中五名“誠信楷模”的案例故事,這些“誠信楷模”有的通過10年打工為亡夫還清了20萬元欠款;有的在本職工作中堅持以誠信指導工作,干出了突出的業績等,展現出了新時代我國人民的誠信精神。在對這些“誠信楷模”的事跡進行學習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共同討論在當代社會中一名初中學生應該做到怎樣的誠信。學生有的說認真學習即是遵守誠信,有的說考試不作弊即是遵守誠信,有的說對待老師同學真誠、誠實即是遵守誠信,體現出了學生自己對誠信的理解。這次素材教學,使學生認識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應恪守誠信,讓學生將書本中的誠信概念結合到具體的人和事中進行反思,使學生對于誠信的理解得到了加強,自覺產生了遵守誠信的意識。
三、利用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道德精神與法治意識
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實踐操作性欠缺的問題,我們可以利用組織實踐活動的方式加以應對,使學生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發展道德精神與法治意識。實踐活動可以是課堂的實踐活動,但是更有效的方法是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意在讓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之中將道德與法治的知識用于社會實踐之中,從實踐中獲取真知。
例如,我們根據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中的憲法相關內容,為學生制定了在憲法宣傳日深入社區進行憲法宣傳的社會實踐活動。活動開始之初,我帶領全體學生進行制作活動宣傳頁,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為普通民眾帶去憲法宣傳。之后我們組織學生分組深入各個社區居委會,讓他們在居委會的幫助下進入社區,對社區居民進行憲法宣傳頁的發放與憲法知識的講解。我們的學生悉心為社區居民講解憲法的重要意義,幫助居民解答有關憲法的問題,使他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得到了自身的鍛煉。活動之后,我們的學生紛紛表示這次活動很有意義,因自己能作為一名憲法宣傳員,所以備感光榮。這次活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憲法精神”,使學生在加強自身憲法學習的基礎上,將憲法意識傳遞給了他人,讓憲法作為國家根本法的概念在學生和社區民眾的印象中得以有效加深。
總而言之,道德與法治課程,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相關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更需要讓學生將這些知識投入到實際生活實踐中進行運用。學生在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怎樣學習是一項首要的問題。我們應立足道德與法治自身學科特點,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中去學習,讓學生在實用化的活動中去鍛煉,真正讓學生將道德與法治的課程知識,內化為自身的道德實踐能力與法治意識,從而實現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會琴.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生活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漫談[J].贏未來,2017(21):363.
[2]沈慧靜.創新“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提升初中生的法治素養[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2(10):6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