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麗
摘 要:本文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入手,探討了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以供相關人士參考指正。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一、引言
語文是小學所有學科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學好語文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寫作能力,還可以有效拓寬小學生的視野、強化小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審美能力。近幾年,在素質教育不斷持續開展的背景下,又掀起了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熱潮。并且國家教育部還頒發了關于強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體系,引起了全國廣大教師的重視。因此,深入了解小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積極探討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教學方法,對于強化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所謂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是指充分將所學到的語文知識和生活實踐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質,培養小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和技巧,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和傳統的小學教學理念不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學理念是以培養小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主線,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聽、寫、讀、背以及學習能力、審美能力、實踐運用能力等。另外,還要培養小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傳承意識,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1)教導學生進行語言構建,培養語言運用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其年齡比較小,剛剛接觸語文知識的學習,因此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般從最基本的識字、組詞、造句等語文知識入手。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對小學生進行語言構建實踐能力的訓練,通過設定生動、活潑、直觀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親身感受到同樣的詞語在不同的特定語言環境中的運用技巧和所表達出來的不同內涵。最終讓學生真正領會感情色彩的含義和運用詞語的技巧。
(2)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當小學生掌握了在不同的語境中靈活運用詞語的能力以后,就要開始注重培養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了。教師要在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觀念的指導下引領小學生深刻領會課文內容,正確把握文章主題。通過提問的方式有意識地激發小學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3)提高學生的情景鑒賞水平,建立審美能力
語文是一門與情感密切相關的學科,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可以使小學生深刻體會課文作者的真實情感和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的意圖。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的想象能力、審美能力以及鑒賞能力等。從而學習到如何在作文寫作過程中運用有效的表達手法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1)在核心素養指導下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目標是學習的根本動力,同時也是學習的根本起點,是衡量一位教師教育教學效果和質量的重要標準。科學的教學目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科學的學習目標是上好課的第一步。比如四年級上冊《火燒云》一課的學習目標可以這樣制定:①識記生字“檀、盈、兇、廟、惚”,找出文中描寫顏色的詞語和像“紅彤彤”這樣的詞語;②學習略讀,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背誦最少一個自己喜歡的段落;③用“邊讀邊想畫面”的方法學習描寫火燒云變化的段落,感受火燒云的變化。這樣的“學習目標”既融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可以充分調動小學生的想象力,既簡單又明確。
(2)找準切入點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中要科學找準課文內容的切入點。切入點是教學各環節的紐帶,它能做到“牽一點而動全文”,在簡簡單單的教學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篇優秀的課文往往不止一個切入點。比如《窮人》這篇課文為可以圍繞課文的主要內容、環境描寫、“情節”描述、情節脈絡、小說的情節重點來展開教學;也可以抓住文章的描寫方法、文章的語言特色來展開教學;還可以尋找作家創作源頭展開教學等。選擇切入點時,往往要考慮學段目標、單元目標、學情、師情等,努力選擇一個最有價值的教學點。
(3)圍繞學生思維發展開展課堂教學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點環節,也是提高小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閱讀的教學。傳統的閱讀教學重記誦、輕聯想,重知識,輕理解。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在課堂教學上創設能夠讓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動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同時還要讓學生在其過程中逐漸領悟到科學的閱讀方法。比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教師應當在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去描述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教師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展開聯想,激發小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只有充分利用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才能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而思維發展又可以培養小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提出來的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要求的新的教育改革發展方向。小學生正好處在對新鮮事物比較敏感的年齡階段,是培養其認知能力、判斷能力、抽象能力、審美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的重要年齡階段。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培養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新路徑和新方法,不斷提升小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努力使小學生成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社會主義新人。
參考文獻
[1]周良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2):00158-00158.
[2]梁民.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讓漢字教學回歸本色[J].讀與寫旬刊,2016,13(4).
[3]劉春霞.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學習方式的轉變探析[J].新校園(中旬),2017(12):89-89.
(作者單位:廣東省韶關市韶鋼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