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章
農村小學數學差異化教學的教學目標就是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弱化學生學習差距,從而促進小學教學質量同步提升。為了促使差異化教學模式更好地融入小學數學課堂中,小學教師要增加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從而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然后改進教學進度、內容及方法,由淺顯逐步過渡到深入,從而促使全體學生都能學習到數學知識。
差異化課堂練習
現階段小學生普遍認為數學知識枯燥無味,教師要增加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更有效地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如面對領悟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課堂練習的強度,拓寬其知識面,而學習相對困難的學生要對其進行耐心的逐步引導,從而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課堂練習的作用,逐步增加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因此為了增加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小學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學習程度的差異性進行課堂練習題目的設計。
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口算乘法》之后,組織學生進行分層次的課堂練習,第一關可以是教材中簡單的練習例題,如“郵遞員叔叔一天要送300封報紙,60封信,那郵遞員叔叔工作10天,要分別送多少封報紙和信。”這類問題,通過簡單的計算為進一步增加難度的試題打下基礎;而第二關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提升,如“郵遞員叔叔工作30天,要分別送多少封報紙和信。”讓學生逐步了解基礎運算的規律,從而熟練掌握乘法計算方法;第三關就需要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結合生活經驗,解答一些類似的乘法計算問題,如“教室中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個座位。”等類型的問題;而第四關就需要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拓展,讓學生主動學習下一部分的內容,如除法計算等知識,通過關聯式的學習讓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同時也逐步學習到新的知識。
創設情境式課堂
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差異化教學的前提是教師對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有充分了解,然后根據學生學習程度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同時為了再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運用生活實例,創設更加豐富具體的情境式課堂,以便引導學生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課時《認識東西南北方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如以兒歌做鋪墊引導出所學的內容。例如,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然后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自由分組討論,根據兒歌在課堂中辨認不同的方向,同時引導學生觀察教室中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方位及標志,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并將相關的標志記錄下來,然后讓各個小組將自己記憶的方法進行展示,交流更容易記憶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更加清楚了解不同學生的個體認知能力區別,從而為下一步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實施針對式教學
傳統的農村小學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的教學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不能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教學,從而導致學生之間學習程度的差異過大,嚴重阻礙了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增長,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重視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以往的教學基礎上融入差異化教學模式,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
一方面,在教師應該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增加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如開展數學趣味競賽、組織學生進行互動討論學習等一些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同時有效的分組學習也可以弱化各學生的學習程度差異,從而促使整個班級數學能力的同步增長。
另一方面,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從而能夠更加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及興趣愛好,然后據此進行教學模式改革,指導各個層次的學生有效地學習。如在學習《計算經過時間》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有效的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生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或設置這種問題,如《動畫城》《兒童英語》等,然后進行提問,讓學生計算從兒童英語節目開始到動畫城節目開始要經過多長時間,如“某同學下午5∶40放學,路上要花費2小時10分鐘,而動畫城節目是9∶00開始,他可以及時觀看嗎?”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問增加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對于學習程度差的學生,可以讓其進行進一步的鞏固練習,如結合自身實際計算每天早上的起床時間、到校時間,再計算路上需要多少時間,從而持續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中差異化數學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促使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因此,現階段小學教師在農村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認識到差異化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創設情境式課堂引導發散思維,了解不同學生學習程度的差異,從而進行針對性教學。另外,在課堂練習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課堂習題的設置,逐步增加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提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