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
摘要:教學活動開展的一切依據都應是以學生為主體,如果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必然會影響教學效果。而影響學生積極性的主要因素便在于忽視學生的差異性,導致部分學生無法真正參與教學活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征、個性特點及學科特點,開展分層教學,通過對學生進行層次化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發展,進而提高初中語文整體教學質量。實踐充分證明,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本文旨在進一步探究初中語文分層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分層次教學;應用策略
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分層次教學的核心是因材施教,是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在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師加強差異性研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策略,進而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提高,幫助各個層次的學生共同提高、共同發展。作為長期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的一線教師,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分層次教學,筆者結合以往經驗進行了初探。
一、關于我所理解的分層次教學的含義
分層次教學是根據學生的實際認知特征、個性特點及智能差異,因材施教,一切從實際出發,給不同特點的學生創設不同層次的教學環境,協調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把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置于不同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中,使教學要求與學生的學習相互適應的一種教學策略。
二、初中語文分層教學模式實施背景
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模式教學,主要是針對傳統語文教學模式中單一教學標準開展的一種新的更加人性化的教學方法;單一標準的教學模式,導致部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難度過大、動力不足,甚至對語文學習失去信心,對教學成效的提升產生了重要影響。實施分層模式教學,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客觀分析評估學生語文學習基礎與能力的前提下,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面,以此為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提供相適應的學習條件,激發學生學習自信心與上進心,提高教學成效。
三、初中語文分層次教學的應用策略探究
(一)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分層
要想進行分層教學,教師首先就要將學生進行分層。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應尊重學生個體,根據學生不同的心理特點、知識水平、性格特點等因素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選出各組的組長進行管理。例如,有的學生喜歡別人帶著他學習, 那么就應當把這個學生分配到較為勤學的小組; 有的學生性格較為沉悶, 不善于交流和溝通,那么就應當將這個學生分到氛圍活躍的小組當中,使他在其他學生的影響下,慢慢改變沉悶的性格,融入到小組中來。另外,教師要盡量將有管理能力的學生分配到各個小組中,且一個小組中不要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管理能力較強的學生,每個小組應由一個組長進行指導和 管理。在小組活動的時候,小組組長要發揮自己的管理才能,使組員能夠集中學習。
(二)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在對學生進行分層后,語文教師可根據課程要求進行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進行分層。對此,語文教師應當仔細研究本學期設定的教學目標,針對不同小組成員的學習能力布置不同的任務。例如,對于較難的內容可以把任務分配給學習能力較強的小組,使其盡快地完成學習目標,并在后半學期引導其進行復習鞏固和相應的發散學習;而對于簡單容易的內容則分配給學習能力較弱的小組,教師則應循序漸進為其安排學習任務,切忌貪多求快。
(三)根據不同層次不同教學目標對課堂提問進行分層
課堂提問是教師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在教學中如果能夠較好 地利用這個方式,那么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以及營造良好的課堂教 學氛圍都有積極的作用。對此,語文教師在提問的時候,一定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例如,對于一些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回答某些字的讀音和簡單釋義;而對于一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則可以讓他們總結某段落的中心點,或者背誦和翻譯某句文言文;而對于一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解決一些難點問題,如讓他們回答《岳陽樓記》中作者想要表達的什么樣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是如何逐層表現這種感情的,同時,還可以讓他們對作者的感慨和想法作進一步的分析和理解。
(四)根據不同的考核對課后作業進行分層
課后作業可以幫助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補充和鞏固。教師對課后作業進行一定的分層,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為其 布置一些基礎性作業,如語文教材后的習題,或與課文有關的訓練和記憶等;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為其布置一些擴充閱讀等與發散思維相關的作業,如我國四大名著節選,由學生讀完之后上交相關的讀后感;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注意通過采用適 當的課后補習或者額外訓練等方式,使這些學生盡快跟上班級的整體水平。在對學生進行評 價的時候,教師也要注意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評價方式應以鼓勵為主,以平時表現為主,教師不能只看分數不看進步,要通過評價使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四、關于分層次教學的一些新思考
分層次教學雖然在實際的初中教學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涉及到很多實際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首先實行分層次教學挫傷了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同時又使另一些學生滋生了驕傲情緒。既然分層次教學就必然要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級別來因材施教。盡管大部分學生都能正確看待這個問題,仍有一少部分學生感到自尊心受到傷害,漸漸產生消極墮落情緒。其次,學生程度不同,教師要恰到好處地控制,使各層次學生相互激勵、啟發,而不是互相干擾,難度較大。再次,分層次教學也增加了教學管理的難度。進行分層次教學后,以往的統一管理模式被打破,要有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還要有不同的備課方案和教學模式,增加了教學難度,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無序和混亂。
五、結語
總之,初中語文分層次教學是兼顧學生全面發展的一次創新,充分體現了面向全體、分層優化、因材施教的教學特點,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需要,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大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信心、競爭意識,讓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域得到更好發展,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劉艷.初中語文分層次教學的分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6(10):49
[2]陳英.初中語文分層次教學初探[J].課外語文,2012(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