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心
[提要]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財務管理現代化要求的不斷提高,利用Excel進行財務數據分析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重點對Excel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分析中的應用進行闡述,將Excel中的公式、函數與財務管理理論結合起來,建立通用、高效的投資決策模型,幫助財務人員做出合理、準確的決策,為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提供幫助。
關鍵詞:Excel;財務函數;固定資產投資;現金流量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7月13日
隨著財務活動的內容日益豐富和復雜,財會人員需要更加先進和功能強大的工具來及時高效地完成財務管理工作。Excel具有強大的電子表格處理功能,能夠依照工作表數據繪制各種統計圖表,提供了豐富的函數和多樣的分析決策工具。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利用Excel,不僅可以完成簡單的表格處理和數據計算,還可以建立模型來完成復雜的數據分析。
財務函數是Excel中非常重要的一類函數,具體可以細分為四類:折舊計算函數、投資計算函數、償還率計算函數、債券及其他金融函數。利用這些函數可以確定投資的未來值或凈現值,確定的貸款的支付額以及債券或息票的價值等。
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分析中我們要用到的主要是折舊函數和投資計算函數。下面對這兩類函數做簡單介紹:
(一)折舊函數。為了進行內部長期投資決策分析,一般需要計算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而在固定資產投資分析中,固定資產折舊金額的大小會影響投資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量,因此需要先計算固定資產折舊。常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Excel專門設置了三個函數分別按照上面的三種方法來計算折舊。
1、直線折舊法SLN():返回一項資產每期的直線折舊額。
函數表達式:=SLN(cost,salvage,life)
2、年數總和法SYD():返回某項資產按年限總和折舊法計算的某期折舊額。
函數表達式:=SYD(cost,salvage,life,period)
3、雙倍余額遞減法DDB():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其他指定方法,返回指定期間內某項固定資產的折舊額。
函數表達式:=DDB(cost,salvage,life,period,factor)
三個函數中,參數cost表示固定資產原值,salvage表示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life表示折舊期限。在加速折舊法下,每一期的折舊金額不等,所以在計算的時候還需要指出計算的是第幾期的折舊,參數period表示的就是進行折舊計算的期次。雙倍余額遞減法中的參數factor表示余額遞減速率,系統默認值為2。
(二)投資計算函數。投資函數主要用來計算投資的終值、現值、凈現值等。這里著重介紹兩個計算現值的函數:PV()和NPV()。
1、函數PV()用來計算某項投資的一系列將來償還額的當前總值或一次性償還額的現值。
函數PV()=PV(rate,nper,pmt,fv,type)
其中,rate為各期利率,nper為總投資(或貸款)期,pmt為各期所應付給(得到)的金額(年金),fv為終值,也稱為未來值,type是用以指定各期的付款時間是在期初還是期末,取值0表示期末,取值1表示期初。當pmt=0(或忽略)時,PV函數相當于已知終值求現值;fv=0(或忽略)時,FV函數相當于已知年金求現值。
2、NPV()函數的功能是基于一系列現金流和固定的各期貼現率,返回一項投資的凈現值。這里的投資凈現值是指未來各期支出(負值)和收入(正值)的現值的總和。
NPV()=NPV(rate,value1,value2,…)
其中,rate為各期折現率,value1等代表若干筆支出或收入的參數值。參數所屬各期間的長度必須相等,而且支付及收入的時間都發生在期末。
企業經營的目的之一就是盡可能多的獲取經濟利潤,也就是說企業會用有限的資金來贏取最大的利潤。因此,企業在進行投資之前必須做出全面的投資分析,以做出最合理的投資決策。固定資產作為企業重要的資產組成部分,由于具有原值金額大、使用周期長的特點,在進行更新決策分析時,更需要進行深入詳細的分析,以成本最低或者收益最高為目標,明確是否更新以及選擇什么樣的資產進行更新這兩個問題。
案例:某企業于5年前購入一臺機床,原價10萬元,預計使用10年,10年末預計殘值0.5萬元,使用該機床每年銷售收入可達到15萬元,年付現成本10萬元。目前,市場上具有一種性能更好的同類機床,價值15萬元,預計使用5年,5年末預計殘值1萬元。經測算,新型機床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增加銷售收入3萬元,降低付現經營成本1萬元,購入新型機床時,舊機床可以作價4萬元出售。假設舊機床按直線法計提折舊,新機床按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企業的資本成本率為10%,所得稅稅率為25%,該企業是否該對機床進行更新?具體數據如圖1所示。(圖1)
(一)現金流量分析。根據題目條件,首先明確本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構成:
初始凈現金流量=-固定資產投資+原有固定資產變現價值 (1)
年營業凈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凈利潤+折舊 (2)
終結凈現金流量=終結年份的固定資產殘值回收 (3)
(二)設計模型結構,對新舊資產現金流量進行分析
1、繼續使用舊設備的現金流量分析(圖2)
(1)初始凈現金流量。在單元格B17中輸入數字“0”。注意,此處的“期初”指的是進行固定資產投資決策分析的時點,并不是舊設備剛剛購入的時點,因此這里的期初數要填“0”,而不能將原有資產的期初投資額100,000元作為期初數。根據成本會計的知識,固定資產的原值100,000元屬于沉沒成本,在本投資決策方案中不予考慮。
