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當前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對生命出現(xiàn)漠視的態(tài)度,發(fā)生各種校園欺凌事件、自殺事件、傷人事件,因此在當前的小學教育中,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也是當前教師需要重視的問題。而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生命意識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利用各種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這也是教師需要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生觀念 生命意識
一、研究背景
生命意識指的就是個體對生命存在的的一種自覺意識,也是對人存在價值的一種理解觀念,在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生命教育,指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對學生進行優(yōu)良品格的培養(yǎng)和豐富情感的教育,在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語文學科進行了明確的說明,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這里提到的工具性就是指利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溝通,作為應用的工具,而人文性指的就是尊重生命,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使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懂得尊重生命。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生命意識教育的缺失
但是目前我國的小學教育當中,對于學生的生命意識培養(yǎng)并不重視,可以說這是由于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體系所影響的,受到了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和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許多學校的語文教師追求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重視的是班級和學校的升學率,而這種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影響就是讓學生過早的接觸到了社會,使學生形成錯誤的一種觀念,過于重視分數(shù),過度的追求高分。當學生的學習成績達不到家長和教師的要求時,他們就會覺得人生充滿了灰暗,他們的未來就失去了意義。雖然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改革的不斷推進,科學技術在不斷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升,但是當前許多學生的精神世界卻極度匱乏,尤其是近幾年來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使得學生的思想也變得更加的復雜,缺乏必要的生命教育。
三、培養(yǎng)學生生命意識的相關策略
1.以教材為依據(jù),培養(yǎng)學生對生命的熱愛。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其中的文章和段落不僅是單純的字詞組合,其中還蘊含著豐富的生命內(nèi)涵,具有特定的生命符號,在小學語文古詩詞學習中,每一首詩詞都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風格也不同,而古詩詞當中的語言往往十分精煉,并且包含著生動的人物事物和景物的描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詩歌的語言為學生描繪出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在教師在講解道《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時,就首先要明確整首詩都是從“望”而鋪展開來的,其中的紫煙、銀河”瀑布等等詞語都蘊含著豐富的色彩,而這些豐富的色彩又能夠為學生描繪一幅優(yōu)美而又壯麗的畫卷。在課堂上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來體會詩詞的優(yōu)美,使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用詞的巧妙,同時使學生對于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充滿了愛,對于生命的真諦能夠理解得更加深刻。而這首詩當中的落九天、飛流直下、掛前川等等動態(tài)的描寫,也為人展示了一種浩浩蕩蕩的動態(tài)美,給讀者帶來直觀的視覺效果,因此也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極強的生命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對課文中把重點關鍵字進行深刻的理解,體會用字的巧妙,應用文字的變化描述來給學生帶來巨大的震撼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對于生命的熱愛,同樣作為教師,就需要在課堂上具有包容而又寬廣的胸懷,在教學中注意每位學生投上關愛的目光,讓教師能夠成為照耀學生心靈的太陽,使學生能夠在燦爛的陽光下接受教育,感受生命的偉大,體會生命的珍貴,理解生命的不易。
2.搭建平等交流的平臺,體會生命的價值。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正是由于教師缺乏對于學生的人文關懷,在教學過程中較為生硬,缺乏溫情,才會導致生命意識教育受到了忽視,面對這種現(xiàn)狀,教師就需要在課堂上和學生搭建起平等交流的平臺,使學生能夠意識到生命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而在這一過程中開展閱讀教學就是一種搭建平臺的良好契機,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進行交流和對話,同時能夠通過閱讀教學鼓勵學生展示自我,表現(xiàn)自我。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充分的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引導學生來觀察大自然,面對一些生活中很難見到的場景,面對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使學生感受到強有力的生命,體會到生命力的頑強,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滲透生命意識教育。在講解李白的《獨坐敬亭山》這首詩時,如果教師僅僅是停留在對詩詞的字面意思進行講解,就不能夠使學生體會到這首詩的真正含義體會到李白身上那種迎難而上的勇氣,李白通過詩詞的描寫來展現(xiàn)他對于大自然的熱愛,在美麗的山水中尋找人生的豪情,如果教師不能夠將這一點講透,也就使學生失去了一次進行生命教育的機會。
3.利用多種藝術手段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利用的藝術手段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利用多種藝術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能夠對文字進行深層次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生命意識,使學生能夠了解到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在語文課本中,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在課堂上,教師就需要對文章進行深入的講解,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體會文章的絕美佳境,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例如在講解柳宗元的詩歌《江雪》的時候,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往往不能夠真正的體會這首詩的意境,因此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開展教學,在課堂上播放相關的動態(tài)視頻,或者利用背景音樂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建相應的教學情境。在詩歌的開頭就為讀者創(chuàng)建了一種寒冷凄涼的情境,在這樣的凄涼背景下,一位老翁獨坐江邊垂釣,這時教師就可以適當?shù)募尤氚樽嗟囊魳罚龑W生進行想象,體會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個性也得到了張揚,生命意識也得到了喚醒,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人文教育,也正是小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總結
總之,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充分的重視生命教育,引導學生體會生命的珍貴,使他們熱愛生命,尊重生命。
【參考文獻】
【1】陳勛.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意識的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6(1).
【2】王益堅.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
【3】張怡.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生命意識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