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超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中職語文的教學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多元化實踐教學策略的創新和運用極大地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在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切實有效地提高了中職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水平。本文作者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感悟,以“任務驅動教學”、“影視資源教學”和“個性化閱讀教學”三方面作為切入點,就如何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質量進行了初步探討和研究。
中職語文要求學生以語文課本為載體在學習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但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多數中職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認為中職院校以培養學生技能知識為主,忽視了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加之許多中職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較差,課堂參與積極性不高,使得中職語文教學水平一直無法提升。而在全面素質教育貫徹和落實的大環境下,中職語文有效教學也逐漸回歸到教師關注的重點,為提升教學質量許多新穎的教學方式如導學案教學、影視資源利用、個性化閱讀教學等有效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并在教學過程中被不斷地改進和完善,進一步切實有效地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
1 任務驅動教學使學生深入理解中心思想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中職語文新課標積極提倡的一種先進教育方法,它要求教師在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后,將具體的語文教學內容以任務的形式布置給學生,并鼓勵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的形式對語文課文進行自主學習,其不僅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或小組討論過程中深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與作者的直接對話中切實體會文章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進而真正提高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如,在李白詩二首——《行路難》、《將進酒》的語文教學中,其中“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等經典名句一直是人們寫中所引用的詞句,以古人之詞激勵在困境中郁郁不得志的自己,然而對個別詞句的理解并不能把握整篇詩詞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以任務的形式讓學生對詩兩首進行學習,幫助學生對詩詞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具體任務為:①對兩首詩詞進行白話文翻譯;②查閱詩詞的創作背景,從根源上深入理解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情感。該任務促使學生進行了有效地自主學習,學生在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這兩首是在詩人感到仕途艱難后,為抒發滿腔不平之氣而寫下的詩詞,在此基礎上以作者的角度切身體會到了詩人在詩中表達的強烈情感,并對這兩首詩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2 巧用影視資源優化課堂教學
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利用影視資源優化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成為了可能。影視作品大都根據文學作品改編而來,具有生動性和直觀性的特點,有利于學生在觀賞過程中對課文進行深入的思考,進而深刻理解課文中的人物形象與故事的發展情節,最終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如,在教學《紅樓夢》中的節選文章《林黛玉進賈府》時,文中對璉嫂子及奶嬤嬤等人物形象都刻畫的十分細致,且用語多偏向文言文,加之其中的人物關系的復雜性使得文章顯得晦澀難懂,從而使得學生在閱讀理解時比較吃力甚至不愿意學習,而如果教師在教學時為學生播放林黛玉進賈府的影視作品,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通過人物的直觀表演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文中的故事發展情節,甚至讓許多學生對《紅樓夢》整篇小說的情節發展產生強烈的興趣,從而主動進行閱原著讀,并在不斷學習中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3 提倡個性化閱讀放飛學生思想
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但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是盲目的理論傳授,將開放的語文學習轉變為機械的應試學習,限制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和解題思路,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難以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和意義,因此,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教師應摒棄填鴨式的應試教學理念,以此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大力提倡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閱讀學習,在閱讀中形成并保留自己的獨特感悟,在開放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如,在《工作與人生》的文章學習時,這是一篇很有現實教育意義的文章,編者將此文選入教材是想通過作者的工作感悟幫助即將面臨工作的中職生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和方向,這是一篇開放性文章,因為作者在表達自己對工作與人生的觀點和看法時,往往又借用反諷的方式為另外一種可能的生活方式的思想觀點留下余地,敞開讀者自由思考和獨立選擇的空間。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摒棄落后的灌輸教育,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多進行自己閱讀學習,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正所謂“有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同時鼓勵學生在與同學間進行思想交流中培養自己的思維發散能力。
總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并在語文學習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觀點,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