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
【摘要】:教材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個依據,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當對教材進行充分地研讀,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從而有效地利用教材來開展教學。本文結合當前的高中政治人教版教材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分析了當前的教學現狀,探究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運用高中政治教材。
【關鍵詞】:高中政治 人教版 教材材料
一、高中政治教材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是教師在教學中在一個主要依據,人教版的高中政治教材,是國家的教育部門和優秀的專家學者共同編寫的,在廣大地區得到廣泛的應用,獲得教師和學生的一致認可,經過不斷完善,當前的高中政治教材內容比較豐富的,應用圖片、表格等多種形式來輔助教師開展教學。其中不管是相關的情境和一些相關的鏈接以及專家的點評,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反復論證的,都是經過精心編寫的。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少有教師愿意花費時間去研讀教材,而更愿意去把精力投入到教材以外的材料中去,把課外素材作為教學的案例,這不僅加重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同時也背離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只有恰當地利用好教材資料,才能夠有效的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運用教材進行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利用教材中的材料進行教學的導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課堂中,課堂導入的方法有許多種,例如利用視頻資料進行導入,或者通過復習舊知識進行新課導入,以及利用當下的熱點問題進行教學導入。利用教材中的材料進行導入也是一種有效的導入方法。例如在學習《政治生活》這一課的時候,在教材中就有關于公仆的本色的相關圖片資料以及相關的文字信息,這部分材料和學生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比如其中的“我國已全面實現城鄉九年義務教育”就和學生的生活學習悉悉相關,這樣的材料就能引發學生的討論,使學生能夠自然而然的進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去,從“九年義務教育”談到政府的文化建設職能部門上。
(二)用教材中的材料來分析新的知識。教材中的知識其中有重點,同時也有難點,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就需要突破重難點問題,而利用教材中的材料可以有效的解決相關的問題。比如在講解政治生活中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時,學生往往就會把人大代表的權利和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相混淆,這也是這一節課的難點問題,但是在這一節課的教材中用了幾副圖畫,就輕易的把這幾點來進行了有效的區分,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變得十分重要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當利用好教材中的案例,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和分析材料,來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從而使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課本中的知識,體會到政治學習的興趣,這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基本要求。
(三)用教材中的材料進行邏輯的過渡。教材中的知識和內容往往是以單元或者專題的形式來出現的,但是他們之間又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把這些知識進行自然的過渡,使得教學既有邏輯性,同時要能夠具有趣味性,就成為了教學的重點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政治課邏輯嚴密,節奏緊湊,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講解到量變與質變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材料來開展教學,一粒谷子和一堆谷子的關系,或者一根頭發和禿子的關系。教師就可以用案例來引導學生來把握好量變和質變的基本概念,了解到它們的內涵,同時又能夠自然而然地引申出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這一重點教學內容。
(四)用教材中的材料來構建知識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對其中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這樣就有利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對于知識的理解,使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每講完每一課,或者講完每一單元,教師就要讓學生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進行總結,構建知識體系。例如在講解文化生活的相關內容時,由于這一節課的知識比較零散,對于學生們來說就會存在著一些困難,所以在新課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就應當組織學生構建知識結構圖,幫助學生來解決學習的困難,明確課文中教學的主線,從多維的角度來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把握,以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五)用材料來化解做題中的一些障礙。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完之后只有進行及時的練習,有效的鞏固才能夠掌握得更加深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布置一些練習題來給學生進行查漏補缺,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而政治習題由于和時事新聞都是息息相關的,因此練習題又是千變萬化的,很難讓學生找到規律。這對學生來說存在著一些困難,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內容來培養學生分析材料,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比如,教材中會把練習題相關的一些知識點以鏈接的形式或者名詞點擊的形式來呈現出來,“社會城鎮化”“新興產業”等等內容都會在其中出現,教師就需要對其中的內容進行分析,提高學生的分析材料能力,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六)靈活利用教材中的材料,拒絕本本主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而不拘泥于材料中的形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待教學,而不能夠固步自封不考慮實際情況,而堅持用教材中的材料來開展教學活動。在信息時代,教材中的數據難免會有一定的滯后性和局限性,例如,在教材中講解經濟生活的相關內容中,就列舉出了2009年到2012年的居民可支配收入,這樣的數據顯然已經不能夠反映當前的實際情況,因此教師就在教學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選擇和有效的整合,使得加工之后的材料更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使學生能夠接觸到最新的信息能夠深入了解當前的社會情況,這樣把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相結合拒絕本本主義,就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果。
總結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能夠靈活的應用教材,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分析與整合,領會編者的編寫意圖,充分地發揮教材的引領作用,使得課堂教學能夠更加高效且充滿活力,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的質量,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 姚琴.淺談新課改下對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運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6(4).
【2】 施娟.淺談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開發性的運用教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7(21).
【3】 林瑞裕.淺談高中政治《生活與哲學》教材的使用技巧[J].讀與寫,2017,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