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君
【摘 要】新課標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現有的教學模式與新課標的要求并不相符。新課標注重對小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及新課標的要求來革新教學模式。本文即是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來分析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并且給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語文 教學模式
去年10月份南平市以建安中心小學為中心,舉辦2017年小學語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評比活動。這次評比活動,也是對我市語文教師代表一次有利的培訓。這次觀摩活動認真落實教育部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基本理念,旨在形成自主、思考的“智慧課堂”。在活動中,青年教師們熱烈討論了語文提升語文素養的有效路徑,分享南平市各小學從前年9月以來在教學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青年教師們分別從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作文等方面,為與會教師提供了教學理念與實踐相結合的優質課例。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傳統,限制學生思維
新課標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但是根據個人熟知的情況,不少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仍沿襲舊的教學模式。小學生正處于對新鮮事物渴求期,這個階段也是他們接受外界事物,進行創造、想象的最好時機,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注重多媒體技術,僅是注重學生識字、認字的能力,課堂一般采用滿堂灌的方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久而久之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也會下降。不少教室內缺少多媒體工具,甚至有的僅有黑板,這無疑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
2.師生之間不注重互動交流
小學生處于知識發展期,這個階段他們對事物充滿興趣,但是他們在認知上沒有正確的方法。有時候他們渴求認知,但是他們不愿意向老師尋求幫助。老師們也不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進行教學反思。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很大的誤區,他們認為小學生在語文上的學習更應該注重字、詞的積累,而不是注重能力的提升。不少小學語文教師是老教師,他們往往不注重與學生互動,也不注重革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在他們的課堂上,缺少探究性學習與合作性學習的實踐。另外,有些老師缺乏終身學習的觀念,他們認為教小學語文不需要太多的新模式,這些模式在他們看來未免顯得花哨。老師們不能根據每個學生的發展差異來確定教學方案,不注重與學生互動,不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這種課堂未免顯得太枯燥。
3.部分教材內容不新穎
小學生身心發展尚未成熟,他們對外界的認知更多地來源于課本。但是有些教材內容與現實結合并不緊密。教材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導向性,即是思想上的導向。現在有些版本教材體現的思想性與學生現階段的發展不相適應。教材內容的選取是面向更多的學生,但是內容卻與學生發展不相適應。不少學生會反映,他們對課文的中心思想把握不了,甚至不知道為什么會體現這種思想,他們僅僅是從個人角度來解讀課文大意。俄國作品《窮人》這篇文章被收錄在人教版和蘇教版等版本中,但是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沙俄時期勞動人民所遭受的苦難。這種價值體現讓學生會對其持同情之心,但也會讓學生認為勞動人民就是會遭受苦難,這也與現有的價值觀產生一定沖突。這種教學內容可以說是與時代不相符,也不利于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二、依據新課改革新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1.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革新教學方法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革新教學方法,注重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語文素養。首先老師們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革新自己的教學方法,緊跟新課標要求實施教學。老師們應該貫徹因材施教理念,根據學生個體發展差異,有針對性地教學。每位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學習能力不等,老師們應該有所針對性。老師們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來有針對性地選擇課文教學。不管是老教師還是青年教師都應該改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嚴格按照新課改來實施教學計劃。學校應該注重教學設備的提供,為課堂教學提供多媒體設備。多媒體設備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直觀上對教學內容有新的認識。多媒體教學對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需要熟悉多媒體教學工具,合理使用,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2.注重師生之間互動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結合的活動,缺少任何一方,教學效果都不理想。因此,教學應該注重發揮師生雙方的作用。作為老師,首先應該清楚自己在課堂上的作用,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老師應該注重探究性教學、合作性教學,通過革新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老師在設計教學時,應該了解學情,根據學生的興趣點來實施教學。在實施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討論環節,討論可以分為小組討論或者個人思考,重在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如果學生對教學設計的問題沒有思緒時,老師可以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注重與學生互動,讓自己成為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該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3.合理編排教材內容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教材內容應該根據新課改要求來選取課文。現有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與時代結合不密切,與學生的身心發展也不相適宜。新課改要求教材要能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有利于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因此,教材的編訂應該新課改和學生發展特點來制度。課文內容的選定不易過難,同時教材的選擇也應根據地方特色來選擇編排。
小學語文教學在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作用,新課改提出了要著重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提升其語文審美與鑒賞能力。但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在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教材內容上有一定缺陷。因此,小學語文教學要想緊跟新課改的要求,應著重轉變教學模式,革新教學方法、注重師生互動、合理編排教材內容。個人認為,通過以上措施能夠提升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劉國輝.《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中華少年,2017年11月第32期
[2]劉敏《淺談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中華少年,2017年11月第31期
[3]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王春紅.《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現狀與策略》[J],科技資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