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伶
摘 要: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對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國有企業不斷深化改革的當下,做好國有企業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對促進國有企業健康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成為一條可以探尋之路。
關鍵詞:網絡;國企;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1]十九大報告對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企做強做優做大做出了進一步安排,也是對國企發展新的號召、新的期盼、新的指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對全面深化國企改革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如何借助互聯網平臺創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成為一條可以探尋之路。
一、互聯網對人們活動與發展的影響
隨著經濟及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無處不在。互聯網因其環境的虛擬性,內容的豐富性與多元性,信息交流的開放性及平等性,網絡使用者的主體性及互動性受到現代人的青睞。互聯網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我們生活,改變著社會結構的形態,改變著社會互動的界限,改變著人們利益訴求的表達方式。然而,互聯網又是一把“雙刃劍”,對人們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
(1)互聯網對人的發展的正效應
互聯網的發展對人的活動與發展可以說是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這表現在:首先,互聯網拓展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領域。互聯網可以實現對自然界的模擬,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對自然規律能夠有進一步的認知,這對有利于人們對自然科學的進一步探索。其次,互聯網拓展了人與社會的關系領域。互聯網通過虛擬社會建立起普遍的交往性,不斷突破現實社會中的物質和人際關系條件的局限,極大地獲得了人的社會交往的豐富性和自由度。再次,互聯網拓展了人對自身認識的實踐領域。互聯網建構的虛擬社會為人認識自身提供了豐富的數字信息資源,為人的自身的全貌發展拓展了信息空間。[2]
(2)互聯網對人的發展的負效應
互聯網的發展給人們在該領域的活動與發展提出了新的問題與要求。這表現在:首先,互聯網拓展的新領域中的多元價值觀與社會穩定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矛盾與沖突。在這個虛擬的世界里,更多的元素沖擊著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互聯網還會帶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不同社會角色與行為規范的矛盾與沖突。再次,互聯網帶來的虛擬與現實社會交往方式和秩序的之間會產生矛盾和沖突。最后,互聯網所帶來的海量信息與人們處理信息的能力之間也會存在沖突。除此之外,互聯網潛在的安全風險也會危機到人們活動與發展的安全性。[2]
二、國企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困境
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根基和靈魂,然而在現行國有企業政治思想工作中卻面臨著諸多困境。
(1)重生產經營輕思想教育的現象廣為存在
作為國有企業,除了承擔經濟職能外,還承擔著一種政治責任。但在一些國有企業中,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著重追求經濟效益而輕思想教育的現象。思想政治工作處于一種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干起來不要的境地,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沒有給以充分的認識,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附屬品,甚至更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認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成為了一種工作上的負擔。
(2)思想政治工作宣教方式單一
目前很多國有企業還在沿用傳統的灌輸與說教式的宣教方式,這種由上而下的傳統宣教方式,具有濃烈意識形態色彩的強制性理論灌輸和階級斗爭,使企業過度行政化,容易引起干部職工的排斥和摒棄,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了信任的源頭和話語的主動權。
(3)思想政治工作對促進企業經營管理的成效性較差。
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在企業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應該達到凝聚人心,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有著積極的推動與促進作用。然而在現實中,更多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相脫節,思想政治工作對經營管理的促進作用發揮的不明顯。
三、網絡時代下的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創新之路
互聯網以其豐富的信息承載量,以及開放性、時效性、信息的共享性等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在互聯網技術突發猛進發展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離不開對網絡技術的學習,吸收和利用。積極利用網絡平臺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條可行之路。
(1)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是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
面對互聯網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應該以人為中心,全方面的進行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對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有效的延伸。首先,網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和拓展了網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在傳統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開展工作,而借助互聯網可以打破這種界限,在虛擬世界中借助網絡平臺傳播黨的方針政策和思想。其次,網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和豐富了網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和外延。再次,網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了教育活動過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對象的主體性。最后,網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和拓寬了網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渠道。
(2)利用網絡新媒體創新思政工作方法
在網絡時代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可以多措并舉進行推進,借助互聯網新媒體創新思政工作方法。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工人員的辦事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更為豐富的載體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首先,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微信溝通功能。例如,在我們排水公司利用微信建立黨員、職工的微信群,真正達到了溝通“微”距離,大家暢所欲言,有利于黨員、群眾及時的表達利用訴求,同時也有利用政工人員搜集意見建議。為了擴大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我們還建立了自己的公眾號,通過公眾號推送文章,信息,企業動態等內容,使職工能夠充分了解公司的經營管理狀況。其次,可以利用互聯網電視電話會議功能。例如在我們公司因各水場站達90多個,黨員職工的工作地點也不同,可以嘗試利用電視電話會議等形式,傳達會議精神,開展組織學習。這樣既可以保障黨員能夠準時參加學習,也減少了因參加會議而浪費在路上奔波的時間,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于生產經營。再次,可以利用互聯網豐富黨員的學習內容和形式。互聯網可以提供各種學習資料,如黨的文件精神、黨的規章制度等,除文字資料外還有視頻資料,甚至會有以“圖說”的形式或是漫畫的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等,豐富的學習內容可以告別傳統單一的學習內容,提升黨員群眾的學習興趣,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
四、網絡時代下國企政工所需具備的素質
互聯網時代,政治思想工作者除具備基本的素質之外,還應具備以下素質:
(1)掌握互聯網新技術的能力
隨著網絡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作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掌握和運用各種新媒體的技能。只有充分掌握了互聯網新技能才能夠將其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發揮互聯網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性。
(2)提高辨別網絡信息的能力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重視自身網絡信息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提高對各類網絡信息的解讀能力、批判和應用能力,增強網絡信息對其自身素質的提高。
(3)提升正確對待海量信息的能力
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過辨別、選擇、運用網絡信息形成正確判斷。增強運用信息為自身發展服務的主體性意識,避免和克服信息異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是一個長期的對人們的思想意識不斷進行滲入的過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和改變著受教育者。國企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在教育者和教育對象之間架起互信與溝通的橋梁,更廣泛、更迅速、更大眾化的貼近企業職工。作為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繼承和發揚現實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則和經驗,結合新的時代特點注入新鮮元素和內涵,不斷地整合網絡信息技術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的優秀成果,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在繼承、創新和發展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命和活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2017,10,18
[2]北京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網.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專業職務評定專業課考試大綱[EB/OL].http://www.bjrbj.gov.cn/bjpta/test_447/zsyd/ksdg/201712/P020171229625714747360.pdf,2017,12,29
[3]于季永.網絡環境下國企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的探索[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7,(8):191.
(作者單位:北京順政綠港排水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