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瑋
摘 要:體育教學是樹立新時代青少年積極健康的運動思想、提高身體素質的重要課程。本文在深刻總結過去體育教學的問題的基礎上,綜合闡述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以及應用措施,旨在改變目前體育教學現狀,加強對體育心理學的重視,促進體育教學事業發展。
關鍵詞:體育心理學;體育教學;教學應用
分類號:G804.8
一、體育心理學
體育心理學主要研究內容有對運動的看法、運動的目的、運動過程中的心理感受以及運動過后的心理變化和身體變化。而如何抓住這些心理變化,并通過大量研究掌握其特點和規律后應用于調節運動心理。體育心理學屬于心理學的一部分,經過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探索應用發現,結合體育心理學的體育教學教學效果更好,學生的運動熱情更高漲。
二 、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作用
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學與練”成為當前流行的教學法。學生在“學”和“練”的過程所接觸的任何事物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著其心理感受,例如在學的過程中,老師的教授方式、態度以及動作的規范程度等,對學生能否認真接受運動知識和學生對運動的認知心理等都會產生特別的影響。其次,在學生練的過程中所接觸到的場地、設施等環境的品質也是影響學生運動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了解自身因素或環境因素等各方面因素對學生心理的可能影響,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這些都需要應用到體育心理學的知識。
三、體育心理學應用于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心理學沒有融入體育教學之中
體育心理學和體育教學無法融合發展,最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受當前教育體制和教學環境的影響,中學體育教育更多看中體育訓練效果。而中學生深層次的心理變化卻很難察覺。其二,部分體育老師對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理念和知識了解不熟練,不得不生搬硬套。體育教師受自身能力和教育體制的限制,放棄了較為科學的教學過程,進而采取以結果為衡量標準的教學方式,忽視對體育心理學相關理論的介紹和課堂應用。
(二)難易實現因材施教
教學最重要的一點是因材施教,體育教學更應如此。由于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運動心理均有所不相同,男生和女生的差別最為典型。因此,老師應學習應用體育心理學的知識,充分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狀況,因材施教,才能讓學生樹立更積極健康的運動精神和掌握正確的運動方式和技能。縱觀目前各大院校開展的體育教學,在因材施教上還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
(三)不重視理念的傳遞
體育教學中除了教授學生運動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運動精神和健康的運動心理。而現階段許多院校都存在多媒體演示的教學方法,缺少室外教學的實際演練,學生們被束縛在教室中也無法放松身心,嚴重影響學生接受體育精神和體育知識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戶外運動的熱忱。盡管該方法可快速向學生傳達體育知識,但是在課程安排上卻與心理學理念背道而馳,在教育心理學中非常重視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互動性,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卻忽視了這一點,使得學習過程無法起到原本具有的減壓、放松心情的作用。
四、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建議
(一)體育心理學與體育教學的融合
體育心理學不能紙上談兵,而是應該與實際體育教育實踐相結合,因為心理學是理論,更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通過表象思維法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了解各類體育技能,全面挖掘學生身體中蘊藏的各項潛能。其實這正是體育心理學在教學中的運用,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帶領學生充分了解運動知識,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保證教學過程的循序漸進,為學生提供穩定的訓練頻率,讓學生的身心都能夠有一個穩定、健康的外界認知。因此通過體育心理學引入教育實踐不僅有利于傳播體育知識,更有利于學生身心全面的發展。
(二)完善教學條件和設施,因材施教
在進行體育知識教學時應當注意到個體差異性的存在,不同的個體對于同一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存在較大差異,所以教師應該因材施教。首先應當實事求是地看待每一個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不應一概而論。根據學生自身的差異來協調教學內容或者調整教學進度,確保教學能夠切實被學生吸收、接納。其次,老師應該明確男生與女生的差異,關注這兩個群體的身心兩個層面的差異,根據這些差異來科學地展開教學課程。例如女生的課程強度應當較小一些,少一些強度訓練,多一些柔韌性地鍛煉;而男生地強度則應適度增加,難度也可以相應地有所提高。
(三)借助多種方式傳遞體育教學理念
體育心理學地推廣和應用也需要多樣的教學形式,通過不同教學形式地引入來豐富教學環境,為學生們創造較為新穎的學習情境,將心理學的理念在教學中實踐。當前包括多媒體、項目教學等多種形式在內的教學方法都被廣泛運用,通過多樣教學形式的運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結論
綜上所述,為了確保體育心理學能夠起到原本的教育作用,不僅需要將其在教學中進行實踐,也要結合學生興趣進行推廣,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所以,每個高校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其成長要求,將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育中進行推廣,全面提高體育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楊寧萍. 體育心理學發展路徑探析[J]. 甘肅高師學報,2016,21(06):91-94.
[2]趙新平,宋清華. 關于體育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田徑,2017(0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