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集體,又不要忽視個別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教育集體的同時,必須看到集體中每一個兒童及其獨特的精神世界,關懷備至地教育每一個兒童。”只抓集體教育,不抓個別人問題,只會使工作流于一般化。對影響班集體較大的后進生,應在摸清情況,找準原因,掌握心理特點的基礎上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促進他們進步。
關鍵詞:培養;扶持;個別教育
提起個別教育,很多人往往把其對象誤認為是差生,其實,差生只是班級中一個較低的層次,個別教育還應包括培養典型的優等生,扶持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幫助有特殊困難的學生,處理好偶發事件中的學生等。這些個別教育工作對班集體的形成和鞏固都有實際意義,班主任應在愛每一個學生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學生,照顧學生個性、年齡特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熱情耐心地開展工作。
一、 培養典型的優等生,可以為全班學生樹立參照對象
作為一個好班的成員應該是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了具體化的形象,可以調動大家上進的積極性。對優等生的培養要抓住其心理特點,教育他們戒驕戒躁,始終如一,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鼓勵他們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滿于現狀,積極進取,要“跳起來摘桃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取得更大成績。
二、 扶持部分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如學科尖子,音、體、美苗子等
對這類學生要積極培養,正確引導,發揮專長,帶動全面,應為其創造條件,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演講會,書法比賽,音、體、美興趣小組等,使其獲得充分發展,并給予表露的機會,他們往往可以為學校爭得榮譽,充分調動學生的進取心,抓住鼓勵進步的契機,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帶動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使班級具有一定的特色,從而增強班級成員的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形成良好的班集體。
三、 幫助有特別困難的學生,使他們克服或緩解來自自身疾病、心理或家庭方面的困難
如對班上腿有殘疾的學生,每天讓學生負責接送,補習功課,積極鼓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長,并取得較好的成績,以增強其自信心和進取心。對家庭有困難的學生,鼓勵學生獻愛心送溫暖,幫助他們克服困難,使他們感到集體生活的溫暖和幸福,更加熱愛集體,身心各方面的素質得到健康的發展,也可以使參加幫助的同學感受到助人為樂的情趣和必要,培養為集體,為他人服務的思想。
還有一些心理素質差的學生,往往被人們所忽視。這類學生或表現為膽小怕事,不愿參加集體活動,不愿與他人交往,或表現為在學校和家中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這類學生心理上比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往往是一次小小的得失和事件,都可以成為引發逃學、輟學的契機,引發精神疾病,甚至自殺事件的發生。對這類學生要多與之談心,進行心理疏導,熱情關心,表揚激勵做他們的良師益友。要多與家長溝通,深入了解學生校內外的表現及不良心理形成的原因;幫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切忌把心育掛靠在思想教育之上,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簡單地歸結為思想問題,忽視心理素質的教育問題,要真正按少年兒童心理發展規律來解決心理問題,使他們的心理素質得到健康發展。
四、 處理好偶發事件中的個別學生
由于學生活潑好動,自律能力差,往往發生一些偶然性事件,對待偶發事件中的學生應弄清情況,實事求是,公正客觀,使事件不致擴大,不致引起班集體混亂或干擾團結,使事件中的學生獲得經驗教訓,提高認識,也可通過偶發事件,尋找“心育”的契機,以點帶面做好全體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五、 做好差生的個別教育
差生是每個班集體都會有的,看班集體的發展不能只看優等生提高,還要看差生的轉化,差生轉化的程度,是班集體發展的重要內容。做好差生轉化必須注意運用正確的方法:
(一) 愛字當頭,熱情耐心
要從提高民族素質和關懷一代人成長的高度熱愛學生,而熱愛差生是熱愛學生的真實檢驗,作為“人師”必須熱愛差生,尊重、關心差生,有了這種感情才能做到耐心、細致,不在學生出現的反復中悲觀失望。
(二) 弄清情況,找準問題
摸清差生各自的具體情況,是轉化差生的基礎,班主任要對學生的思想、個性心理、年齡特征、學業等有充分的了解,找到轉化的辦法。
(三) 分析原因,對癥下藥
差生往往是學業差,品德或紀律某一方面素質差,但智力并不差,有的甚至很聰明,說不定將來還有可能大有作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善于使用“解剖麻雀法”,找出典型經驗,有時不妨多解剖幾只“麻雀”,分析差生各自形成的原因,不歧視,不打擊挖苦,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只要引導得法,持之以恒,差生是可以轉化的,其聰明智慧和某種潛力可得到充分發展。
(四) 心育為主,目標激勵
差生是指班級中相對后進者,任何班級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差生,隨著班集體和教師集體的教育作用的加強和受教育者的主觀努力,差生可向正向發展,由相對差向相對好轉化。所以,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差生閃光點,抓住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尋找思想教育的切入點,及時鼓勵學生進步,幫助他們訂出近期、遠期奮斗目標,以心理誘導為主,掌握心理特點,調動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五) 反復抓,抓反復
由于差生意志比較薄弱,他們有改正的愿望,但因意志薄弱而出現反復。要幫助他們鍛煉自己的恒心與毅力,培養正常的興趣與愛好,把精力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總之,正確對待個別學生的教育應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使其有所學,愛其所學,在學習中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德、智、體、美等方面的素質都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那么這個班級就一定是一個健康發展,積極向上,勤奮好學,團結友愛的堅強集體。
作者簡介:
張旭,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昌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