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軍
基礎課堂是高校美術教學中的基礎,是學生美術啟蒙的重要基石,在整個美術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學生藝術生涯產生著重要影響。高校美術基礎的主干課程是色彩與素描,這是美術學生的基礎課程。通過色彩和素描基礎教學,能培養學生的洞察能力,審美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當前高校美術基礎課堂教學,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還存在缺陷與不足,亟待改進。本文對當前美術基礎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提高美術基礎課堂教學的策略,以提高教學實踐活動的質量。
隨著素質教育體制改革實踐的不斷深入,高校已經認識到素質教育下,對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重要意義。學生要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就需要教師及時進行全面、正確的引導,從而培養創新型和實踐型人才。美術基礎課程是美術課的基礎,也是重要的精髓,是不容教師忽視的教學部分。教師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高美術基礎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積極研究課堂有效的教學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學生,挖掘學生個性,以因材施教。
1 高校美術基礎課堂教學問題與不足
在教育教學實踐不斷改革時代背景下,高校美術課堂教學已經取得一定的創新成果,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也有了新的改變哈創新。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使得人才培養的目標并不明確,最終導致教學出現很多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教學思想有待創新,理論與實踐教學脫節
高校美術專業基礎課程一般包括素描、色彩及速寫,這些是最基礎的課程。但是,教師對基礎課程教學并不夠重視,在基礎課程教學時,與實際創作的聯系并不大,教學模式比較落后,教學思想比較停滯,許多高校美術教師簡單將素描這些看作基礎課程內容,對內容的重要性認識度并不夠高,將其與實踐作品的創作完全分開,忽略學生的創造性能力的培養。
1.2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
美術教學基礎課程的教學設置,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但是,實際教學中,教師在課堂設置上,并不注重學生興趣和個性的發展,很多學生開始是很熱愛藝術,但是在長期枯燥的課程教學中,逐漸喪失了對美術的興趣,最終學生學習變得被動。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室的教學課程設置,并不科學,使得學生的繪畫水平并無法得到提高。此外,教師對設計專業的課程安排還是美術專業,沒有達到高度一致,課程設置缺乏實施的現實性和科學性。
2 高校美術基礎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方法
2.1創新教育教學思想,加強理論與實踐銜接
美術基礎課程容易被教師忽略,但是,教室應該轉變這種錯誤的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到基礎課堂教學的重要性,這種在基礎課堂上加強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理論知識是重要的學習基礎,任何實踐只要在理論指導下,才能確保正確的方向,才能用正確的理論武裝自己。所以,在色彩與素描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打破傳統的思想束縛,注意創新教學理念,及時跟新教學理念,創新自己的教學思想,注重加強學生美術專業理論知識教育。教師在注重理論知識教學時,還應該實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的相互結合和銜接,讓學生能真正使用教學理論去指導學生的創作實踐,讓學生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2.2提升學生主體體位,激發學生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課堂上懂得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從而真正鍛煉學生自身能力。在美術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才是教育的重點對象。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尊重學生的個性,并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個性。美術創作本身需要不同的思想和想法,而不同學生個性的培養,是美術創作最好的源泉。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現和挖掘學生個性,全面幫助學生開發自己的個性特點,從而讓學生能發現自己的亮點,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應該在審美意識上給予學生指導,教會學生欣賞作品,掌握美術鑒賞的技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例如,《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作品賞析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分析溝通,并注重查閱作品構圖時期的社會及人文背景,其次,觀察作品中對象的繪畫風格,并賞析作品的韻味;另外,教師在基礎教學過程中,學生個性的發展,是美術創造的重大前提,也是重要的創作生命力。教師既要掌握學生的美術專長,并培養學生的技術技巧。因此,只要尊重學生個性,才能幫助學生更好認識自己,讓學生更好的去創作具有自己個性和特色的作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由上述可知,美術基礎課堂教學是美術專業人才的重要啟蒙課程,是奠定美術基礎素養和藝術意識、藝術細胞的重要培養基礎。當前我國高校大部分對美術基礎課程并不夠重視,將色彩和素描基礎課程作為簡單的內容去展現,并沒有充分重視基礎課堂的教學。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美術藝術天分,教師必須轉變這種觀念,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去學習,注重觀察和發現生活,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
(作者單位:永城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