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小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小學數學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地進步。現代小學數學教學提倡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強調學生的實踐和探索能力的培養,通過小學數學的教學加強學生在生活當中應用知識的能力,使教育的意義得到真正的落實。分析了現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過程的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期更好地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多數小學生只能被動地吸收數學知識,解答數學習題,而無法將知識很好地應用在生活中,使得數學教育的價值得不到真正的發揮。而反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育,其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偏向于生活應用,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逐漸地拓展小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夠將知識應用于生活。
一、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不尊重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
雖然小學生年紀尚幼,但是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生活習慣、生活經驗等等,要實現生活化教學,教師就必須對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予以了解和尊重,而不是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簡單的連接,應該考慮到當代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中,為了讓學生理解小數這一概念,例題提出:1千克黃豆可以做成4千克豆腐,每袋黃豆50千克,某豆腐店中有4袋黃豆,可制作多少袋豆腐?
該例題看似是從實際生活入手,事實上當前城市的小學生幾乎沒有見過專門的豆腐店,也不理解黃豆制作豆腐的原理,學生不僅不會產生學習興趣,反而會感到難以理解,造成一種“偽生活化”的教學困境。
2.生活化情境僵硬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前總是將本堂課的所有流程進行詳細的規劃,嚴格按照教案來推進課堂教學。這也導致一部分教師在創設生活化情境時過于僵化,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接受能力。例如,某教師以“出去郊游”這一情境作為導入,吸引學生的興趣之后,再通過PPT播放郊游大巴車的圖片,引導學生計算大巴車的數量。該情境本身并無不妥,但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其往往難以從“去郊游”的興奮情緒中平靜下來,很多學生都會不斷地追問老師何時去郊游,而老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往往刻意地忽略學生的問題,反而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3.生活化教學模式單一
一般來說科學的課堂教育需要結合理論與實際,此點在生活化的小學教育當中尤為突出。而在大部分的小學數學教育當中,教師在執行生活化教育時,常會出現實施中的單一現象。即只會通過創設同類型情境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例如超市購物、菜場買菜等,情境的重復會使學生失去興趣。對于單一的教學會使得學生失去興趣的現象,部分教師會逐漸采用強硬的教學手段,致使學生出現逆反的形態,使生活化教學的價值再次被降低。
二、小學數學教育生活化實施策略
1.尊重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
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使教學內容多出了“可能性”,促進學生的思維發散,如此證實了通過情景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建立學生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同時提高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知識的能力。由于教材本身具有普適性,教材以及教研材料中的生活化情境和例題不一定適合本班學生,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對現有的教材和例題進行合理的改造。例如人教版五年級某一例題中提到了“收割機”“作業寬度”等詞語,對于城市小學生而言,這些概念都相當陌生,教師可以將收割機改為學生熟悉的灑水車,將收割機的作業改為灑水車的灑水,從而創設真正貼近小學生實際生活的課堂教學情境。
2.創設靈活的生活情境
在進行情境設立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頻率,因為過多的情境設立,可能會導致學生對課堂模式產生錯誤的認知,形成“游戲”的心態,而情境的重復也會降低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打破僵化的生活化教學情境,教師除了要具有更強的課堂把握能力之外,還要能夠對生活化教學情境進行合理的剪裁,使之更加貼近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對于低年級學生,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應該盡可能地簡單,而對于高年級學生,則可以設計更為復雜、有趣的生活化情境。
例如,為了讓一年級學生認識“位置”和“順序”這兩個概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第一排數到最后一排,依次念出每一排同學的名字,使學生對這兩個概念產生直觀的認識。而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就可以加入一些更為復雜的情境,例如在“兩位數乘以兩位數”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小任務:本班48名學生要去郊游,有游樂園和森林公園兩種選擇,要求學生課前調查這兩個地方的門票價格,再算出本班的總門票價格。該情境中既包含了兩位數乘以兩位數這一教學目標,又給了學生課前調查的空間,具有一定的項目驅動性,有利于發揮生活化教學的優勢。
3.從生活中挖掘教學靈感
教師應該深入生活,對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進行深入的加工,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生活。作為教師,首先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鉆研,從而將最有利于教學的生活化素材篩選出來,為課堂教學中生活情境的創設提供源源不竭的靈感。例如,某教師在講授折線統計圖這一教學內容時,常用的氣溫統計圖并未引起學生的興趣,此時該教師立即變換情境,提出自己前段時間發燒了,學生立即對教師表示關心,此時教師再拿出自己幾天中所測得的體溫數據,請學生幫忙對這些數據進行梳理,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數學在當今社會中運用廣泛,對于小學生數學教育而言,同樣不應當僅僅培養其課堂數學能力,更應當培養其對數學實際運用能力,因此小學的教學內容應當朝著生活化改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需要教師深入理解生活化教學這一理念,深入鉆研教材、關注生活,真正發揮生活化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王景升.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7.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