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明杰
【摘要】:隨著現代素質教育的開展,也對技工學校德育課的教學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提高技工學校德育課的德育功能,就需要做好德育教育路徑的建立和教育內容優化工作。技工學校德育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但同時也需要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政治覺悟,使技工學校學生能夠對社會有基本認識,幫助技工學校學生適應社會,并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本文中探究了目前技工學校德育課的內容,對教育模式和路徑的優化提出了一定的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技工學校德育課 一體化教學 教學路徑 思想政治
一、技工學校德育課應用一體化教學的可行性
一體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中,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在一起進行實踐教學。但這并不屬于一種十分新型的教學模式。但在目前來說,這種教學模式應用還尚不普遍,這是由于在以往的技工學校中缺乏相應的教學資源,雖然在專業技術課程的教學理論中已經長期應用,并獲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對于實踐教學中還缺乏一定的有效性。隨著近年來科技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技工學校也逐漸具備了進行一體化教學的資源。
首先來說,德育課教學已經能夠對現代的教學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并且還能夠將理論和實踐進行一體化的整理后開展教學。無論是多媒體課件還是網絡資源等現代化手段,都在現代的教學中獲得了普遍的應用。同時,在近年來的相關研究中,課程改革的成功經驗,也能夠為德育課一體化教學提供相應的參考和幫助。多數技工學校的德育教師,也在長期的實踐和科研中,對職業教育的需求得到了相應的了解,所以不斷對自身進行強化,也能夠逐漸適應一體化教學的節奏,使一體化教學發揮其真正的有效性。
在近年來的德育課教學中,已經基本能夠將講授和活動物進行一體化實施。隨著體驗式和行動導向教學的推廣應用,各大技工學校的德育教師,在德育課的教學中,也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新,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主體性進行明確,并且在教學內容中進行豐富,提高學生的體驗性和實踐性,并體現出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優化。
同時,隨著近年來技工學校師資力量的不斷優化,大部分技工學校都能夠做到教師和實驗場地配合的一體化課堂,而德育課并不需要進行相應的實踐操作,所以對于教師的教學開展來說,也有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方式來對課程內容進行強化,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能夠獲得體驗感。
二、教學路徑的優化
(一)優化教師素質
通常情況下來說,想要使技工學校德育課教學質量能得到提高,就需要從教師的教學素養抓起。教師的教學素養主要包括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言行舉止,一方面來說,教師需要根據當下教學理念,對自身的專業知識進行不斷更新;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不斷學習中保持較高的道德覺悟,使學生能夠以自身為標桿進行德育學習。而做好自身教育素質的約束,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基礎,也是對素質教育進行推廣的基本條件。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不斷學習對自身的教學素養進行培養,學習國內外的先進教育理念,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知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以最為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行引導,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而教師也應當以高尚的師德作為學生的楷模,幫助學生修身立品,從而使德育課教育順利開展。
(二)優化教學模式
教師在開展技工學校的德育教育時,首先應當保證自身對課文的熟悉度,并且根據學習內容,分析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根據學生的狀況,為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而完成目標設置后,根據目標再進行教育環節的設置,規劃好課堂的管理時間。在進行教學模式選擇時,應當以學生的要求作為教育目標的支持,保證課程在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性和時效性,使課程具有較高的德育正能量。而在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完成制定后,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注重教學方針和課堂引導,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討論,但也應當做好引導工作,避免討論過程中學生偏離教學內容。而當課堂學習內容得到保障后,教師應當盡可能提高學生的課堂自由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發揮自主能動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獨立自主地對問題進行思考。而教師在進行課堂活動設計時,應當盡可能保證課堂討論和課堂總結的環節,使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進行討論和發言,教師則應當做好引導和輔助工作,圍繞教育目標開展教學活動,做好思維發散。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課堂掌握時,應當保證課堂氣氛適宜,不可過于活躍或過于死板,這也極大的考驗了教師對課堂環境氛圍的控制能力。
(三)優化教學內容
保證技工學校德育課的教學效果的基礎方案,就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接觸理論知識,并將理論知識應用于教學實踐中,這樣才能發揮理論知識的生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如何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就目前來說,我國大多數學生對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厭煩情緒,這主要原因就是理論與實踐相脫節,教師沒有將德育教育與實際生活相互聯系,無視學生的困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獲得準確的類比思考,從而影響了素質教育的開展。這種狀況就難以完成技工學校德育教育的目標,雖然在進行教材編寫時,在理論知識部分都引用了大量的事實材料,但教材編寫時效性極差,引用的內容往往較為老舊。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聯系當下時事,進行德育總結,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類比,了解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
三、總結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注重學生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根據時勢發展,適當的規劃相應的教學路徑,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避免采用傳統填鴨式教學,應當設身處地的做好角色轉換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以正確的立場和觀點對時事進行分析,達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朱新萍.關于技工院校德育課一體化課改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6(24):421.
【2】 王亞蘭.技工學校德育課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J].職業,2016(23):29.
【3】 駱曉紅,葉暉.技工院校德育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究——以《責任心》單元為例[J].職業,2015(16):49-51.
【4】 張自遵.技工院校德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03):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