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岳琴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教育越來越注重對于全能型人才的培養,注重從多方面培養綜合能力人才,作為師范院校音樂院系,其專業課程和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多年來,經過相關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師范院校音樂院系的專業建設得到大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師范院校音樂院系的專業尤其是特色專業建設和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各方面加以重視并積極采取措施應對,促進師范類音樂院系特色專業建設,實現院系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本文從特色專業建設的重要性出發,結合現階段師范類院校音樂院系特色專業建設現狀,提出幾點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特色專業 師范院校 音樂院系 核心競爭力
師范類院校音樂院系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要為國家培養更多發的音樂教育人才,通過師范院校音樂院系相關專業的開設,培養在音樂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讓這些人才利用自身所學,為國家的藝術事業做出貢獻,培養出新一代的藝術人才,可見其重要性。但是,因為師范院校音樂院系在專業建設上存在一些制約因素,阻礙了院系的競爭力提升,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改革的今天,師范類院校音樂院系要不斷加強特色專業建設,彌補短板,掃清障礙,為院系的長效高效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音樂院系特色專業建設的重要性分析
1.提升學生的創造素養和審美表達能力。
音樂院系的特色專業是包括各類樂器、聲樂、藝術表演等形式的課程專業,音樂專業課程是對專業學生實施綜合性的素質課程教育,既具有學科獨立性,也呈現學科的共通性,為音樂院系學生基礎課,必修課。特色專業課程是我國各藝術院校、師范院校音樂系的重要必考科目和入校后的必修科目,同時也是目前器樂考級必須報考的音樂理論基礎{1}。是培養學習音樂人的全面音樂素質提高的重要學科。
特色專業建設的最高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素養,即音樂創新意識,而音樂的創造素養是指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修習涵養的過程,是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和掌握以及運用的較高程度的表現。創造素養是在音樂人掌握了足夠的理論知識以及音樂技能的基礎后才具有的音樂創作能力,是需要后天的不斷積累和努力培養的,它反映了人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對于美的表達方式等,而特色專業課程建設就是要從各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音樂能力。
2.提升學生專業領悟能力,強化其綜合素養。
特色專業能夠對學生學科專業鑒賞能力進行培養,應該對學生各個能力開展培養,促使其綜合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培養,可以對學生感知意識,敏銳的聽覺能力以及辨析能力等實現較好的引導教育。對學生開展基礎訓練和能力培養,促使學生在實現知識累積同時,實現領悟能力的提升,以此讓其專業鑒賞水平可以實現培養。基于此,對學生實施鑒賞能力該素質的培養,可以學生在課程知識累計的基礎上提升其綜合能力,更好的實現全面化的學科教育{2}。
二、當前我國師范院校音樂院系特色專業建設現狀分析
1.高素質的專業教職人員稀少,特色專業教學缺乏動力。
根據安利公司與知名NGO愛聚公益策劃的“72小時·1公斤盒子”自助支教活動,廣東省社科院青少年成長教育研究中心發布了《廣東省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調查報告{3}。依據此次調查數據顯示,由于缺失專業的學科教師,廣東省比較偏遠的地方約有七成接受調查的學校不能開展音體美素質教育課程。
不僅廣東云南也是如此。要知道,特色專業課程的建設和有效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有專業的高素質教學人才,沒有充足資金的支持,偏遠地區的師范類院校音樂院系專業發展就很難實現高效發展。不僅是偏遠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在全國范圍內,高素質的音樂專業教學人才也是十分匱乏的,整體的音樂教職人員素質不高,教學效果自然難以實現快速提升。
2.專業設置不合理,課程體系構建有待完善。
師范院校音樂院系的特色專業建設在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構建上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一般來說,師范院校音樂院系的特色專業課程設置要以教育部規定的要求并根據專業的實際人數和市場需求進行,但是目前的多數師范院校音樂院系的特色專業設置卻是以學校歷史為主導,在長期的學校發展史中,很多學校都形成了自身的音樂特色專業發展優勢,形成了學校比較有競爭力的特色專業,因此,學校的音樂院系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構建就以優勢專業為主導,這樣的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構建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忽視了對于專業和課程設計的全局思考,忽視了音樂教學體系的綜合性和全面性體現,不利于學校音樂專業實現特色教育的發展,更不利于學生實現綜合性課程素養的高度養成。
3.特色專業對傳統文化建設不足。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擁有不勝枚舉的優秀傳統文化,其中有很多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就包含多種多樣的音樂藝術文化,但是根據對于師范院校音樂院系的傳統文化特色專業建設情況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師范院校音樂院系的特色專業建設在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建設上存在明顯的不足,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的師范院校更是沒有發揚保護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讓本地的特色文化遺產瀕臨失傳的邊緣,文化建設事業發展缺乏動力。在眾多的師范院校中,特色專業建設并沒有成為院系專業建設的重點關注對象,沒有突出專業建設“特色”一詞{4}。
