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英
摘要:根據現代化小學數學教育中可以看出,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高,在課堂學習中不能對知識有深刻的認識,概念模糊。而在數學的教學之中,有一種為“概念教學”,也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主動地形成數學概念,從而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更好地掌握與運用,達到教學的有效目的,更好地扎實小學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符合現代化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數學;教學方法;教學質量
在小學學習階段,小學生的頭腦思維還處于形成階段,不僅年齡方面小,在對知識的認識與了解方面也是非常的少,對于所有的學習知識都處于新接觸的階段,所以大多時候對于一些數學的抽象知識難免會有理解上的困難[1],因此,教師要善于抓住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與接收知識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如何正確的是學生能夠主動地接受知識,從而逐漸形成數學思維,才能夠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在課堂教學直觀形象地引入數學概念
數學概念屬于一種意識,具有一定的抽象化,所以在引用數學概念時,就要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來進行教學,可以將學生生活中經常發生的、熟悉的事物開始,將數學概念逐漸的融入其中,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數學思考的積極性[2]。
例如教師在教學“平均數的應用題”之時,就可以利用一些直觀形象地事物來進行講解,如用9塊一模一樣的小正方體,將其按照不同的數量進行擺放,第一堆擺放一塊、第二堆擺放兩塊、第三堆擺放六塊,擺完之后就可以向學生提問“這里每一堆的小正方體數量是不是都一樣呢?如果不是,那么哪一堆更多?哪一堆更少?”,根據觀察,每個學生都能夠回答正確,然后,教師再將這些小正方體全部混在一起,再進行3、3、3的分配,并告訴學生每一堆同樣的數量都是3,最后再要求學生認真觀看,進行重新操作,并在操作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問“小正方體是怎么從不一樣的數量變成每一堆都是一樣的呢?”。通過整個演示的過程,向學生演示整個“平均數”所得來的過程,揭示了平均數知識的相關概念,并且也是有意識的滲透“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的計算方法,達到直觀形象的引入數學概念入學生的思維中。最后,將小木塊還原為1、2、6的三堆,讓學生在觀察中,想想與之前所得到的平均數“3”的大小與關系比較,那么從中,學生們就能夠清楚地認識到“3”是處于6、2、1之間的數,由此一來,學生就能夠直觀的認識到“平均數”的基本性質,有助于學生的學習認識與理解。
二、教學中通過舊知識引出新概念
數學的學習都是循序漸進的,從簡到難,并且每一個知識點都與前一個知識點有聯系,將知識點相互結合,才能夠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例如比例尺、循環小數等知識點,與之前所學地彼此之間都是有著相互的聯系的,知識點之間也是相互的融通[3]。那么教師就可以靈活的運用舊知識點來將新概念引導出來,而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就要靈活的根據新舊知識的學習與轉接進行課程計劃的制定,為學生們展示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而由于學生對舊知識有著學習與認識,那么新課程教學與舊知識想聯系,就能夠更加順利的讓學生接受。
例如在教學“倍數”、“公倍數”以及“最小公倍數”等的數學知識教學時,就能夠有效地運用已將教授的知識,將新知識相互的聯系,作為新知識學習的基礎,通過舊知識來帶動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在將新學的知識熟悉運用在此轉變為“舊知識”,在數學的學習中反復如此,就能夠讓學生在頭腦中有著良好的數學聯系與數學概念。
三、通過教學實踐來使得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形成概念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要想證明過程、結果是否正確,就應該通過實踐的方法,通過手與頭腦共同的作用。例如,在對一年級學生講解數的大小比較時,就可以利用相關的實物來進行實際的演示,利用通過幾個小雞、小鴨的道具進行演示與對比,如第一只小雞對一只小鴨,第二只小雞對第二只小鴨,……直到擺放第六只小雞,但是卻已經沒有小鴨對比了,那么這就可以看出小雞比小鴨多1只,通過實際的實踐教學來進行教學,就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楚的認識到數的比較的概念。又或者是在二年級中“同樣多”概念的教學中,可以通過普通的道具小紅花、小黃花進行實際的演示,讓學生先擺放7多一樣的小紅花,在擺放7多一樣數量的小黃花,這就能夠很清晰的將“同樣多”的概念灌輸到學生的頭腦中,使得不僅僅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數學概念也能歐有效地貫徹到學生的頭腦中。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有更好的改觀,就需要將“概念教學”貫徹到教學之中,逐漸的引導學生去學習數學,從學習中能夠逐漸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構架,養成對數學思考的良好習慣,才能夠更好地主動去學習數學,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對于現代化小學數學的教學擁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胥寶鳳.基于新課改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淺論[J],小學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06)
[2]熊文玲.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體會[J],小學數學新課程(中),2011(15)
[3]黃秀玉.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小學數學新課程(中),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