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萍
【摘 要】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負責班集體的建設和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其個人的能力、意識,運用的教育管理方法都決定著班級班風的形成和學生的發(fā)展。如今的初中學生個性較強,班主任一味地采取強硬的管理態(tài)度和手段是難以獲得學生的積極配合的,還需掌握藝術化的教育方法。本文就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藝術方法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 班主任 管理工作 教育藝術
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他們的個性十足,叛逆心理較強,對于班主任和家長的教育管理都不愿積極配合。為搞好班級建設,班主任必須把握學生的心理,掌握科學的方法,轉(zhuǎn)變落后的管理模式,構(gòu)建一個團結(jié)、友愛、和諧、進取的班集體,讓學生在班級的健康氛圍中獲得良好發(fā)展。
一、班主任應該從自身做起,建立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
班主任在學生的眼中是具有絕對的權威的,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們的標桿,對班級的管理模式也決定著學生們的態(tài)度與配合的積極性。曾有調(diào)查研究顯示,班主任開展工作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就是個人的智慧,而最佳的心理品質(zhì)就是超越管理化的工作模式。最終分析得出,班主任需要加強對自身積極心理品質(zhì)的建設,增強自身的幽默感,多了解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因而,開展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就是搞好自身的心理建設,不斷提高各項工作開展的質(zhì)量。
班主任通過心理建設,建立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觀念,對學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手段來實施培養(yǎng)。如,某班級中的一名學生偏科嚴重,語文和英語成績較好,但卻經(jīng)常受到數(shù)學教師的批評,該名學生的心理波動較大,以至于語文和英語學習也受到了影響。班主任在了解了情況后與該名同學進行了課下的深入交流,使他認識到了自身的閃光點,直面自己的不足,擁有了強勁的學習動力。
二、做好對班干部的選拔和鍛煉
班主任需要搞好班級的紀律、組織活動、教育學生、監(jiān)督學習,擔負著沉重的責任。但由于個人的監(jiān)管能力有限,并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班級中的問題,此時就需要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建立起班主任和班級之間的橋梁。因此班干部的個人能力和素質(zhì)對于班級管理來說是十分關鍵的。班主任在選拔人才時也需要全面考量。在選舉班干部時,班主任應結(jié)合學生的特長和特點,讓他們承擔起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讓一些能歌善舞的同學來擔任文藝委員,讓一些在班級中具有一定威望的學生擔任紀律委員或班長。將學生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在選拔的過程中,切不可將學習成績作為衡量一切的指標,要給所有的學生平等的機會。
當然,班干部的選拔是不能完全由班主任一人來決定的,這樣難免會產(chǎn)生由于班主任個人對學生的了解存在偏見而出現(xiàn)不公正的問題。還需要讓學生也參與到投票當中。每一名學生既享有投票權,也享有被投票權,做到民主、公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公平的競爭來競選。如,競爭班長的學生,可以各自擔任臨時班長一周,在這一周中綜合考量班級的紀律、學習等情況以及其他學生的認可度,最后能者上,庸者下。這樣一來,就能確保班干部的每一名成為都具備擔任該職務的素質(zhì)和能力,其他“落選”的學生也會心服口服,能夠使班干部發(fā)揮的作用最大化,與班主任共同建設班集體。
三、大力開展班級建設活動
開展班級建設活動能夠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增進班主任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思想教育的主陣地。班主任可以多開展一些與學生所處年齡常見問題相關的主題班會,如“早戀的危害”、“如何處理學習中的問題”、“如何與他人相處”等。通過引入一些真實的例子來加強說服性,讓學生自覺地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了解自身的不足,實現(xiàn)從青澀到成熟的良好過渡。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fā)生了7.0級地震后,筆者曾利用班會課,進行“感恩”主題討論活動,讓大家聽《感恩的心》等歌曲,展示一些地震中救災官兵不畏艱險救援以及幸存者參與救援和各城市地區(qū)向地震地區(qū)捐贈物資的真實圖片、視頻等。學生們一個個都濕潤了眼眶。筆者此時告訴學生:大家是多么富有同情心啊!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怎能不熱愛生活,不感激生命,不珍惜正擁有的一切?之后學生能夠自發(fā)地去福利院看望孤殘兒童,如今他們對所有任課教師都很尊重,很多學生改變了以往對家長比較惡劣的態(tài)度。是感恩的心靈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天使!在感恩中,他們獲得了生活的熱情;在感恩中,他們明白了生活的理想;在感恩中,他們立志要回報社會!
四、積極與家庭、社會配合,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
對學生的教育管理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的配合,特別是家長的支持。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敏感時期,自尊心、虛榮心都很強。不希望班主任向家長告自己的“狀”,揭自己的“短”;也不愿家長把自己在家庭的“丑與惡”告訴班主任,怕傷臉面。因此,筆者除了在學校內(nèi)把學生們當作自己的子女、朋友來關愛,還注意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一般采取電話、短信、電子郵件、約談等方式個別溝通,而不是動不動就請家長到校,當面批評訓斥學生,傷害學生自尊。班主任還要充分地利用好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和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和采取的教育措施,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和主動支持,努力改變部分家長“管”“卡”“壓”的管理行為方式,真正做到家校相互配合。我們互相溝通,統(tǒng)一認識,以鼓勵為手段,以幫助為目的,為學生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讓孩子們將來自家長、老師、學業(yè)的壓力變成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全身心輕松起來,激發(fā)他們向上學習的自覺性和求知欲,這樣不僅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也能使學生更樂于接受。
五、結(jié)語
總而言之,完善的管理工作和教育藝術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時間的沉淀,在這一改革過程中,不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全力配合,更加需要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初中班主任必須學會總結(jié)經(jīng)驗,善于觀察,從各個方面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達到教育藝術的提升。在實際工作中不僅要積極改善管理工作態(tài)度,更要體現(xiàn)管理機制的公平性。致力于打造完美班風,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樹立良好的標桿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玲玲. 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藝術淺談[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0):198.
[2]林銀星. 淺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藝術[J]. 學周刊,2016(08):10.
[3]張含,孟偉偉.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4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