(2)終結凈現金流量。在單元格G18中輸入公式“=B9”,固定資產的殘值都是在使用到期時收回的。
(3)年營業凈現金流量。根據公式2可以知道,要計算年營業凈現金流量,需要知道每一期的凈利潤和折舊金額。
選擇單元格區域C19:G19,輸入數組公式“{=B6}”;選擇單元格區域C20:G20,輸入數組公式“{=B7}”。
已知條件給出的舊設備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這里需要用到財務函數SLN()。因為直線法下每期的折舊金額相等,所以可以在單元格區域C21:G21中輸入數組公式“{=SLN($B$3,$B$9,$B$4)}”;在單元格區域C22:G22中輸入公式“{=C19:G19-C20:G20-C21:G21}”;在單元格區域C23:G23中輸入公式“{=C22:G22*$B$12}”;單元格區域C24:G24中輸入公式“{=C22:G22-C23:G23}”;在單元格區域C25中輸入公式“=C24+C21”,然后向右復制到D25:F25;需要特別注意的是G25單元格的性質,它既是營業期的最后一年又是投資項目的終結期,所以現金流一般包括兩部分,輸入的公式與前面不同:“=G24+G21+G18”。
(4)凈現值的計算。繼續使用舊設備的凈現值可以使用財務函數PV()或者NPV()計算得到。這里著重介紹一下這兩個函數使用時的不同。
方法一:在單元格C26中輸入函數表達式“=PV(B11,5,-C25,-B9)+G18”,計算得到繼續使用舊設備的凈現值為154,262.23元;方法二:在單元格C27中輸入函數表達式“=NPV(B11,C25,D25,E25,F25,G25)+B17”,計算得到繼續使用舊設備的凈現值為154,262.23元。在此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使用PV函數和NPV函數都可以計算出投資項目的現值,但是二者使用的前提和要求是不一樣的。
PV函數的功能是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額分期付款方式,返回某項投資的現值。在函數表達式中是已知年金、終值來求現值。另外,PV函數認定參數年金和終值現金流量的方向與計算出的現值現金流量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在計算時還需要注意參數的正負號問題,在計算投資項目現值時不是很方便。NPV函數的功能是基于一系列現金流和固定的各期貼現率,返回一項投資的凈現值。使用NPV函數計算凈現值時,這一系列現金流可以是每期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相等的。另外,在函數表達式中,支出的現金流用負值表示,流入的現金流用正值表示,這樣計算出來的凈現值為正值,表示項目可行,否則項目不可行,不需要自己再去判斷計算結果的正負號。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計算投資項目凈現值的時候,NPV函數比PV函數使用起來更簡單方便。在下面新設備的凈現值計算時,NPV函數的優點會更突出。
2、更新新設備的現金流量分析(圖3)
(1)初始凈現金流量。在單元格B30中輸入公式“=C3”;在單元格B31中輸入公式“=B8”,這是更新資產時舊設備可以處置變現的價值,作為更新設備的初始現金流入。
(2)終結凈現金流量。在單元格G32中輸入公式“=C9”,固定資產的殘值都是在使用到期時收回的。
(3)年營業凈現金流量。選擇單元格區域C33:G33,輸入數組公式“{=C6}”;選擇單元格區域C34:G34,輸入數組公式“{=C7}”。
已知條件給出的新設備按照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這里需要用到財務函數SYD()。加速折舊法下每期的折舊金額不相等,所以單元格區域C35:G35中輸入數組公式“{=SYD($C$3,$C$9,$C$4,C29:G29)}”;在單元格區域C36:G36中輸入公式“{=C33:G33-C34:G34-C35:G35}”;在單元格區域C37:G37中輸入公式“{=C36:G36*$B$12}”;在單元格區域C38:G38中輸入公式“{=C36:G36-C37:G37}”;在單元格區域C39中輸入公式“=C38+C35”,然后向右復制到D39:F39;同理,G39既是營業期的最后一年又是投資項目的終結期,所以現金流一般包括兩部分,輸入的公式與前面不同:“=G38+G35+G32”。
(4)凈現值的計算。在C40中輸入函數表達式“=NPV(B11,C39,D39,E39,F39,G39)+B31”,計算得到更新設備的凈現值為180,302.30元。此處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更新設備的投資方案來說,每一期的現金凈流量既不是年金的形式,也不是一次性的收付款項,因此,不適合用PV()函數來計算投資項目的凈現值。
(5)投資結論。在單元格B41中輸入函數表達式“=IF(C40-C27>0,“應更新設備”,IF(C40-C27<0,“繼續使用舊設備”,“使用新舊設備都可以”))”。根據我們上面的數據計算可以得出結論,應該更新設備。
通過上面的案例分析不難看出,將Excel強大的表格處理和數據計算功能與財務分析與管理工作結合起來,建立模型對數據進行計算分析,一方面可以彌補專用財務軟件的短板;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們的財務預測決策過程更加快捷、準確,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進而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
主要參考文獻:
[1]韓良智.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第三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2]邱三平.正確使用Excel折舊函數[J].會計之友,2010(17).
[3]李紅霞.基于Excel的投資項目盈虧平衡分析模型[J].中國市場,2014(29).
[4]閆本宗.應用Excel建立投資項目敏感性分析模型[J].商業會計,2017(20).
[5]張紹涵.基于Excel的投資項目風險分析模型設計[J].中國商論,2017(33).