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釗 張靜
初中地理教學中,很多知識是以圖像的形式呈現的,學生可以通過地理圖形清晰地觀察到地質地貌,掌握地理的真實特征,地理圖形可以說具有很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運用“以圖導學”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基于此,筆者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以圖導學”的運用方法。
利用圖形增加學生對抽象地理知識的理解
初中地理教學中,最常見的“圖”有地圖和地球儀,這是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工具,能夠將地球上的河流分布、山谷走向等詳細直觀地呈現出來,使學生可以直接觀察各地區的地形地貌特點,有助于學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識。因此,教師應對地理圖形進行合理利用,提高圖形的教學價值。例如:學習“世界的海陸分布”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地圖展示海陸的分布情況,使學生可以通過地圖直觀地觀察世界地形特點,增加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地球儀展示世界的海陸分布情況,增加地理知識的立體感,使學生感受到真實的世界地理環境,便于學生掌握世界海陸的分部特點。同時,使用地球儀可以強化學生的立體感,便于教師指導學生建立地理立體空間思維,促使學生可以根據地球儀和地圖分析地理知識,進而促使學生對初中地理知識產生深刻的印象。初中地理知識非常抽象,僅憑教師的口頭表述,學生很難理解地理知識,而利用地球儀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地理空間意識,掌握具有抽象特點的地理知識。
將圖形與文字教學相結合
初中地理存在很多基礎知識,但這些基礎知識若是單一地使用文字教學方式,教學效果會嚴重受到影響。故而,教師可以將圖形與文字結合,開展地理基礎知識教學,強化學生地理基礎能力。例如:學習“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時,若是按照傳統的方式要求學生背誦各類因素,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影響氣候的因素,且如果長時間不接觸與氣候因素有關的知識,學生會很快忘記對氣候產生影響的因素,教學效果較差。近年來,教師采用地理圖形與文字結合的形式開展教學,將基礎知識以圖形的方式呈現出來,并配以文字說明,學生則可以通過對圖形的記憶,深化對文字的記憶和理解,且不會輕易忘記導致氣候變化的各類因素。因此,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圖形與文字結合的方式,落實“以圖導學”的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印象,使其發揮出提升教學效果的作用。
設計填圖游戲,強化學生的空間能力
喜歡具有競技特點和趣味性特點的游戲活動,是初中生比較明顯的特征。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組織“以圖導學”的地理教學活動,并根據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設計有趣的填圖游戲,進而吸引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初中地理知識的樂趣,進而逐漸強化學生的地理空間能力。例如:學習“中國的行政區劃”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行政區的填圖游戲,教師準備好地圖,要求學生將各行政區的名字準確填入地圖中。填圖的形式為搶答,每一列的學生為一組,填圖游戲結束后,得分最高的一組可以得到教師的表揚或者獎勵,從而強化填圖游戲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可以利用行政區進行提問,選出具體的行政區,要求學生說出該地區的氣候特點以及地形地貌。填圖游戲可以增加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能力,并促使學生記憶地理知識,改變傳統教學的弊端,提高教學效率。
以圖形分析地圖,促使學生思考地理知識
地理圖片以及插圖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內容,主要用來輔助地理教學,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理圖片和插圖,將其與地理知識結合,并提出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并分析地理圖片,從而總結出更多的地理知識,得到更多的經驗,為提高學生思考地理知識的能力打好基礎,改變“紙上談兵”的地理教學形式。初中地理教學中,以圖形分析地圖,促使學生思考地理知識,是教師利用“以圖導學”教學方法的有效途徑,且在實踐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績,對于提高學生理解地理知識的能力、地理思維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價值。因此,教師應結合初中地理教學需要,適當地使用該方式落實教學活動。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以圖導學”的方式可以改善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有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進而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并體現出地理知識在日常生活和教學中的價值。因此,初中地理教師應積極通過圖形增加學生對抽象地理知識的理解,利用圖形與文字教學相結合等方式,落實“以圖導學”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