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清代的西域詩歌中,詩人們的大量詩歌可以與絲綢之路的路線相聯系,“松樹塘”,是西域詩人主觀感情的映射和表達,其中包含著詩人在描寫“松樹塘”時的愁苦之情、喜愛之情、思鄉之情。因此,對西域詩歌的內涵進行深入的了解,必須要結合“松樹塘”這一特殊的意象進而解讀清代的西域詩歌。
關鍵詞:西域詩;松樹塘;意象;情感表達
作者簡介:李哲(1994.2-),女,回族,甘肅天水人,新疆大學人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1--01
一、歷代景點描寫
中國古代文學的作品中詩人將大自然的各類意象融入自己的詩中,從而表達了自己在不同境遇下的各種各樣的感情和心態,這種意象有了特殊的含義,因為其蘊含了詩人的主觀感情色彩。在中國古代的詩歌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量的自然意象,如山、雨、風之類的,也有各類景點和季節之類的抽象的意象。
景點的意象出現在文人筆下,自古有之。宋代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唐代張繼《楓橋夜泊》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將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而松樹塘是清代鎮西府馬場牧馬之地,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東南75公里處,南面為巴里坤山。
二、松樹塘的形象
清祁韻士《西域釋地》載:“深巖峭壁,盤道縈回,古松亭亭,遍滿山谷。舊城南山大阪,今呼為松樹塘嶺。北面最陡峻,盤旋行三十余里始至其巔。建關帝廟,最靈異。廟西數十步小峰頂,有唐貞觀十四年碑,大書‘大唐左屯衛將軍姜行本勒石之紀文十五字于碑額?!鼻宕仚z在長詩《由南山口至松樹塘》里有形象描繪,最后說:“日落晚風涼,人來松樹塘。眼波集暮景,鼻觀聞松香。山峨峨兮水湯湯,雪皚皚兮松蒼蒼。安得此間買田一二頃,終吾身兮以徜徉。”這里,松樹茂盛,牛羊肥壯,風景優美。
三、松樹塘意象所賦予的深刻內涵
(一)寄予了詩人的愁苦之情
史善長在嘉慶十一年(1816年)謫戍烏魯木齊,寫下了《松樹塘》“塵沙爭奈鬢中斑,風送濤聲洗客顏。可惜全遮山面目,只知松樹不知山?!边@首詩充分體現了詩人來到西域后內心的悲傷、愁苦之情。在塵世中無可奈何地頭發斑白了。其中帶著被貶的牢騷,多多少少也有著對朝廷的指責,詩人前一句寫的是自己的懊惱和沮喪,后一句就開始描寫自己對松樹塘風光奇異的驚嘆。歷代以來征人游子詠嘆的永恒的主題就是愁苦之情。在漸漸接近西域這個遙遠的地方,與關內的生活迥然不同,方希孟兩次入疆創作了不少邊塞詩,不乏常常看的到這種孤寂。在《松樹塘》“一片天山月,寒光照鐵衣。火風時夜吼,陰雪每晴飛。榆色連千里,松聲合四圍。古來征戰骨,此地幾人回?!狈较C系谝淮蝸淼轿饔蚓捅贿@從沒見過的景色所吸引,他非常驚異于西域的奇景,西域的多變的氣候,和蒼涼恐懼。在他的另一首詩中“三月走戈壁,熱風吹如湯。四月走天山,萬丈冰凌長”生動的描寫出西域的奇異之景。
(二)表現了詩人的喜愛之情
在乾隆、嘉慶時期,發往伊犁的流人最為集中,詩歌形成了一個創作高峰期,因為同樣的背景、經歷,使得他們的思想內容較為接近,詩性也趨于一致。嘉慶四年(1799年)洪亮吉流放伊犁,洪亮吉在流放的途中寫的這首詩,“千峰萬峰同一峰,峰盡削立無蒙茸?!捶迩靶旭R蹄駛,欲到青松盡頭止?!边@首詩寫的是天山東部的景色,這首詩寫的是巴里坤松樹塘的山峰的多樣,松樹的絢麗,詩人抒發了曠達的感情,詩人的面對這壯麗的奇景,驚嘆的內心狀態表露無遺,并且這首詩也寫出了具有層次性的松樹,眾多的青松各有各的姿態,讓人驚嘆。這首詩有對云、風、泉的描寫和烘托。
被遣戍的楊炳坤心里并沒有太大的波動,他以平靜的心態到達了烏魯木齊,楊炳坤翻越天山后寫出的七律詩《出得勝關抵松樹塘》題目中的“得勝關”指的是德勝關,在天山下北面十里處。美麗的風景帶著一絲淡淡的思鄉之情,楊炳坤的詩歌中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感情抒發,正是因為詩人楊炳坤的心胸寬廣,不因為來到了荒涼的西域而內心悲傷,才會有“滿眼風光都入畫”這樣的詩句出現,也同樣具有真情實感的“動人鄉思欲銷魂”這句詩的動人心弦。
(三)充滿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畢沅是臨時派遣官員,他們這些臨時派遣官員都是讀書人,文學造詣都很高,這一類的詩人沒有遣員的思想的負擔,也不用吹捧任何當代的管理者。很多詩句借助對松樹塘的意象,又蘊含著作者濃郁的思鄉之情。如畢沅《九日松樹塘登高三首(選一)》這首詩所表達整體涵義在于作者來到了距離自己的家鄉遙遠的西域,感覺到了前途的暗淡,很多人都覺得我這個決定不聰明,我已經沒有與兄弟一起登高飲酒了15年,這最后一句充分表明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念和濃濃的思鄉之情。詩中的意象如:“迢迢”、“黯黯”、“十五年”,這些意象充分的表現了詩人的感情。
參考文獻:
[1]星漢編著.清代西域詩輯注[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2]星漢,王翰林選注.歷代西域屯墾戍邊詩詞選注[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3]星漢.清代西域詩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修仲一,周軒.洪亮吉新疆詩文[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6.
[5]吳藹宸:歷代西域詩鈔,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頁.
[6]王向暉、王尚壽:絲綢之路詩選注,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第2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