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
摘要:高校動畫專業轉變教學思路,改革教學模式,首先需要明確市場需要什么要的動畫人才,市場和高校動畫畢業生之間是否能做到無縫對接,怎樣的動畫畢業生能長久滿足市場的要求。
關鍵詞:動畫教育;課程改革;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07-0231-02
Abstract: animation professional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ideas, reform the teaching mode, the first thing you need to clear the market need what to animation talents, market and whether can achieve seamless docking between animation graduat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animation graduate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rket for a long time.
Key words: animation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he curriculum
1 當今動畫教育和市場之間的矛盾
自2000年以來,隨著中央積極扶持國產動畫的政策不斷出臺,中國動畫產業蓬勃發展,帶動中國動畫教育也迅速發展。截至2006年底,全國447所大學設立了動畫專業,1230所大學開辦了涉及動畫專業的院系。[1]在如此壯觀的景象中,卻產生了嚴重的不對接,一方面是高校動畫設計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一方面是動畫行業常年缺乏專業人才。
對于這一情況,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動畫學院院長王效杰卻認為,這一狀況的產生不能完全歸咎于高校, “目前國內用人單位是私營為主體的中小企業群,他們希望畢業生一到企業就能零距離對接個性化的具體企業,這是不現實的要求。國外最好的教育以及國內IT、制造等類似專業,在面向大中型企業的崗位需求的時候,提供畢業生后三個月的培訓和半年以上的實習工作過程是最起碼的。” [2]王效杰教授的話指出長期以來市場對動畫教育的詬病,為什么高校動畫人才不能直接為市場所用。其實這不完全是高校教育的問題,這是高校培養的目標和市場目標之間差異所致。
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其實更需要高校培養學生一種不斷進行專業知識學習的能力。以前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主要來源于學校,今天的網絡摹刻課程如此豐富齊全,實現了天下名師皆我師,知識的獲取早已不是難事,在這樣的情況下,知識的靈活運用,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變成關鍵點。
2 高校課程設置現狀
傳統的動畫專業課程設置是否能適應今天的動畫市場,無論是專業翹楚的美術院校還是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大學在開設動畫專業時都面臨同樣一個問題:動畫專業課程設置雜亂缺乏系統性、科學性的配置。很多學校在課程設置上都是很簡單的編排,整體來看就是一二年級進行素描和色彩的美術基礎訓練,三年級開始學習動畫軟件和相關理論課程,四年級進入畢業創作階段。這導致很多學生對于專業認識過于局限,課程和課程之間的相關性并沒有明顯的表現出來,知識的螺旋形上升結構也沒有體現出來。
3 高校課程設置改革方案
3.1 以多級項目推動教學
動漫專業的教學改革要從整體入手,優化已有的課程結構,而項目化教學正是促使學生對當前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掌握,對學習的知識點連貫性的認識,深化學生對項目化教學體系的了解,合理利用項目化教學方式進行學習,鞏固項目化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的地位。
具體實施方法:
(1)首先打破傳統的大一學基礎的思維,每個學期都以一個整體的項目貫穿,課程以項目需要設置,每門課程課時數不用太多,但是需配合項目層層推進,比如,角色場景等設計課程可在大一開設,不用太深入講求透視結構等,只需按照動畫項目需求,講解動畫中需要的角色和傳統的人物設計的區別,這里需要老師充分調動學生前知識結構,我們的學生并不是一張白紙,他們是經過高考的藝術生,具有一定的繪畫基礎能力和繪畫認知能力,老師引導學生的前知識結構和現在的動畫知識結構有一個關聯認知,比如,角色設計課程里的動畫角色設計和他們之前高考時的人物速寫之間的共同性和差異點,然后重點培養學生動畫角色設計的標準性和審美性,以及達到此能力的訓練途徑,為第二次這門課程做準備。
(2)項目設置難度控制
首先,老師要把控好項目時間長度,項目時間跨度盡量長,可貫穿整個學年,以配合其它課程的介入,需要負責人在課程設置上注意課程和項目之間的前后關系。其次,項目媒介選擇,大一學生可采用定格動畫的形式制作動畫作品,定格動畫不需要涉及復雜的軟件知識,學生用手機就可以完成,對象可以是紙偶,也可以是泥偶等。大二學生以二維繪畫軟件為基本設置課程。大三以三維軟件等為依托。這樣在項目中貫穿了軟件的學習和運用。大四,可根據學生的喜好和能力設置其擅長的項目做為畢業設計,這樣既既保證了畢業設計的質量,又可有針對性的培養了學生專長。
3.2 優化課程內容
改革課程內容,做到針對性強,以動畫專業為導向。比如《素描》課程,一直受蘇派造型體系的影響,契斯恰科夫體系對中國美術基礎教育——素描的影響尤其明顯。契斯恰科夫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強調以明暗調子來刻畫對象。利用燈光來表現對象的空間、體積與結構。他提出“三大面、五大調”的教學方法。強調光影的變化。動畫專業的學科特性和學制有限性,可以盡量把傳統素描對光影的重視調整到對事物的結構上來,有針對性的訓練。
3.3 根據專業特性,調整傳統課程設置順序
傳統動畫專業課程設置往往是大一基礎,大二軟件等,可把專業特征明顯的課程放到大一進行,比如《視聽語言》這門課程傳統都是放在大二大三上,其實可以提前到大一第一學期。首先,動畫專業區別于其它雕塑,油畫等專業的地方在于重構時間和空間性。
4 結語
現今,動畫專業提倡培養“一專多能”型學生,所謂“一專”指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這一長緊密對應學生找工作的能力,怎樣去達到這一專呢?首先是要找到適合每個學生的這“一專”,這“一專”通過前面幾個學期的項目去發掘,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對每個環節的親歷親為也實屆了多能,在多能中找到這“一專”,并強化這“一專”。
參考文獻:
[1]雍 晴 李 磊. 動畫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淺析
[2]http://www.818u.com/taizhous/sheji/a23543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