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彥娜
【摘要】:技工學校的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缺乏一定的主動性,本文主要探索培養學生主動性的方法之一—分組合作。作者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分組合作的方法進行總結和提升。
【關鍵詞】:技工學校 主動性 分組合作
擔任技工學校的數學老師已經有將近15年的時間了,形形色色的學生也帶了很多屆。針對這些年學生學習數學的狀況,我也總結了一些特點。
一、兩極分化嚴重。
每個班都有幾個數學特別好的學生,也總會有一些數學特別差的學生。每次上課的時候,總會覺得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而基礎差的學生卻消化不了。我在課下和這些基礎差的學生做過一些溝通,通過溝通了解發哦他們也是想學好的,但是初中的數學基礎太差,實在是跟不上老師的進度,所以就總是在補考的邊緣徘徊。了解到這些學生的實際情況后,我也曾單獨給他們下一些簡單的任務,出一些簡單的題目,可由于是要在課下完成任務,他們缺乏主動性,所以他們還是不能順利完成。有老師會說,放棄掉這些基礎差的孩子吧。我是絕對不贊成這種想法的,每一個孩子都代表著一個希望,我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格放棄掉任何一個孩子。
二、學習主動性差。
我們的每個班級一個星期都是四節課,也就是兩次課。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都能認真跟著老師學。但在課前,很少看到學生會預習數學,課下,也很難看到學生會主動去看數學書或是做數學題目,也就是說每個學生一個星期只能接觸到兩次數學,這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三、數學影響專業。
我們學校是技工學校,學校共設置了十個系。每個系的專業對數學都有不同的需求,這個我們在教學時已經考慮到了。所有系的數學課都安排在一年級,專業課的學習多半都安排在二年級及以上。由于時間跨度的問題,造成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與專業學習脫節。導致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中要用到數學知識時,很多學生已經遺忘了數學知識,影響了他們對專業課的學習。
針對以上幾個問題,我常常會想,到底用什么方法能夠同時解決這幾個問題呢。想來想去,最后覺得只要是解決了學習主動性的問題,另外兩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是啊,有了主動性,就不用擔心差生不努力向上,有了主動性,就不會遺忘那么快,自然在專業學習時就輕松很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了學生個人自我發展的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因此,我必須依據學生的心理規律,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呢?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和向其他老師學習,我覺得用分組合作這個方法比較好。近一年的時間,我都在用分組合作的方法,確實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在上個學期期中的時候,我開始將我帶的三個班分別分組。每個班根據前兩次的單元測試,全班分為9個或10個小組,每個小組4個人。這4個人當中包括數學最好的,最差的和中等的。
其實分組教學的方法,有很多老師都用過,但我的這個分組合作與別的老師的略有不同。很多老師分組是為了課堂上的活動而分組,我的小組則是放在課下活動的。我要求各個小組利用課下的時間互相輔導,互相學習。那剛剛在前面已經說過,學生們是缺乏主動性的。僅僅分個小組,如何能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呢?那當然是要制定相應的措施了,也就是用什么方法來衡量小組的成績。我所制定的衡量方法是期末考試后,用每一個學生的期末成績和他的單元測試的平均成績作比較。每個小組的4個人的進步或是退步的分數加在一起,分數最高的就是最佳進步獎。一般10個小組,我會評出五個最佳進步獎,并分別給予這些小組成員以加分,按照進步的分數高低來排,前五名的小組每個人分別加5、4、3、2、1分。
有了這樣的獎勵措施,明顯的感覺到學生們都行動起來了。下午下課后和晚修后,常常會看到我所帶的這幾個班級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每個小組都在認真的講題目,做題目。還有幾次,我在10點左右的時候到學生宿舍去看學生,竟然宿舍里都沒什么人,一問,說是在教室里學習數學呢。看到學生們都行動了起來,發自內心的開心。有了這樣的表現,我也很期待他們在期末考試中的表現。有付出就會有回報,期末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三個班的進步都很大。其中個人進步最大的學生進步分數達到了47分,進步二三十分的學生也有十多個;進步十多分的就不用說了,更是數不過來。小組進步最大的分數達到了七十多分。成績退步的學生非常少,頂多是在原地徘徊。我知道這些成績的獲得是靠這些小組一個多月的辛苦學習換來的。如果沒有實行分組合作這個方法,那么所取得的成績肯定是沒有這么好的。在認真的核算了這些學生的成績后,我也兌現了我的加分,對進步最大的前五名分別給予了加分。
有了這樣一個好的開頭,在第二學期的時候,我繼續實行了這個方法。讓學生把功夫用在平時,每個小組堅持每周至少活動兩次,及時消化當天的數學知識,并進行預習。有了這樣的課下活動,課堂上就輕松了很多。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高了,掌握知識也更牢固了。很快就又要期末了,我對于學生的期末成績很期待,期待著他們又能創造一個新的高峰。
采用了一年的分組合作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通過實踐,發現這種方法,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這種分組合作只是讓學生充分利用了課下的時間,但沒有結合課堂同步進行。在課堂上的回答問題我也是算加分的,但是一學期下來,積極的總是一部分同學,而有些同學從來不舉手。如果將小組合作的理念貫穿于課堂中,那么將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可以幫助那些在課堂上不愛回答問題的學生,初步準備在下學期開始試用這個方法。
2、學生都是在課下完成活動,沒有很好的監督機制。由于本年度所開展的分組合作的活動都是在課下完成的,每個班級有10個小組,是否每個小組都在課下認真的開展了活動,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由于沒有很好的監督機制,就容易讓有些小組偷懶,不按照要求完成活動。所以,如果再開展類似的活動,就需要每個班安排兩位同學負責統計完成情況,這樣可以讓小組更好的發揮作用。
有了這一年的分組合作實踐,我覺得學生們對數學課更感興趣了,課堂上的效果也更好了。但是這種方法很顯然不是唯一促進學生主動性的方法,還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應用。 比如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不僅僅是一個聽眾,而是課堂的主人,給予學生充分的參與機會。比如要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數學是門相對比較枯燥的課程,如果僅僅是簡單的傳授課本上的內容,學生一定會覺得沒有意思,所以可以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加一些課外的趣味數學的內容,讓學生通過動手參與,樂在其中。以上這兩種方法,我在教學中也有過在嘗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主動”一詞《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不待外力推動而行動(跟被動相對)”。是內在動力的外在的表現。主動性是指個體根據一定的目的,在主體意識的積極支配下探索的活動。所謂“學習的主動性”是指學生在主體意識的支配下,有目的的自覺自愿的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以教師的科學指導作為前提條件,是學生主體性的要求。學生主動地創造性的學習,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徑,是素質教育本質的要求。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培養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我們要營造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環境。主動性作為潛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層面的特質,作為特定的一種積極探索的精神,無法從A傳到B。
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探索,尋找更多的方法,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們更夠更輕松更有興趣的學好數學,為專業課的學習打好基礎,為未來人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彭技.合作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8)
【2】張燕英.淺析以合作學習為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J],關愛明天,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