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厚榮
摘要:小學是學生各方面發展的啟蒙階段,在小學時期,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為后續數學學習夯實的基礎。另外,教育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加以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尋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小學數學;存在的問題;對策
引言:小學是學生打基礎的時期,小學數學學習奠定了學生之后對數學的態度。因此,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經常反思,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方式。
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陳舊
很多老教師因為思想過于傳統,不愿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很多教師只是單一的進行課本教學,把課本上的知識逐一講解給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已經掌握,學生無法很好的融入課堂。教師不懂得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增加教學趣味性,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單一的教學方式考慮不到學生的差異性,會使學生數學水平越拉越大。
(二)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大多比較活躍,喜歡有趣的活動。數學大多都是學習理論知識,然后練習,如此反復。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對學生來說有些知識難以理解。小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大多數那些理論知識不多的課程例如美術課、音樂課和體育課。再加上教師教學方式枯燥,數學課堂沉悶,使得學生對學習數學失去興趣。
(三)教學以教師為主體
在數學課堂上大多時候只是老師在講,學生在下面聽。很多教師把知識點講解完之后,不會去了解學生是否掌握,直接布置練習,在學生做完后,直接解答。教師沒有給學生留出思考空間,沒有使學生加入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四)學生合作學習不足
有些教師沒有重視合作學習,學生各學各的。而有些教師雖然采取了合作學習的方式,但是卻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教師在提出一個問題后,讓學生小組討論,學生都開始了對問題的解答,你說一句,我說一句。甚至有些學生不是在討論題目而是聊天。過了一會后,教師讓同學們停止討論,然后叫一兩個學生起來回答問題,而別的學生只是旁觀者。這樣的合作學習無法發揮合作真正的效果。合作學習最根本的目的應該是彌補學生之間的差異和教師教學的不足,合作學習的不足降低了教學效率。
(五)教材使用不足
很多教師利用課件進行教學,學生便減少了看課本的時間。但是知識源于課本,教材是很多教育專家通過一次次的修訂,改編出來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材料。教材里包括了知識點、練習題和解析。在課堂上,教師不帶領學生熟悉課本,課下就更不會有學生去看。教材整合了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因此,教師要重視教材的學習。合理運用教材,發揮教材最大作用。
二、對策
(一)多樣化教學
要增加教學模式,創建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比如:參與式教學,要讓學生加入課堂,這樣才能很好地吸收新知識;多媒體教學,利用新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分層教學,把學生分層,采用適合每一層次的教學方式。注重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給學生提供學好數學的機會[1]。
(二)開展教研活動
學校要開展教研活動,從學校實際出發,對教學現狀進行研究。教師之間應相互交流,發現自己教學的不足之處,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 ,優秀教師也可以給與新教師一些教學方法。學校之間也要開展教研活動,我們不能做井底之蛙,光在自己學校教研是不夠的,要去別的學校交流學習,吸取有用的經驗。
(三)開展合作學習
教師要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開展合作學習。但是也要注意合作學習的方式,不能只是形式上的合作。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討論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其合作進行評價,使每次的合作能發揮其作用。例如,學習“植樹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組隊,利用火柴去研究該如何“植樹”。在合作中,學生集思廣益,探索交流,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入數學的世界,讓學生主動加入課堂。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融入生活知識,這樣在解決數學問題的同時,也讓學生更了解生活。例如:學習“可能性”的時候,可以給同學講解石頭剪刀布、擲骰子時,每個結果出現的幾率,往大了講可以是買彩票中獎的幾率。把數學知識帶入生活,引起學生興趣。在每次教學之前,要讓學生預習,預習過后再上課,會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更深刻的記憶。
(五)注重能力的培養
太多學校只關注學生的成績,其實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才是關鍵。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在答題時要有規范的解題步驟,這樣有利于學生思考。還要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學生會接觸到立體圖形,在小學階段也許只需要了解就行,但是在之后的學習中,空間想象能力至關重要。成績不是關鍵,學習最重要的是為了提高自身能力。
三、總結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理念等都有了巨大的改觀[2]。但同時也面臨著很多問題,教師要不斷反思,發現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教師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友慧 小學數學教學對策《教育科學:全文版》 , 2016 (7) :00022-00022
[2]張萍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其策略《中國校外教育》.2014 (26) :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