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蓉蓉
摘要:《品德與社會》課標中提出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行為規范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等有機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為他們成長為具備參與現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構建"綠色"課堂是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以人為本;綠色課堂;品德與社會
中圖分類號:G6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293-01
Abstract: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and the social class in the children's social life as the main line, the moral character and behavior standard and the legal system education, patriotism, collectivism and socialism education, national condition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ducation,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uch as organic fusion, and guide students through their lif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ocial activit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constantly enrich and develop their own experience, emotion, ability, knowledge,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and to others and society and understanding, and on this basis the good behavior habit, forms the basic morals, values and the preliminary ability of moral judgment, For them to grow up to have the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modern social life of qualified socialist citizens lay the found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ain channel 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it is necessary to put people first and build a "green" classroom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 people-oriented;Green classroom;Morality and society
品德與社會新課標為我們勾畫了極富知識、趣味的課堂新境界。楊叔子教授說:"對人的教育不'綠',對人腦的開發不'綠',那么人與世界的關系怎能'綠'?"了解了"綠色課堂"的重要意義,我們就要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努力創設"綠色課堂"。
1 "綠色課堂"應是"陽光普照"的課堂。
綠色課堂應該是平等的,這體現在師與生之間的平等,還有生與生之間的平等。教師要像陽光普照一樣關愛、關注每一個學生,讓每一棵小樹苗都能夠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在表揚那些學習好、愛發言的學生同時,也不要忘了鼓勵那些不愛表現自己,缺乏自信的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尊重、賞識學生。也許就是一句話、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個你不經意的一件小事,就會使學生充滿快樂或是增強自信。作為教師,我們不要總是惟我獨尊,而應成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策劃者,把學生當作一個生命個體平等地去對待,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學生們自然會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
2 "綠色課堂"要真實而有效,本真而純粹。
綠色課堂應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強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尊重學生的自主發展,以"實效性"為前提,采用兒童樂于和適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后人格的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在品德與社會課堂上,教師會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活動,如說動口說、動手操作、動腦思考,模擬表演、小組討論、匯報、交流等等。有時活動的設計是不具備實效性的,實施起來就不會達到預期的目標。設置活動時一定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這樣的課堂才不做作,才能體現出本真。而且教師應與學生一起享受學習的樂趣,感受課堂輕松愉悅、師生互動的學習氛圍。在教學中,要經常引導學生,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課堂上才會生機盎然,充滿生命活力。
3 "綠色課堂"應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養。
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就是健康的嗎?不是!只有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健康。如今,很多人都認可了心理健康要比身體健康重要。而現在的孩子大多表現出的缺乏自信、膽小、懦弱都是跟周圍環境和心理因素有關。作為教師除了要傳道授業解惑以外,更應該關注的就是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養。
品德與社會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指出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育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成為學生們的榜樣,想要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教師首先就應該有良好的品質、行為習慣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關注每一個學生,引導他們從小事做起,一步一步樹立起自信心,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4 "綠色課堂"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綠色課堂"是要調動每一位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參與學習,以情勵學,在尊重、賞識、期待中交流與創生的課堂;是充滿生機和活力,以趣激學,啟迪智慧與創新思維的課堂。
要做到"以情勵學",就要學會尊重和賞識,就應善于交流。希望別人賞識是人的本性,賞識能使人愉悅,使人快活,能激發人的潛能。在"綠色課堂"中,"賞識"、"尊重"是教師表示關愛的一種有效方式。上課時,教師多說幾句贊美的話、鼓勵的話,學生就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教師還要學著放下架子,和學生交朋友,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蹲下來和學生交流"。這樣,課堂充滿了"愛意",師生之間就會產生默契,教學過程才會變得輕松,教師才會游刃有余地教,學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學;課堂充滿了"愛意",師生間才會尊重與理解;課堂充滿了"愛意",教師才不會將目光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上,而是更多地關注每一個學生;課堂充滿了"愛意",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
"綠色課堂"是平等的課堂;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是輕松快樂的課堂;是啟迪智慧與創新思維的課堂。希望在我們努力創設的綠色課堂中,學生們可以自由的、快樂的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