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轉
摘要: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采用填鴨式教育,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效,但是從長遠看來,不利于我國數學領域的發展。本文著眼于小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提出了具體的操作方式,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育 興趣培養
在中國,我們總能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孩子在數學領域,有巨大的領先。但是,這種優勢,往往到更深層次的數學研究中就蕩然無存了。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我不禁感到迷茫。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經過不斷的探索,終于有了一點感悟。我認為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孩子缺乏對數學研究的興趣。所以本文將在幾個方面展開分析,提出幾個幫助小學生培養數學興趣的方法,僅供其他教師參考,希望能對提高孩子數學興趣有幫助。
一、教育者用心去做教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現在的社會,所有人都過于追求學習成績,導致教育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在中國,高考可以說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道坎。雖然說學習成績好不代表一切,但是對于中國當下的社會環境來說,高考依然是一種成功的捷徑,邁過去就是鯉魚躍龍門,從此改變人生的軌跡;邁不過去就是魚爛瓦解,從此打上失敗者的標簽。正是由于高考對人一生影響的重要性,很多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為孩子做準備。胎教、報補習班、全職陪讀、購買學習秘籍等等,只要能夠提高孩子學習成績,他們付出再多也在所不惜。其實,不僅僅是家長這么重視學習成績,我們教師、學校、乃至整個教育界都十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有部分教師會更加喜歡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的不重要。學校每年都是這樣宣傳——今年我校考上了多少重點中學,升學率是多少,又培養了多少優秀的人才。這是一種浮躁的現象,讓人感到不安與惶恐。在這里,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漢書·食貨志》中說到:“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錢”、“棄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工夫。學生學習的目的是什么?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在學習生活中,“本”是什么?在我看來,“本”是教育,是修生養性,是修心。這個年齡段孩子是單純的,他們無法分辨事物的善惡,只能被動的接受外界的價值觀。所以,我們作為小學生的啟蒙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用心去做好教育而不僅僅是教學。
二、培養小學數學興趣的方法
正是沒有興趣,學生僅僅作為學習的被動接受者,一旦沒有外在的壓力,學生很難能夠耐得住寂寞,繼續“枯燥”的深入學習。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之后,我們需要開始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我按照時間順序,總結了一些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培養興趣的方法。
首先,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孩子的心智不是很成熟,還未形成獨立的人格,是塑造性最強的時候。就像種樹一樣,我們很容易能夠控制小樹的形狀,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控制將會變得越來越艱難,我們往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并且不一定能夠達到預期效果。這個時間段,可以玩一些簡單的數字游戲,來提高孩子對數字的敏感度,培養數學興趣。比如,用小棒數數字、利用卡片做加減法、撲克牌比大小等等。同時可以講一些數學小故事,比如《高斯的故事》《小松鼠要過冬了》《阿拉伯數字的由來》《小馬虎數雞》等,讓孩子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在玩耍中不知不覺的培養興趣。
其次,經過兩年的引導,在小學三年級左右,部分孩子已經逐漸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讓他們一直保持這種熱情。因為我們很難分辨孩子是不是因為有了興趣才在這方面變得優秀,所以我們應該多多夸獎、鼓勵孩子。我們可以適當的開展一些數學競賽,引導所有孩子一起參與進來,對表現優異的孩子進行口頭表揚,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鼓勵。老師要注意和孩子一起參與,盡量照顧到每個孩子的感受,因為對于現階段的孩子來說,老師是最權威、最值得信任的人。可能就是老師的一次表揚,一個贊許的眼神,就讓孩子對學習數學充滿信心,逐漸產生興趣。
再次,注意因材施教,合理教學。小學四年級,我認為是一個分水嶺。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性格。由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際遇,我們不能對所有的學生一概而論采用相同的方法。對于那些有濃厚數學興趣的人,我們要重點關注,多加以培養。對于那些對數學不敏感的人,不應強行要求,應該往其他方面引導,在這里我就不詳細說明。
最后,適當的奧數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當孩子處于五六年級的時候,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儲備,可以適時的開展一些奧數培訓,發散學生思維。奧數的世界是迷人的,它能夠鍛煉孩子的綜合思考能力、邏輯能力,能夠開闊孩子的視野,對孩子早期開發智力有一定的幫助。但是也有很多人持其他看法,認為它是毒害青少年的一大原因,讓本身學業繁重的學生更加痛苦不堪,也有人認為奧數與數學成績毫無關系。不得不說,每種說法有每種說法的道理,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只是看待問題的角度,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罷了。奧數本無錯,有錯的是那些錯誤使用奧數的人。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結合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切記不可一概而論。
三、講授真實的案例,多加鼓勵孩子
不可置疑,學習鉆研的過程是枯燥的,也可能是一無所獲的。我們往往花費很多的時間精力,依然“一無所獲”。多次的失敗,對于一個成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對于小孩子來說,更是如此。當孩子失敗的時候,他們最痛苦的不是失敗本身,而是害怕失敗之后別人的嘲笑、父母老師的責罵。在這個時候,正是他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于孩子鼓勵與理解,而不是一味的指責。我們可以多給孩子們講講偉大數學家的故事。比如我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曾說過:“不怕困難,刻苦學習,是我學好數學最主要的經驗”、“所謂天才就是靠堅持不斷的努力。”還有阿基米德的故事:“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等等來鼓勵孩子。
總而言之,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培養小學生數學興趣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教育者首先要重視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起到作用。本文分享的幾個方法,只是我對“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興趣”一點小小的探索,還有很多優秀的方法,需要我們所有的師生、家長一起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