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雅滿都拉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改革越來越深入的推進,中小學的課堂形式也在不斷變化中,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課堂中的應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之間通過責任分工,相互幫助、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共同取得進步的過程。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更符合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也能全面增強初中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將對小組合作學習帶來的改變以及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教學改革;小組合作學習;應用策略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課堂中應用的意義
1.利于學生形成合作意識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合作意識越來越明顯地體現在不同的領域中,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的時代,想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合作成為人們最好的選擇,班級就像一個團隊,每個班級之間都存在爭取優秀班級稱號的激烈競爭,然而這不是一兩個人優秀就可以的,這時候就需要所有同學的共同努力,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績,在活動中完美地配合。小組合作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為同學們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一方面可以讓同學們互相帶動,更積極地學習專業文化知識,另一方面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也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在今后步入社會中,碰到棘手的問題,就會有合作意識,在與其他人合作時,也能很好地把握之間的關系。
2.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夠使同學們發言更積極,更有自信心,小組合作學習需要的是每個人的付出,老師布置了課堂任務以后,需要大家共同思考,每個人都存在差異,對待問題的看法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小組內的討論可以讓每個人都有發言機會,表達自己對問題的想法,平常不善于在大家面前說話的同學通過在小組中發言,一點一滴的鍛煉,也會慢慢增強自己的自信心,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去。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1.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幫助同學們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已經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關系到小組內每個成員的學習情況,因此,在小組分配的時候要保證分組的合理性,防止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矛盾,適得其反。合作學習是要互相帶動、互相幫助的,因此組內人員要懂得接受同學的優缺點,改變自己的不足之處,小組學習才會越來越進步。
例如,初中語文中文言文的學習,我們知道文言文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既要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有的還要求背誦一兩段,所以同學們總會產生抵觸情緒,但是也不乏學習好的同學,因此,老師在課堂中可以將學生分組,每個小組中都要有學得好的同學和學得差一點的同學,讓前者有效帶動后者,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降低同學們的學習差距。
2.加入情景表演模式,增強同學們的配合
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并不是只有單一的組內討論問題,老師還可以將有情景的課文內容進行場景還原,請小組成員進行表演,把文章內容用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也能加深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活躍課堂氛圍。
例如,在學習《唐雎不辱使命》一課時,可以讓同學們扮演有膽有識的唐雎和陰險狡詐的秦王,通過對話,深刻反映出當時的情景。唐雎和秦王的特點都是通過課文的描述表現出來的,所以小組成員需要對課文進行詳細的解讀、分析,然后選出表演最好的同學進行表演,包括怎樣設計場景,有什么樣的動作,這些并不是表演的同學才需要關注的問題,因此對課文進行表演也是一種新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3.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增強同學們的積極性
興趣是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引領下,學生才會盡自己所能,發揮更大的潛力,老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也不能忽略掉這一點,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轉變學生的觀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合作,然后在合作中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
例如,老師在講寓言故事的時候,可以在講課之前提前給小組成員布置任務,提前預習課文,讓每個小組講一個與課文寓意相似的故事,可以選擇任何形式,比如朗讀,比如分角色表演都可以,等到同學們演完以后再切入到課文的學習當中,這樣的講課方式既讓同學們提前預習了課文,也能促進同學們學習課文內容,提高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相較于傳統的授課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是有一定的幫助,這種學習模式的運用,可以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但是目前的這種教學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阻力,為了讓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發揮得更好,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共同努力與
配合。
參考文獻:
[1]楊燕.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時代,2014.
[2]王章平.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于研究[J].考試周刊,2017.
[3]朱麗萍.小組合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語文,2013.
[3]劉玲.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外學習,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