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改革的產物,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有其自身的特點以及教學原則,而且具有完備的教學過程,包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精講點撥、鞏固訓練以及課后反思等。在這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它顯著的優勢,但與此同時,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也存在值得我們反思與研究的方面。
【關鍵詞】:導學案 學案導學 課堂教學模式 課程改革
一、“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特征、原則及應用
一直以來,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注重教師講,學生聽、重教法,輕學法、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始終扮演主角,而學生則是配角,甚至只是聽眾。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違背了教育教學規律,嚴重制約著教育教學的發展。因此,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即“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誕生。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完美結合,注重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如自我探究式學習以及與小組同學的合作式學習等。此教學模式的雛形是東廬中學的“講學稿”,之后有學者借鑒東廬“講學稿”經驗形成以“講學稿”形式為載體,以“六過程主體探索教學模式”(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精講點撥——鞏固訓練——課后反思六個學習過程)也就是后來演變成的“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為核心的切合學校實際的課堂教學改革實驗。目前,有很多地區的學校在踐行這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所以,在筆者看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案導學”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將在全國大面積普及與使用。
(一)“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
激勵、引導、自主、合作、交流、互動是“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激勵、引導是教的特征,自主、合作是學的特征,而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特征是交流、互動。
(二)“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原則
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而言,有教師權威、教師是課堂的主體等教學特點,相比較而言,“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原則則有很大突破,教師的主體作用轉變為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以下筆者就從學生的自主性與合作性相結合、建構性、探索與創新、民主化以及個性化與整體性相結合的教學原則作論述。
(三)“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為學生的終身幸福負責;教學的基本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陶冶品質;教學的過程是通過大量的基本事實,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誘導學生全身心參與,甚至讓學生重新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使學生學會學習,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設計就是以學生為本,從分析研究學生入手,研究學法,從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考慮研究學生學習策略,構建一種“生本”課堂。
二、推行“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
“學案導學”作為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在課堂教學中讓每個學生都能根據原有知識、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開放地探究、發現、重組知識,并在探究、合作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精神及其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是一種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有些教師在理解和操作上出現了偏差,導致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等流于形式,課堂教學出現了盲目性、隨意性、低效性,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1、極大提高課堂效率,減輕課外負擔
“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各個環節,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精講點撥、鞏固訓練以及課后反思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完美結合。學生的主動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確實將課堂還給了學生。雖然一節課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鐘,但是學生的收獲是非常大的。
2、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方法和學習習慣
“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中的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方法以及學習習慣。“自主、合作、探究”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同時也是課堂的學習方法,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是努力用這樣的方法來形成學生這樣的品質。比如:可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意識和能力,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統籌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還可以養成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學習習慣。由于學生的學習策略、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就需要“學案導學”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它的長效功能。
3、加快教師的專業成長
“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與此同時就要求教師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注入更多的心血去設計導學案,并且在課堂中能夠運用自如。如果教師知識面不寬,對最新科技成果了解甚少,在開發問題的應用性與開放性方面就會有一定的困難。常言道,“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
4、促進師生共同和諧發展
“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著眼于人的素質的培養,借鑒了“和諧”教學的理論,讓教師和學生都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教育的和諧,就是要建立和諧的學習氛圍。加強師生情感的交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掌握好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多方設計,步步引導,使學生處于熱烈的找尋知識奧妙的活動中。
綜上所述,“學案導學”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它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教學原則以及具體的實施過程,但是這種不同于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仍然還處于實踐、研究的過程當中。雖然我們也看到了這種教學模式的顯著的優點,可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值得我們去反思和研究,只要我們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引下以及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積極主動地進行教學反思,相信會使這種以導學案為載體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不斷實踐探索,走向新課程改革的康莊大道,從而使這一嶄新的學習方式更臻成熟與完善。因此,對于“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我們仍然走在奮斗探索的路上。
【參考文獻】
【1】李秉德,李定任.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建剛.掌握學習的實驗與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