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信煌
摘 要:相比較于其他科目,思想品德課程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會更加緊密一些。因為該課程旨在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三觀。作為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關鍵內容,生命教育對初中生的成長至關重大。主要就生命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滲透進行分析,以期能給各位讀者帶來一些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初中教學;思想品德;生命教育
一、不斷提升自身對生命教育的認識
作為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主要負責人,思想品德教師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影響巨大。所以,廣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對生命教育的認識,提升自己的生命教育素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生命教育的質量。為此,各位教師不妨從如下兩方面去考慮:
其一,提升生命意識。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就必須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不能簡單地將學生視為承接知識的容器,一味地利用“滿堂灌”的方式授課。要知道,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教師應做到以生為本,有區別地對待和教育每一個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應采用更為人性化的方式去開展教學,要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并且還要善于發現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或生理問題,然后及時地幫助他們解決??傊?,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想搞好生命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生命素養,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要愛護自己所教的每一名學生,充分地尊重、理解他們。
其二,提升對生命教育的認識。為了能有效地在日常的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并保證生命教育的質量,任課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一般來講,生命教育主要包含四部分內容,即引導學生關注個體生命、引導學生珍愛其他生命、幫助學生提高個體生存能力、幫助學生提升生命價值。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基于生命教育的這四部分內容去設計自己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借此來提升自身教學的有效性。
二、充分挖掘教材里的生命教育資源
學生生命意識以及生命價值的形成是一個相當漫長的內化過程,所以,教師從外面強加給學生的影響幾乎很難促使其對“生命”產生新的認知。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必須要對學生的上課體驗有所了解,并基于此,充分發揮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性作用,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資源,力求將思想品德打造成一門學生想學并且樂學的課程。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應將引導學生感悟生活的美好、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的價值作為自己的教學重點。
舉個例子,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的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珍愛生命》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主題為“我們的生命”的教學活動。該活動的具體實現方式是這樣的: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看相冊、回憶或者訪問家長等方式,了解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的經歷;其次,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為大家分享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小故事;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去探討生命的意義,即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通過上述活動,學生能體會到成長的不容易,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其實還承載著很多親人和朋友的期盼,與此同時,他們還能從該活動中感受到生命的有限,從而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三、積極營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圍
人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想提高自身課程的實效,就應當重視教學環境的營造。在筆者看來,教師要想在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應當基于師生交流去滲透,絕對不能像以往一樣,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換句話說,教師切莫以教師的身份去“獨裁”整堂課,而是應該將自己的人格放在和學生對等的位置上,這樣一來,學生才能輕松、自由地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從而有效促進生命教育在思想品德課上的滲透。
作為人生的重要體驗之一,生命情感是構成個體生命的基礎。因此,教師在致力于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同時,還應積極引用一些典型的例子去激發學生的生命情感,從而使其能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生命教育之中。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現海嘯、地震等特大災難過后各種生命的奇跡。再如,教師可以利用講解生命來源之機,引導學生去感受生命的來之不易??傊處熞腴_展好生命教育,就必須將教學內容與學生身邊的時事聯系在一起,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多研究初中生的心理,要了解他們的興趣點和獵奇點,然后以這兩者為切入點,結合教學大綱去設計自己的教學內容。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被有效激發,從而使生命教育的效果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有效的生命教育,首先應做的,就是不斷提升自身對生命教育的認識,切實掌握生命教育的真正內涵,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其次,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資源,并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作用,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最后,教師要重視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對此,教師可以從“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激發學生的生命情感”這兩方面去考慮。
參考文獻:
[1]張德勇.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進行生命教育的實踐性思考[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
[2]石仲榮.淺議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生命教育[J].學周刊,201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