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科
【摘 要】數學已經成為小學教學中一門必不可少的基礎性課程,其教學目標是培育學生的數學素養與創造力,在一定程度上發散學生的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育的重點有空間觀念、數感、對數據分析的能力、運算以及推理能力等。但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發展還不完善,在對學生教學的過程之中,部分內容的學習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隨著信息技術的推廣與運用,對解決小學生學習的困難以及提高教學質量提起到了關鍵作用。本篇文章主要結合現實的教學案例分析信息技術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升質量,并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應當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 數學教學 創新 研究
在采用科學信息教學的過程之中要將實踐操作重視起來,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知識記憶。這樣不僅有利于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積極思考與探究的能力,并且教師要以學生為主,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優化課堂,不斷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最終完成教學目標。
一、將信息技術納入小學數學創新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與運用,學生所能接觸的教學資源也越來越多,所以合理的整合資源對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學生對資源整合能力已經成為必備的能力,不管是對網絡資源進行整合還是整合學生之間的資源,都可以高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之中,合理科學的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以生動精準化的“圖、文、聲”來創設教學情景,使繁瑣難懂的教學內容變得通俗易懂,學生能以活躍思維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二、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方案
1.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化小學數學教學
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中,不但可將教師難以教學,學生難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在教學中簡易化、生動化,同時也可以使教師更快速更準確地攻破知識的重難點,把抽象難懂的知識點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小學生,有效的將知識點變的簡單易懂,同時信息化教學有利于小學生牢固的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講解體積和體積單位的認識這一方面的知識時,教學內容的重點是掌握體積的含義并認識體積單位;難點在于如正確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等表象。這些知識點都是相對抽象的,在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邊講解邊演示,運用電腦將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等大小的物體展現出來,變抽象復雜的問題變得更為具體與直接,逐漸引導啟發學生、發散思維,。與此同時還可以使用三把米尺,將其組合成1立方米的正方體,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看到一立方米物體的大小。通過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與生動的實驗相結合來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生活走進課堂
數學就是來源于生活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當中學到有實效性的知識,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瞄準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聯結點,將其相互結合起來,使數學課堂更加貼近生活、更加充滿趣味性,讓學生學習到生活化日常化的數學,并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培育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與素養,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例如,在進行應用題講解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假期人們出游的場景。比如參加此次活動的學生共950人,教師30人。門票價格分別為:成人票20元每張,學生票8元每張,30人以上人數可以購買團體優惠票,每張5元。 問題為:請你為此次出行設計出最優惠的購票方案。同學們可以就此展開激烈的討論,并分別提出自己想法與設計方案。這樣不但能將課堂內容與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同時也可以將數學知識變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實,不斷讓小學數學更貼近于生活。
3.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將信息技術手段引進到課堂之中,給小學數學課堂注入了動力,通過電腦熒幕展現出形象生動的畫面,抓住學生的眼球,環繞教室的音響聲音也能夠使學生提起學習的興趣與勁頭,變化有序的字符使學生不再感覺數學知識難懂與枯燥乏味。以此能夠快速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帶動學習的動力與課堂效果。例如,在進行分數相關知識教學時,可以先引用孫悟空與豬八戒分西瓜的小動畫。故事里面因為孫悟空沒有把西瓜均等切分成四塊,所以導致二人產生分歧,為了使二人不因此鬧矛盾,能夠團結起來共同保護師傅唐僧西天取經,現在需要聰明的同學們幫忙他們解決此問題。這時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他們就會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知識,在遇到困難時也能夠刻苦鉆研不輕言放棄。
4.通過信息技術的使用拓展視野
在傳統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往往使用參考書練習題以及課件展開教學,小學生在課堂中接受的知識僅僅局限于教師與課本,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在信息技術的發展的時代,更多的教師使用信息技術來開拓學生思維與視野,并不斷培育學生自身對于問題獨特的思維模式與思考問題的角度。例如,在講解圓柱、圓錐相關知識時,學生就可以課前通過家長的協助在網絡平臺上認識多種圓柱體與圓錐體,同時,教師再將最新的資源整合到一起,使同學們能夠第一時間接受最新的教學資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融入進去,創建形象生動的生活場景,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并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從枯燥無味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形成合作共贏、主動思考的學習環境。為此,并且教師應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在信息技術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通過多元化、生動化、視覺化的方式將知識教授給學生,真正實現自主學習的真諦。
參考文獻
[1]朱艷蘭.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融合的層次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04):45-47.
[2]李祎,鐘紹春,周拓.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智慧教學模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11):128-133.
[3]張小敏.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8):115-119.
[4]劉彩虹.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電腦迷,2016(08):172.
[5]謝宇萍.建構多媒體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境[J].數字化用戶,2013,19(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