4.課堂教學形式落后,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音樂院系的特色專業建設應該是富有新意的,能夠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但是據了解,目前多數師范院校音樂院系的特色專業課程在教學形式上,仍然沒有脫離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模式的局限,“教師教,學生學”的被動式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壓制,難以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目標。此外,特色專業課程對于新的教學方式、新的教學設備等應用不足,沒有實現與時俱進,亟待改革。
三、加強師范院校音樂院系特色專業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1.培養高素質音樂教學人才,提升教學水平。
師范院校音樂院系的特色專業建設需要高素質的教學人才,在這方面,學校要積極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通過優質的教學人才帶動音樂院系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根據現階段的教學發展要求,實現雙語教師的人才建設目標。院系各專業可聘用專業的外籍或雙語老師,采用中、西方老師以合作教學形式,各自發揮所長,既能兼顧知識傳授和探究能力的培養,亦能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討論、辯論、演講等中、英雙語實踐機會,以增強學生綜合運用音樂各科知識去理解世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科學設置專業課程,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
科學的音樂專業課程設置能夠幫助學生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以及將來職業發展的方向,也能滿足國家對于音樂教學的綜合性人才需求。學校應盡可能的開設多樣化的特色專業,當然,學校的規模和實力不一定都能支撐如此全面的音樂專業建設規劃,因此,可以依據實際能力,盡可能滿足多樣需求,讓學生在大一期間可以學習不同的專業,以此來最終確定所學專業。
對課程大綱進行制定時,學校應結合當前國內外課程創建的精髓,由專業研發團隊對教學大綱以及課程體系開展特色化的開發。在對基礎教育精髓進行保留的同時,合理引入國外優秀的教學方式和課程創新體系。
3.加強特色專業建設與傳統文化的融合。
師范院校音樂院系特色專業建設要充分發揚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實現與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例如,花鼓戲,是中國地方戲曲劇種,是各地方小戲、燈戲的統稱。為實現國內花鼓戲音樂創作團隊的高質量組建,提升創作人員創作能力以及藝術素養,更是讓音樂瑰寶能夠得到傳承和持續發展。湖南省部分師范院校音樂院系開設了花鼓戲專業課程培訓,聘請在我國戲曲作曲專業理論教學中成果顯著的教授,也有在花鼓戲作曲實踐方面經驗豐富、獲獎眾多的專家對系院學生進行專業培訓。在課程教育結束后,學員需進行專業作品的舞臺匯報演出。期間學員撰寫的文章、論文將在全國藝術類核心期刊、湖南省一級期刊《藝海》雜志擇優刊載。作為全國中青年花鼓戲聲腔音樂編曲人才的補給平臺,這種特色專業課程將讓學員們在花鼓戲音樂創作方面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從而提高全國花鼓戲藝術音樂創作水平,為花鼓戲的傳承發展注入強大生命力,也能實現院系特色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4.加強教學模式創新,不斷提升特色專業成效。
如今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音樂課的課堂教學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如今創新化的課程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實施探究性,小組合作以及自主等學習方式,課程主宰由學科教師轉化為班級學生。通過對課程教材開展研發,以漸進式的課程教育理念為指導,通過興趣導入對學生開展樂觀情感的教育。實施專業知識講解時,教師更是應該對學生提供團隊合作的平臺,讓學生參與至專業交流中。
特色專業課程建設課是運用比較成熟的情景式以及互動式的課程方法,通過主動活動對社會,信息以及科學等學科進行有效的整合。以此對班級學生實施愉快課程氛圍的營造,對學生實施好奇心的培養,進而產生知識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對他們開展創造性以及批判性兩種思維的發展,讓其形成終生學習的認知。
采用現階段成效較好的互動式與情境式教學方法,以主題活動的形式整合科學、信息技術、社會等多個學科。配合教育互動和情境教學方式,提供愉快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對學習的興趣,并幫助他們發展其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
結語
師范院校音樂院系要提升核心競爭力,就要明確特色專業建設在提升院系核心競爭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認識到自身特色專業建設中存在的不足,并能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才能通過創新改革不斷實現院系教學成效的提升,促進院系核心競爭力的不斷上升。
注釋:
{1}秦克鑄.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生本教育加強質量工程建設,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在學校第二屆教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淄博師專學報,2012(1):3-12.
{2}王智秋.初等教育院系學科建設的定位、生長特色及其培育——以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為例[J].教育研究,2015(8):151-156.
{3}徐元勇,韓中健.綜合性師范大學音樂學科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探索——以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創新人才培養改革方案為例[J]. 藝術百家,2015(6):171-176+230.
{4}張天彤,常龍飛.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首屆“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學術研討會”綜述[J].中國音樂,2009(2):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