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金芳
摘 要:本研究通過對文獻研讀和對同學們相關信念的調查,分析了心理咨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并且,筆者也在分析說明后,給出相應的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助讀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運用,有進一步的思考。
關鍵詞:心理咨詢原則;心理咨詢面談技術;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增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在中央下發的一系列文件的推動下,各高校明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工作的定位,不少高校成立了大學生心理咨詢與輔導機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心理咨詢法的引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途徑,開拓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一、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教育
1.結合的可行性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詢在理論基礎,工作內容,重點和理論基礎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有些專家對心理咨詢技術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持懷疑態度。但筆者經分析認為,將心理咨詢相關技術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可行的。
首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詢的本質上有相互交叉聯系的領域,兩者有非常密切的內在聯系。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素質普遍較高,工作人員具備掌握心理咨詢技術的能力。
2.結合的重要性分析
在高校中,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咨詢結合運用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兩者結合是必要的。新時代背景下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真正走到學生心里,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適應形勢的變化,遵循大學生思想實際及心理發展規律,探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
另一方面,心理咨詢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多有益的影響和作用。
二、心理咨詢原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根據對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運用的可行性分析,可以知道兩者具有很多相通之處,因此在具體實施時,很多原則都是可以共同適用的。而且將心理學中的一些原則用于思政教育,可以提高其有效性,可以為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1.尊重原則的引用
充分尊重學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大學生自我意識日趨完善,追求獨立的愿望強烈,自尊心逐步發展,對外界的事物反應敏感。這些特點使他們對平等、尊重、信任的感受更加敏感。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如果大學生感受不到尊重,導致對教育者的教育采用消極對抗的態度,結果只會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助人自助觀念的引入
心理咨詢應該是協助不是幫助,而是助人自助,僅靠心理咨詢師一個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完成咨詢任務,達到來訪者想要的效果的。而是需要來訪者與咨詢師共同的努力,通過深層的交流與溝通達到改善來訪者心理狀態或釋放來訪者內心壓抑的情緒,從而使得來訪者能以更合適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和適應環境。
3.價值中立原則的引入
心理咨詢站在一個客觀的立場上,保持價值中立。在咨詢互動期當事人盡情訴說,別關心他訴說的情節而要著力關心他本人當時的感受;接受當事人的各種情緒,包容并接受學生不同的觀點。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傳統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會立刻批評學生與自己有沖突的言行、反駁學生的觀點,期望學生的這些觀點即時得到改變。
三、心理咨詢面談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1.傾聽技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傾聽是咨詢會談的最基本技術,主要運用聽來開始咨詢過程,細心傾聽能使咨詢者有效地了解來訪者的問題及內心世界。傾聽技術要求咨詢師應該專心和耐心地聽來訪者的每一言每一語;應表現出溫和的情緒,尊重的態度,柔和的語調,文明的語言。而不應該對來訪者的陳述不做任何反應,沉默,快速反應或者急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傾聽技術也有利于拉近師生距離,了解更多信息,對癥下藥。
2.簡述語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無論是在心理咨詢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來訪者或者學生在最初的陳述中,往往會用模糊的方式描述事情。簡述語意技術也是一個將學生模糊的陳述清晰化的過程,要求咨詢師應客觀、準確,不要在詮釋和意譯來訪者的述說內容時隨意添加主觀內容。這種技術的運用對運用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運用者本身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3.同理心技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看到學生行為的表面現象,根據現象以及在這種現象中教育者自己的感受、想法來講大道理,而忽視學生行為背后的想法和感受。咨詢員使用同理心技術時,給予來訪者積極的關注,對其表示理解,讓他感受到尊重和溫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同理心,站在被教育者的角度思考、感受事情,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他們對教育者的教育更容易接受和同化。
四、總結
本研究旨在分析心理咨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前一部分,筆者結合前人經驗以及自己的認識對研究所涉及的概念,重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深度分析闡述。后一部分對心理咨詢的原則和技術適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相應的說明和分析,并對此給出一些建議。對這方面的研究很多,但筆者希望可以通過這份研究,對前人的經驗進行適當的總結,從學生信念角度進行分析,點醒高校教育者從學生角度出發,認真落實政策和教育。
參考文獻
[1]戴玲,劉大波.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全面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57.
[2]樊富珉.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3]葛艷霞.心理咨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研究[J].考試周刊,2016,(70):156-157.
[4]黃紅清.心理咨詢原則與技術在大學生個體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07,17(02):57-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