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取婷
摘 要: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拓展閱讀教學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學內容,同時也是對于學生自身閱讀素養和能力進行培養的一個關鍵環節。在實際拓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展開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進一步發揮拓展閱讀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思路
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在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自身的語文多方面能力和素養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和發展,如果我們可以采取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那么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在具體拓展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要找準其中的關鍵點,同時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其中,從而幫助他們得到思維方面的有效激發,促進學生自身閱讀能力的有效發展。
一、對拓展閱讀的起點進行明確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對拓展閱讀教學的起點進行相應的明確,對于語文教材內容進行客觀全面的分析。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內容本身是經過精心編制和挑選的,很多課程內容本身都具有豐富的內涵,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可擴展特點。在實際拓展閱讀教學當中,我們應該客觀地分析課文的文本內容,并且基于教材內容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起點,更好地明確拓展閱讀教學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減少拓展閱讀教學的盲目性。小學階段學生自身的年齡相對有限,同時知識儲備和閱讀能力上有待進一步提升。如果教師強行地讓學生去閱讀一些擴展內容,那么就很難保證整個學習的效果。結合這方面情況,教師應該進行充分的準備,對于課題中的閱讀因素進行深入的挖掘,利用課文題目來展開相應的擴展閱讀,讓學生對于文章的寫作背景和一些具體的知識點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在對于《白鵝》這一課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提前安排一個預習任務,讓學生想一想實際生活中鵝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同時它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會通過自己在課前的了解來對于鵝這個動物本身的情況進行一定的掌握,這樣學生雖然沒有進行課堂學習,但是對于文章內容就具有一定的理解基礎,這樣后續拓展閱讀教學的效果,也就自然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和保證。
二、讓學生在拓展閱讀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
在實際語文拓展閱讀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往往會遇到一定的問題。一部分學生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閱讀過程相對粗略,同時不能準確地對閱讀的重點進行把握,理解文章情感的準確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拓展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角度對文章的拓展思想進行分析,并且配合文章注釋的方式,提升閱讀的理解深度,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聯想與想象,對于文章所表達的內容與情感進行更加準確的把握。掌握了良好的閱讀技巧,學生本身也能夠更好地確定閱讀的側重點,同時也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的過程也是對于信息進行輸入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對于自己所掌握的語言材料進行理解的過程。而寫作的過程則是對于信息進行輸出。例如,《草船借箭》這篇作品在實際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抓住文章中的幾個矛盾點來讓學生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先提出幾個問題:魯肅是誰的人?諸葛亮明知魯肅是周瑜的人,為什么還敢把準備草船這樣重要而機密的任務交給他?魯肅在草船借箭這件事中幫了誰?他為什么不幫他的上司周瑜對付諸葛亮反而幫助諸葛亮?讓這些問題成為學生了解所閱讀內容的一個關鍵的切入點。在實際與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并且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對于所閱讀的內容進行分析,將所提出的問題作為閱讀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指導目標,這樣學生整個閱讀的效果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并且也能夠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另外,在具體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該讓學生在通過參與拓展閱讀之后,嘗試進行再次創作。通過結合一個具體的故事來進行擴寫,這樣學生本身可以對于自身的想象能力進行發揮,同時也能夠從自己的角度,配合自己所具備的生活經歷和經驗來進行寫作。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學生的閱讀行為和寫作行為實現了更好的聯動,從而推動了學生整體語文素養的提升和發展。
總的來說,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拓展閱讀教學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學內容。通過對于擴展閱讀教學進行合理的應用,讓學生自身的思路得到更好的開拓,同時幫助學生得到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和發展,讓學生在參與拓展閱讀的過程當中,得到能力的積累和有效的提升。本文對于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思路進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為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經驗。
參考文獻:
[1]叢洪亮.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
[2]劉艷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
[3]周淑華.以本為本,以生為本,形式多樣化: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探討[J].教師,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